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博物館展區。 首席記者 黃軍 攝
華龍網8月12日15時40分訊(首席記者 黃軍)重慶這麼多特色的實體書店,你最愛哪一家?今(12)日下午,重慶購書中心觀音橋茂業店重裝亮相,購書中心負責人告訴記者,書店將主打家庭文化消費,為重慶市民提供一站式解決方案。記者了解到,目前觀音橋商圈已經有3個品牌的4家書店落戶,城市繁華商圈方圓500米之內這樣的書店格局讓業內人士直言罕見。
博物館與書店強強聯合 受眾為45歲以下讀者
作為重慶老牌民營書店,重慶購書中心目前擁有茂業店和大坪店,總經營面積為15000多平米。此次購書中心茂業店重裝升級後,將圖書、文創、生活美學等方案相融合,還邀請到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合作,開展「紙的歷程」展覽和互動,實體書店和博物館的聯合也彰顯了書店「城市書房 生活故鄉」的理念。
重慶購書中心經理李暉告訴記者,書店的受眾主要是針對45歲以下的讀者群,無論你是都市白領上班族,還是初高中生,或者是小孩,都可以在書店找到滿意的圖書。這會是一家跨界書店,除了圖書、雜誌、影音數碼等產品外,還有文創、咖啡、美學器物、親子藝術、語言培訓等內容。
李暉表示,未來書店會和三峽博物館開展長期合作,打造「書店裡的博物館,博物館裡的書店」。
政策利好多 重慶實體書店組團布局繁華商圈
書店的格局更加明朗。 首席記者 黃軍 攝
值得一提的是,如今觀音橋商圈已經有西西弗、重慶購書中心、方所3個品牌的4家書店布局,李暉透露,到2018年,觀音橋商圈還將實現方圓500米內有4個品牌5家書店,「如此密集的實體書店布局據我了解在國內是沒有的,這麼多書店能夠集中在一個區域,說明重慶市民的文化消費習慣已經逐漸培養起來,也充分說明重慶是有文化底蘊的。」
記者了解到,如今,重慶主城叫得出品牌和名字的實體書店已經有近20家,幾乎每個商圈都有好幾家書店,實體書店正在「逆襲」。
國家有關部委和重慶市對實體書店的發展也給予了極大的支持。2個多月前,中宣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等11部門曾聯合印發《關於支持實體書店發展的指導意見》,鼓勵打造新一代「智慧書城」。
《指導意見》提出了推動實體書店建設的6項主要任務:加強城鄉實體書店網點建設,創新實體書店經營發展模式,推動實體書店與網絡融合發展,提升實體書店信息化、標準化水平,加大實體書店的優秀出版物供給,更好發揮實體書店的社會服務功能。
《指導意見》還重點提出5項政策措施鼓勵實體書店改革創新:完善規劃和土地政策、加強財稅和金融扶持、提供創業和培訓服務、簡化行政審批管理、規範出版物市場秩序。
記者了解到,重慶市文化委正在落實國家的有關要求,並研究制定符合重慶實際的扶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