教學目標:
1.感受鐘錶在人們生活中的用處,讓孩子自覺遵守時間。
2.了解鐘錶使用時的特徵和方法。
3.發展幼兒空間辨別能力和空間想像力。
4.養成敢想敢做、勤學、樂學的良好素質。
教學準備:
1、表示時間的圖片若干。
2、各種各樣的小鍾(幼兒自家帶來的鐘表展覽)。
3、鐘錶店的各種鐘錶錄像。
4、製作鐘錶的材料:各種紙盒、紙張、紐紐棒以及教室裡和幼兒園所有的東西(幼兒園各活動室和操場上的體育用具)。
5、鐘錶製作圖。
教學重難點:
認識鐘面及整時。
教學過程:
一、了解鐘錶在生活中的用處
1、(出示小房子布穀鳥報時鐘)給你們看一個好玩的鐘。
——引發孩子對活動的興奮情緒。
2、我們已經參觀過鐘錶店,看見了各種各樣的鐘,那麼除了鐘錶店有鍾,你還看見哪裡有鍾?為什麼那裡有鍾?
——感受鍾對人們的用處。
3、除了鍾可以讓人們掌握好時間,還有什麼可以讓人們來感覺時間?
——讓孩子把視線引向鍾以外的時間經驗。
老師(小結):鍾給我們的生活帶來方便。
二、鐘的特點
1、我們在參觀鐘錶店以後,一定有許多問題,今天我們來看看這些問題,誰可以解決?(幼兒提問,老師記錄,同伴回答。老師把握活動要點:(1)鐘面的數字;(2)鐘面的指針;(3)鐘的外形;(4)機械鐘和電子鐘。)
2、你們還有什麼問題,可以記錄下來貼在「我的問題我們解決"上。
三、開鐘錶店、自製鐘錶
1、設計設計我們喜歡和想要的鐘,開一個鐘錶店。
2、教師輔導,幼兒製作。
3、幼兒作品展示,互相欣賞。說一說今天你學會了什麼。
活動延伸:
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製作鐘錶,認識鐘錶。
小編建議:
如果孩子能理解時間的概念、讀懂日曆,會給你們的日常生活帶來很多方便:當孩子想看他喜愛的電視節目時,他會注意時間,並且一點一點地學會協調自己的主觀願望和時間的客觀限制之間的矛盾。
教學反思:
活動充分調動了幼兒的參與熱情,整節課在師生的熱烈互動中完成的。活動目的是通過觀察及幼兒自身的嘗試活動來認識時鐘,培養幼兒的觀察力、思維力、動手能力並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此次活動首先我認為在物質材料的準備上很充分,為幼兒後面的活動作了良好的鋪墊。整個活動將以往的「灌輸式教學」變為「操作式教學」讓幼兒參與到活動中,從活動中體會知識的演變過程,從而受到較好的教育效。
不足之處:
時間安排不是很合理,前半堂的教學整時還是不錯的,後面在教學大約幾時的時候,語言不夠規範,上的過快,今後在這方面要注意。
總之,在課堂教學中應創設有利於幼兒發展的情境,讓幼兒在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學習中學會探究、學會合作、學會交流。
教案原文連結地址:
http://www.banzhuren.cn/jiaoan/9292.html
(長按複製上面網址,用手機或電腦的瀏覽器打開。)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可以閱讀原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