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1月8日電 據中國僑聯網消息,11月2日上午,《中國僑聯華僑華人研究系列講座》在中國僑聯機關大樓舉行。此次講座是由中國僑聯辦公廳和中國華僑華人歷史研究所共同主辦,中國僑聯副主席喬衛作了《關於做好僑聯工作的幾點思考》的專題演講。 喬衛首先向大家介紹了自己多年來從事僑務和僑聯工作的經歷,然後圍繞做好僑聯工作這一主題,結合具體案例,用生動的語言從三個方面加以講解。
一、關於深化對僑務工作基本問題的認識。喬衛指出,僑務工作是對海外僑胞和歸僑僑眷開展的一項公共事務。作為黨和國家的一項長期戰略性工作,僑務工作是一項國家事務,是為國家大局服務的工作,是圍繞國家發展任務而展開的國家層面的工作。他指出,華僑概念是歷史範疇而不是政治範疇的概念,海外僑胞和歸僑僑眷是一個特殊的群體,僑務工作針對的是海外僑胞和歸僑僑眷這一群體龐大但個體需求差異很大的特殊利益群體。海外僑胞與祖籍國關係問題是僑務工作最基本的問題。喬衛提出,中國僑務建立在公民身份決定的法律關係和民族認同決定的情感關係「雙重關係」之上。這種雙重民族認同使「僑」這一概念在中國與住在國關係中處於重要的位置。他認為,當前研究僑情要從中國經濟總量已經躍居世界第二位這一基礎上去研究華僑華人的作用才真正有意義。
二、關於深化對僑聯自身認識的問題。喬衛從僑聯工作的定位、屬性和特徵這三個方面加以展開。第一,關於僑聯組織的定位。喬衛指出,客觀準確的定位直接影響個人或組織能否在大的發展格局中發揮應有的作用。清晰組織的定位有助於這個組織領導人在紛繁複雜的環境下準確地把握工作重點和方向,從而使組織更有效地發揮其職能。喬衛認為,僑務工作需要與其它部門緊密配合,僑聯組織必須從這一點出發明晰自身定位,即在國家全局工作中處於「配角」地位。但是,我們的工作必須主動作為,但不能定位於「龍套」的角色。第二,關於僑聯工作的屬性。喬衛指出,僑聯工作是僑務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是僑聯工作的本質屬性;僑聯工作是黨的群眾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是僑聯工作的基本屬性;僑聯工作是黨的統一戰線的有機組成部分,這是僑聯工作的重要屬性;僑聯工作是國家外交外事工作的特殊組成部分,這是僑聯工作的特別屬性。深刻認識這幾個屬性才能加深我們對僑聯組織定位的理解。第三,關於僑聯工作的特徵。喬衛指出,僑聯組織通常具有群眾性、民間性、涉外性和統戰性四個特徵,它們相輔相成,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僑聯組織的統戰性以群眾性為基礎,涉外性以民間性為表現形式。
三、關於僑聯組織創新的問題。喬衛指出,目前自己正在思考僑聯組織五個方面的創新問題,即僑聯工作中僑聯組織的頂層設計問題、國內國外並重問題、老僑新僑並重問題、基層組織建設問題、協調創新機制形成合力。喬衛指出,僑聯組織不能成為精英組織,要通過組織和委員更好地為廣大僑界群眾服務。他運用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哈維茨(Hurwiez)的「激勵相容」理論,結合生動案例對僑聯組織發展、如何更好發揮職能作用和制度創新等問題加以解釋和說明。關於協調創新機制形成合力問題,喬衛要求中國僑聯機關各部門要相互配合,形成合力,要真正做到互相支持,僑聯事業才能取得更大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