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文明行為促進條例規定公民需遵守一米線引導標識

2020-12-12 廣州本地寶

  6月30日,廣州市第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八次會議表決通過了《廣州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法規需待廣東省人大常委會批准後實施。

  6月29日,常委會會議對《廣州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草案三次審議稿)》進行了分組審議。當天下午,市人大法制委員會召開統一審議會議,結合各方意見建議對三審稿進行了修改。

  市委意見認為,參照北京等地做法,有必要對遵守公共場所保持「一米線」社交距離作出規定。法制委員會同意該意見,在草案三次審議稿第十三條增加了一項。表決稿規定,公民應當尊重社會公德,遵循公共場所文明禮儀,自覺遵守下列規定:(六)遵守公共場所經營管理單位設置的「一米線」文明引導標識。

  三審稿還規定,在機場、火車站、地鐵站、汽車站等公共運輸場所內,不得乞討、擺設攤點、堆放雜物,在車行道上不得攔車、停留或者實施散發廣告、兜售物品等妨礙交通安全的行為。有意見認為,疫情之後需要更加關注民生問題,擺設攤點一定程度上能夠恢復經濟社會秩序,滿足群眾生活需要,不宜一律禁止。法制委員會同意這一意見,刪除了草案三次審議稿第十四條第十項的相關規定。

  表決稿表述為:在機場、火車站、地鐵站、汽車站等公共運輸場所內,不得乞討、堆放雜物,在車行道上不得攔車、停留或者實施散發廣告、兜售物品等妨礙交通安全的行為。

手機訪問 廣州本地寶首頁

本地寶鄭重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地寶無關。其原創性及文中陳述內容未經本站證實,本地寶對本文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請網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相關焦點

  • 廣州立法:公共場所應遵守「一米線」引導標識
    6 月 30 日,廣州市第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八次會議表決通過了《廣州市房屋租賃管理規定》、《廣州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其中,《廣州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表決稿與三審稿相比,新增了關於公共場所 " 一米線 " 社交距離的規定,提出應遵守 " 一米線 " 引導標識。法規需待省人大常委會批准後實施。
  • 《廣州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經審查予批准施行
    《廣州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經審查予批准施行 分餐制「一米線」有法可依不少公共場所有「一米線」等文明引導標識。,增加了防治疾病傳染的相關內容,如「患有傳染性疾病時,採取佩戴口罩等有效措施防止傳染他人」,遵守公共場所經營管理單位設置的「一米線」文明引導標識,推行分餐制與使用公筷公勺等規定。
  • 《北京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全文)
    第一條 為了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承和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引導和促進文明行為,提高公民思想覺悟、道德水準和文明素養,促進社會文明進步,根據憲法和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  第五十二條 公共場所經營管理單位應當按照有關規定配備愛心座椅、輪椅、母嬰室、自動體外除顫儀等便民設施,設置「一米線」等文明引導標識,保持環境整潔衛生,維護良好秩序,開展文明宣傳,加強巡查管理,引導、規範文明行為。
  • 運城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
    、促進與監督第四章 法律責任第五章 附則第一章 總 則第一條 為了促進文明行為,提高公民文明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 本市行政區域內的文明行為促進工作,適用本條例。第三條 本條例所稱文明行為,是指遵守憲法和法律、法規規定,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符合社會主義道德要求,維護公序良俗、引領社會風尚、弘揚時代新風、推動社會文明進步的行為。
  • 靖安縣學習文明行為促進條例爭做文明人
    為引導廣大幹部職工深刻理解和把握《宜春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的精神實質,提高帶頭實施文明行為的積極性,營造「爭做文明人,創建文明城」濃厚氛圍,1月14日,靖安縣農業農村縣局召開《條例》專題學習會,全體幹部職工參加了此次專題學習。
  • 《遂寧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11月1日起施行,這些行為將被罰款……
    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按照上級人民政府和精神文明建設相關工作機構要求,做好轄區內的文明行為促進工作。村(居)民委員會應當加強文明行為宣傳和引導,協助做好文明行為促進工作。第六條市、縣(市、區)人民政府應當將文明行為促進工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所需經費列入預算。
  • 齊學文明條例,共創文明校園,爭做文明學生 ——高安市第七小學學習宣傳《宜春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
    ,促進文明行為,提升社會文明程度,建設文明宜春,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 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應當依法履行本行政區域(轄區)內文明行為促進工作職責。 居(村)民委員會應當加強對文明行為的宣傳與引導,協助相關單位開展文明行為促進工作。
  • 《六安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11月1日起正式實施,這些行為將被處罰!
    第一章總則,主要規定了立法目的、適用範圍、基本原則,以及各級政府、有關單位、公民個人在文明行為促進工作中的主體責任。第二章倡導鼓勵的文明行為,主要對志願服務、無償獻血、器官捐贈、見義勇為等善行義舉,進行大力倡導;對遵守公共場所、公共衛生秩序,踐行文明社區、文明鄉村、文明家庭、文明旅遊等行為要求,進行積極引導。
  • ...促進條例》隨地吐痰、亂扔果皮及遛狗不栓繩等不文明行文將被受罰
    《河北省文明行為促進條例》將於9月1日起施行經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十次會議審議通過,《河北省文明行為促進條例》將於2019年9月1日起施行。此舉預示著我省將文明行為促進納入法治化軌道。《條例》以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的邏輯為主線,從公共秩序、公共環境、公共運輸、鄉村文明、社區文明、旅遊文明、網絡文明、就醫文明、職業文明、家風文明、個人生活文明等11個方面,明確規定了公民應當遵守的文明行為基本規範;對見義勇為、無償捐獻、慈善公益、志願服務、應急救護、文明傳播等高尚行為予以大力鼓勵與支持,形成了文明行為規範體系。
  • 海南出臺文明行為促進條例
    近日,海南省文明辦發布消息,《海南省文明行為促進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已通過海南省第六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三次會議審議,將於202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條例》實施後,隨地吐痰、搶座、公共海灘裸泳、遛狗不栓繩等不文明行為的處罰都有了更加明確的標準。
  • 《肇慶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在禁止吸菸的公共場所不能吸菸
    肇慶市廣播電視臺官方微信(歡迎訂閱) 主流 ▎權威 ▎責任給你不一樣的新聞資訊 《肇慶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第十二條中,
  • 潯陽區白水湖街道傳達學習《九江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圖)
    大江網/九江頭條客戶端訊 通訊員胡筱倩報導:11月7日,潯陽區白水湖街道召開意識形態工作推進會,傳達學習《九江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會議由街道黨工委書記潘俊俊主持,各科(股)室負責人、各社區(村)書記、主任參加會議。
  • 市民眼中的城市文明——《天津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千人問卷調查...
    為了引導、規範市民日常行為,讓文明成為一種自律和習慣,我市5月1日實施《天津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為了解《條例》初步落實情況,日前,天津社會科學院社會治理中心對1393名市民進行了問卷調查。被調查市民的平均年齡為46.37歲,在我市居住10年以上的佔93.3%,非農業戶口佔81.8%,農業戶口為18.2%。
  • 北京促進市民恪守公德文明旅遊
    北京市委、市政府日前印發《北京市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要求文化和旅遊等黨政部門緊密結合工作職能,積極履行公民道德建設責任。《方案》對文明旅遊等工作提出具體要求。《方案》提出,開展弘揚時代新風行動。
  • 房縣市場監管局開展學習貫徹《十堰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活動
    為深入推動《十堰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的貫徹實施,倡導文明行為,治理不文明行為。近日,房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召開專題學習會議,組織局系統黨員幹部集體學習《十堰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    會議指出,市場監管全體幹部職工要高度重視並積極宣傳《十堰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爭做《條例》的先行者、傳播者、踐行者、監督者,從自身做起
  • 地方立法中能否規定精神文明建設機構的職責——以《撫州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為例
    如,貴州、深圳、杭州、寧波、青島、武漢等省市人大常委會,均制定公布了文明行為促進條例。開展社會文明促進專項立法,首先要解決地方立法中能否規定、如何規定精神文明建設機構職責的問題。在《撫州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的草案起草、審議和法規報批階段,也有人提出文明委和文明辦屬於黨委機構,不應當在人大立法中規定其工作職責。
  • 學文明條例 創文明新風 做十二小文明人
    第二條  本市行政區域內文明行為促進活動,適用本條例。     第三條  文明行為促進工作堅持黨委領導、政府主導、全民參與相統一,堅持依法治市和以德治市相結合,注重發揮公民的主體作用。     第四條  市、縣(市、區)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統籌推進本行政區域內文明行為促進工作。
  • 豐年村街道廣泛開展《天津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學習宣傳活動
    為做好《天津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的學習宣傳和貫徹落實,在全街營造學習宣傳《條例》、踐行落實《條例》的良好氛圍,促進文明行為養成,提升文明素質,豐年村街道再次發出全域創建文明城區動員令
  • 讓「文明」內化於心 外化於行——記 《馬鞍山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
    2020年1月1日,《馬鞍山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頒布實施,不僅為城市文明鐫刻下新標尺,也為市民的日常行為標出了新規範。
  • 踐行自治區文明行為促進條例 共創和諧幸福美好家園
    踐行自治區文明行為促進條例 共創和諧幸福美好家園 2020-12-17 20: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