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破冰行動》中幾個小人物的故事線,精彩又富有寓意
《破冰行動》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一部電視劇,其原型是廣東省在2013年的一次掃毒行動,所以在故事基調上就註定是一部「硬漢」風格的作品,加上因為只是一次行動,所以整個故事架構並不大,而作為一部電視劇來說,並不能完全照搬現實,所以為了增加可看性,編劇在創作劇本的時候就加入了很多支線故事,不過雖然是支線,但是卻與主線劇情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這些支線劇情與主線故事正如萬千的涓流小河一樣,最終都是要匯入大河一起流向大海的。《破冰行動》整個故事線就圍繞著塔寨村進行的,所以涉及的人物角色並不多,有幾個小人物,雖然戲份很少,但是每次出現的時候幾乎都是劇情的轉折點,又或者是能夠提供重要線索推動了劇情,所以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們身上的故事線同樣精彩,而且還很有寓意。
水伯在劇中一開始就有交代是一名吸毒者,但是隨著劇情的發展,他身上的一些故事逐漸顯露在觀眾面前,原來他之前是一名老師,因為毒品的緣故,兒子被奸人所害,自己也成了「癮君子」,被學校辭退,被村裡人趕了出來,就連最後自己的親妹妹也容不下他。水伯的人生可以用命運多舛來形容,他身上發生的故事極具現實教育意義,他是生活中萬千吸毒者的真實寫照。
水伯明面上吸毒的原因是想要幫助兒子戒毒,但是如果刨根絕底的話,你會發現本質上還是他的好奇心在作祟,因為他剛開始的時候並不認為毒品會那麼難戒,就如同他對林耀華說的那樣,當時他是真不信,戒掉這東西就那麼難。
現實中像水伯一樣的人不在少數,他們剛開始的時候可能也有不錯的生活體面的工作,但是在某次好奇心的驅使下貿然嘗試了毒品,就葬送了自己的一生。
水伯身上的故事其實單拎出來都能夠拍出一部電視劇,只是這部劇的主基調是緝毒,而不是主講感情。水伯在劇中其實是一個邊緣人物,一方面他是吸毒者,與很多底層的毒販都有接觸;
另一方面他又與緝毒警李飛交好,經常個給他提供幫助。希望水伯的故事能夠給現實中那些同樣存在類似好奇心的人敲響一記警鐘,不管是出於什麼原因,都不能沾上毒品,否者將會跌入萬劫不復的境地。
伍仔是劇中與水伯淵源比較深的一個人,他同樣也是一名小人物,成天與麻子等社會上的不良青年廝混在一起,後來因為私吞了麻子的貨而遭到報復,因此與水伯結下了緣分。
正是因為這段實際,伍仔身上的故事才得以展現,他因為父親生病的緣故,欠下了一屁股債,自己也讀不起書了,只能進入社會打工,在做了十幾份工作之後,最終染上毒品,過著以販養吸的生活。
伍仔其實是一個很典型的人物,他的出現代表著一種社會現象,生活中像他一樣的輟學青年不在少數。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他們過早的進入社會,過著成年人的生活,但是因為心智還不夠成熟,花錢沒有節制。
一方面大手大腳,另一方面又因為沒有什麼知識和專業技能,收入微薄,久而久之這種不平衡就很容易滋生出「邪念」,就像伍仔一樣極容易誤入歧途。
當然並不是說這一類人就一定會走歪路,只不過相對來說,他們畢竟年紀小,加上沒有多少社會閱歷,所以在面對琳琅滿目的誘惑時,表現出來的抵抗力較差,也就容易深陷其中了。
劇中的伍仔就是一個很好的教訓,正如他說的那樣,一開始他也像大多數人一樣,做著正經的工作,但是因為眼高手低的緣故,短短幾年就換了十幾份工,原因都是因為掙錢不多。
他與水伯是完全不同的兩類人,但是發生在他們身上的故事同樣精彩又悲情的,我們常說影視劇要有現實意義,而《破冰行動》取材自現實,在這方面自然是不缺的,它的現實意義就主要體現在劇中無數的小故事以及小人物當中,如前面說的水伯和伍仔兩條故事線,以及合在一起的救贖之路,每一條故事線都十分精彩,又極富寓意,他們的出現,令《破冰行動》充滿意義。
(原創作品,抄襲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