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對於中國人而言是悲喜交加的一年,是永遠不會遺忘的一年。在這一年,我們國家終於實現了百年奧運夢,在自己的家門口取得了令世界矚目的成績。但是,在奧運會舉行的前幾個月,在北京的西南,一場大地震給中國添了一道永遠也抹不去的傷痕。5月的汶川,是一片廢墟,5月的中國是一片溫情。
在爆發地震的當天,全國就都動員起來了。無數的官兵和志願者奔赴抗震救災的第一現場,他們不辭辛勞,不畏危險,用自己的雙手託起了一個又一個生命的支點。在那段日子裡,全國籠罩在悲痛之中;在那段日子裡,整個世界都為之哭泣。但是,災難無情,人間有愛。地震摧毀了城市,卻不能摧毀文明;能殺死人,卻不能泯滅情。那時的中國,是真正的愛的海洋。無數鼓勵的聲音喊向汶川,無數關懷的目光注視著汶川,無數的手拉著汶川。
全國各地都在組織捐款,捐款有多有少,愛心卻始終如一。在眾多的捐款人中,有這樣一位特殊的人,捐出了一筆特殊的錢,他的身影是那樣的閃耀和引人注目。這個特殊的捐款人叫龔忠誠,汶川地震時他只有十八歲。龔忠誠是不幸的,在他很小的時候,就因為高燒未得到及時的治療而患上了小兒麻痺症,這是一種治不好的疾病。在他十四歲那年,父親前往廣州工作時也一併把他給帶上了。龔忠誠從小因為麻痺症而身體受到了不可逆的傷害,所以根本就沒有能力進入公司工作,所以懂事的龔忠誠為了減輕父親的工作負擔,他只好以乞討為生。
2008年某的一天,龔忠誠在乞討時剛好經過汶川地震災區募捐現場,他毫不猶豫地將自己辛辛苦苦乞討而來的一百八十五塊錢全數交給了募捐現場的工作人員。當時,現場的工作人員考慮到龔忠誠自身的身體狀況,一開始堅決不收這筆來之不易的錢,可是龔忠誠堅持說:我沒有辦法去到災區幫助更多的人,我只有這筆錢,請讓我給災區群眾出分力。這一百八十五元錢說不上多,但在工作人員的手裡,分量卻是那麼重。
龔忠誠一共為災區捐款四次,四次加起來一共185元,也這是一筆特殊的錢。現場的工作人員和其他捐款人都被他的精神感動到了,收下了這筆充滿了艱辛與愛心的錢。一百八十五塊錢雖然不多,但是對於龔忠誠來講,卻是一筆不少的數目,一筆巨款,一份沉甸甸的愛。當問及為什麼要捐款時,他還說,自己平時就受到社會愛心人士的幫助,如今汶川人民需要幫助,他自然是要出一份力的。他的事跡被熱心群眾拍了下來,一時之間,一個名為「史上最感人的捐贈者」的帖子在網絡上傳開了,大家從中知道了龔忠誠的事跡,也被他的愛心所感動。
社會各界都被他的愛心和精神所感動,團廣東省委多次為他送去生活用品,熱心企業家還考慮到生活不便,乞討也很難,特意給他捐贈了一家涼茶店,讓他免受乞討之苦。2009年,龔忠誠的涼茶鋪在廣州五羊新城成功開業,自己當上了店長,和父親一起經營,還加入殘聯,成為了一名志願者,和其他人一起幫助更多的人。
大家在看過文章後有什麼感想呢,可以把自己想說的話寫在評論區,跟大家分享自己的看法、交流自己的觀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