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京籍的小升初

2020-08-27 無言升學新講堂

孩子長大了終究要離開父母,對於非京籍孩子來說,他們長大的年齡是12歲。


12歲,童年的結束,青春期的開始,許多孩子正為成為一名中學生振奮不已,而有相當數量的孩子,因為非京籍的「身份」,被迫面臨人生的第一個重大選擇:去哪裡念初中?


「把青春獻給身後那座輝煌的城市,為了這個美夢我們付出著代價」,鄭鈞在歌裡這樣唱道,那些把青春獻給北京的青年裡,有四成沒有拿到北京戶口,打拼十多年,在北京擁有了安定的生活,卻在孩子升學的不同階段,紛紛選擇出走。


這是2012年-2023年升入小學的孩子人數變化曲線(2020年後為預估數字),2012年升入小學一年級的這批孩子,在六年後小升初時,人數有明顯的減少,以朝陽區最為顯著:


在跨區的人數可以忽略不計的情況下,朝陽區小升初人數斷崖式下跌的主要原因正是來自非京籍小學畢業生的出走。


考慮到孩子轉學後的適應期,大部分非京籍家長鎖定在小升初,非京籍的孩子將要離開生活了12年的,無比熟悉卻也還陌生的城市,踏上另一條漫長的陌生求學路。


搖 擺


家住通州的李馳,來北京做地產行業已經有14年,白手起家的他,憑著努力和堅持,在北京成家立業,結婚生子。


大兒子今年要從實驗二小畢業,老二也到了該上小學的年紀,現在家裡面臨著難題:兩個孩子,現在不知道去哪裡上學。


老二要去的小學只是在全通州範圍隨機派位出的一個結果,老大究竟去哪裡上初中,才讓李馳搖擺不定。


在老大三年級的家長會上,班主任第一次提出一個問題,而這個問題在之後的很多次家長會中都被反覆提起:非京籍孩子究竟要去哪裡上學?


對非京籍家庭而言,高價的學區房還只是漫長求學路的障礙之一,能用錢解決的問題都不叫問題。


政府為了控制人口出臺的政策,落實到教育領域成為了幾乎每年都在變化的學校錄取條件,而這才是橫亙在非京籍家庭面前的天塹:孩子上小學前要辦理「五證」,證件不全的沒有資格報名。


所謂五證,即父母雙方居住證(暫住證)、在京就業務工證明、實際居住證明、在原籍無人監護證明和社保證明,外加一家三口的戶口本。


實際「五證」遠遠不止五個,後邊七七八八的證件加起來一共有十幾二十個,各種各樣的證都嚴格卡時限,差一天都不能合格。有很多家長因為夫妻雙方實際居住地和工作地都不在一個區無法滿足孩子上學的要求,不惜回老家辦理「假離婚」以滿足條件。


由於戶籍政策,非京籍即使能在北京讀到高三,也要回原籍參加高考。所以老師在小學時候就提醒非京籍家長早為孩子做打算,並且為家長提供一些可行的操作。


擺在非京籍家庭面前的選擇不多,但有一點確定無疑,離開北京是註定的:


01.在北京周邊地區落戶上學,比如河北或是天津;


02.回原籍上學,如果父母不巧因為工作無法陪讀,要麼孩子成為留守兒童,要麼家庭為了孩子兩地分居。當然有工作夠靈活的父母,索性一咬牙連根拔起,舉家遷回原籍;


03.留在北京讀國際校,不以高考為出口,最後出國留學。


大部分家庭財力還沒達到選擇3的雄厚水平,只能在1和2之中做抉擇,即便如此,選擇的過程依然充滿搖擺和不確定。


李馳一開始還想爭取把北京的戶口辦下來,這樣孩子既不用離開熟悉的環境,也能避免家庭兩地分居,但這幾乎難於登天。


有不少對戶籍政策變動心存希望的家長,最終只能抱憾離開,甚至因為沒有及早籌劃,導致孩子的學業被耽擱。


萬事都有存在併合理的理由,李馳對孩子不能在北京上學的事沒有尋根問底地鑽牛角尖,而是努力尋找通道,為孩子的升學多方打探。


為了穩妥,李馳先在長沙買了一套房子,周邊學校配置尚可,李馳先將它作為無路可走時的最後一個保底plan,至少要保證孩子有學上。


老大的升學問題迫在眉睫,老二眼瞅著就要上小學,李馳不希望一家人因為升學問題而兩地分居,長沙到北京一千四百多公裡的距離,實在算不上近,「到別的城市去的話,一切都得重新來過嘛,這不現實。」


對李馳來說,老大的升學問題中,一切都是不確定的:如果決定轉去河北,那麼轉學手續能辦下來嗎?如果河北學校去不成,要不要參加全通州的小升初派位呢?又會派到哪所學校呢?


抉 擇


身為非京籍,一年前的林芳也和李馳一樣,為孩子的升學選擇搖擺不定。


是落戶天津在天津完成學業,還是轉學去河北?或是直接轉回老家?林芳和老公,一個廣西人,一個黑龍江人,出走的「路」看上去似乎又多了一條。


因為不滿足天津的落戶條件,林芳只能放棄轉學天津的方案。考慮到河北的高考人數,孩子的升學壓力可能會非常大。經過幾番慎重的考慮,林芳一家做出了抉擇:讓孩子轉學回林芳的老家——廣西南寧。


這樣的考慮有兩方面的理由:一來因為是林芳辭掉工作回去陪孩子,所以她選擇了自己熟悉的城市,這樣適應得會更快。二來廣西不算高考大省,孩子高考的壓力會相對小一些,也許能有望上更好的大學。


南寧公立學校的學位非常緊張,轉學之路歷經波折,林芳才將孩子轉入沛鴻小學,這是著名教育家雷沛鴻先生創辦的小學,規模不大,但已有百年歷史,林芳對此很滿意。


轉學到沛鴻小學後,班裡的老師和同學都常驚訝,北京的教育資源那麼好,為什麼回廣西來讀書?林芳和孩子不得不一次次解釋,沒有北京戶口是不能在北京參加高考的。


為了讓孩子平穩度過六年級的適應期,林芳陪讀了一學期後才去工作。


成為轉學生後,孩子著實經歷了一段忙亂的過渡期,北京和廣西的小學學習氛圍差別也很大,英語作業相對少一些,抓得也不太嚴;數學的練習更多,考試前夕會加大做卷子的力度。


考慮到孩子至少要在南方上六年學,林芳的丈夫準備以後將生意慢慢轉回南方,林芳也覺得中學的六年非常關鍵,爸爸的陪伴在孩子的成長中也不可缺少。


林芳和丈夫大學畢業後在北京工作已經有十幾年,靠著兩人的努力安家,孩子在北京出生,在北京長大,他們從來沒想過孩子有一天要離開北京上學。


「至於孩子大學會不會考回北京,我們之前也探討過這個問題,以後要不要考回北京呢?但是孩子說以後上大學想去別的城市,那就看他自己的選擇吧。」


林芳一家也許就要告別生活工作了十多年的北京,無法再回去,林芳並不為此傷感,因為這就是現實,而現實留給傷感的餘地很小。


出 走


經過多方了解和對比,李馳的第一選擇是把孩子轉去離通州並不遠的河北大廠二中就讀。


由於疫情,手續遲遲辦不下來,李馳對此有些忐忑,孩子長到12歲,還沒離開過家,這次要到這麼遠的地方去上學,他很是擔心,又想至少一周還能見一次面,也不用搬家,比起其他非京籍背井離鄉來,又風塵僕僕去,已經幸運很多。


多方權衡之下,這已經算是一個不錯的結果,只是孩子要辛苦一些。李馳說:「早晚都要離開北京的,去哪兒都各有利弊,都不盡如人意,只是選擇一條路吧。」


與此同時,林芳正為女兒搖中了西大附中欣喜不已。


西大附中全名廣西大學附屬中學,始建於1934年,2009年經自治區教育廳批准規範為民辦學校,和三美學校,新民中學合稱為南寧的「三私」。中考時A+的孩子佔全市A+的一半以上,初中讀「三私」,意味著一隻腳已經跨進了重點高中的大門。


林芳回到這座熟悉的南方城市,生活逐漸步入正軌,孩子也已經基本適應了轉學後的生活,交到了朋友,原先剛來南寧時吃不慣的食物,現在也覺得滋味不錯。雖然會時時想念北京的老朋友,但也緩慢融入新的生活之中,生活這片大海永遠沒有唯一的答案。


有人回望這座為之奮鬥為之付出青春的城市,有不舍,也有不解,因為無法落戶,孩子的上學問題成了老大難,要上學就不得不離開北京,有人認為這樣的政策是一種不公,但是戶籍政策放開難道就會有如他所願的公平嗎?這似乎是難以調和的矛盾。


非京籍的不解,京籍的也委屈,資源已經如此緊張,難的何止是非京籍的小升初,普通老百姓被各種擠佔,生存空間已經如此逼仄,鬱結無處訴說,唯有嘆息,嘆息後繼續生活。


*文中李馳和林芳均為化名。


無言

京城知名教育博主,微信公眾平臺「無言升學新講堂」創辦人。

公認育兒有成的爸爸典範,少時受木村久一思想影響,立意於子女的早期培養,並於生子之後付諸實踐。在陪孩子升學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實戰經驗,並樂於指導周圍家長,被家長們稱為「升學的指路明燈」。

相關焦點

  • 2020北京小升初信息採集時間、京籍非京籍入學流程!
    可以說信息採集就是小升初的第一步!今天,小編就以京籍學生、非京籍學生為2條線,分別看看北京小升初入學流程的全部流程!入學流程2020年北京小升初入學流程為:信息提取或採集--跨區回戶籍或房產地升學--各途徑報名錄取--統一使用市級小升初派位系統進行派位--學籍註冊京籍學生入學流程信息提取與核對:對於已有北京學籍的小升初學生來說
  • 關注丨海澱區非京籍如何小升初?這些學校可以選擇
    隨著新學期的到來,近期後臺收到很多家長留言,諮詢非京籍孩子在京入學問題。鑑於此,下面達達君根據2020年情況整理了海澱區非京籍入學相關問題給大家,希望對家長們規劃孩子初中入學有幫助。非京籍在海澱區小升初條件:1.有海澱區學籍,可選擇海澱區登記入學、公辦寄宿、民辦校及派位入學途徑;
  • 非京籍學生如何升學?
    之前有家長在我們的XSC學習規劃講座上有問起非京籍的學員升學有哪些學校?非京籍學生升學非京籍有北京學籍非京籍但是已經有北京學籍的學生,據2019北京小升初各區政策來看,東西海朝可以直接小升初,豐臺區仍需要進行父母雙方有北京市居住證,且父母雙方連續3個月社保證明等材料審核,通州區需要家長自行聯繫學校等
  • 注意:明年起各區非京籍小升初還需再次審核四證材料
    2020年北京多區發布的義務教育入學政策中,對2021年非京籍政策進行了提前披露,如東城、西城、順義等多區明確有本區學籍的非京籍小升初時將再次進行相關材料審核。東城區自2021年起,已在東城區就讀的非京籍小學畢業生申請在東城區升初中的,需進行四證審核,不符合條件的不能在東城入學。
  • @非京籍家長關注,2021北京小升初入學將要發生新變化
    在2020年本年度北京義務教育入學政策中,很多區對2021年非京籍學生入學政策作出了預告,特別是小升初環節,對已經在京就讀小學的非京籍學生也提出了審核四證的要求東城區自2021年起,已在東城區就讀的非京籍小學畢業生申請在東城區升初中的
  • 2020年非京籍學生如何在京上初中?這篇一定要看
    非京籍學生入學這個問題困擾了很多家長,孩子沒有北京戶口如何在北京上學?怎麼規劃?為了幫助非京籍家庭快速選擇適合的學校,今天就隨小編來了解下關於非京籍孩子在北京上初中的入學政策。讓非京籍家長們在孩子入學這件事上做到心知肚明!
  • 非京籍如何在京上小學、初中、高中?這篇一定要看
    很多非京籍學生家長困擾,孩子沒有北京戶口如何在北京上學?怎麼規劃?今天就了解關於非京籍孩子在北京上小學、初中、高中的入學政策。讓非京籍家長們在孩子入學這件事上做到心知肚明,步步為贏!幼升小階段非京籍孩子想在北京讀小學,要麼符合按本市戶籍對待條件,要麼必須準備北京市教委公開的非京籍孩子在北京幼升小需要提供的四證。
  • 非京籍在京上小學、初中、高中、高考?工作居住證管到何時?
    很多非京籍學生家長困擾,孩子沒有北京戶口能在北京上學嗎?今天給家長們分享下非京籍孩子如何在京上學,家長們及時關注這方面信息,給孩子做好貫通式升學計劃,做到升學路上步步為營,否則將來會很艱難,處處踩坑!一、幼升小階段非京籍孩子想在北京讀小學,要麼符合按本市戶籍對待條件,要麼必須準備北京市教委公開的非京籍孩子在北京幼升小需要提供的四證。只有滿足四證要求,才可以進行幼升小信息採集等入學工作。
  • 房山區2020年非京籍入學政策率先出爐,其他區這些條件需滿足
    2020小升初爆出重磅消息:房山區教委提前4個月正式發布2020非京籍入學材料審核標準!2019年小升初時北京市教委發布小升初政策時間就大幅度提前,相比往年4月中下旬,在4月1日就正式發布。目的是讓更多小升初家長提前了解政策方向,做好準備,避免浪費不必要的時間。目前房山區率先發布非京籍入學相關政策,那麼2020年其他區政策是否還會提前?我們拭目以待!對比2019年,2020年房山區入學條件變化不大。往年,其它區基本上也不會有根本上的變動。
  • 2021年房山區幼升小、小升初非京籍入學審核有變化
    2021年起,房山區幼升小、小升初的入學需要經過證明證件審核,也就是大家常說的「四證審核」。房山區的審核內容有變化,家長需要提前知曉。 2020年1月,《2020年房山區非本市戶籍適齡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證明證件材料審核實施細則和2021年證明證件材料審核內容》發布。
  • 2021年非京籍入學仍需四證,時限或將更嚴
    2020年北京各城區非京籍幼升小政策變化頗多,特別是非京籍幼升小面對政策的要求需要提早準備,以便在幼升小入學道路上更順利。那麼非京籍如需都需經過哪些流程?2021年入學需注意哪些呢?說明:非京籍幼升小家長需要按區教委要求準備上述證件材料,北京各區非京籍幼升小入學政策不同,請大家按照準備就讀城區政策要求準備材料。
  • 京籍和非京籍在北京中考有哪些區別?
    你是否清楚京籍和非京籍在北京中考有什麼區別?你是否有糾結於學籍和回戶籍中考的問題?今天,小編就和大家聊聊關於這些情況,都有哪些影響!
  • 北京海澱區公租房申請條件(京籍+非京籍)
    北京海澱區公租房申請條件  【京籍】  ①家庭人均住房使用面積≤15㎡;  ②3口及以下家庭年收入≤10萬元、4口及以上家庭年收入≤13萬元。  【非京籍】(新北京人)  ①申請人年齡不超過45周歲(含),符合本市住房限購政策,具備購房資格;在海澱區繳納社保或個稅,所處行業符合本市產業發展需要。  ②家庭成員包括申請人、配偶和未成年子女。申請人應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單身1人家庭申請配租的,申請人應當年滿30周歲。  ③家庭成員在京均無住房,且沒有住房轉出記錄。
  • 非京籍居民如何在京辦護照?
    原標題:非京籍居民如何在京辦護照   西城區李先生:我是在北京工作的非京籍戶口的居民,想用居住證辦理新護照。請問,我的申辦材料是否與京籍戶口的居民一樣?   市公安局:持《北京市居住證》的人員在京申辦護照手續與本市戶籍人員相同,只需提交居民身份證和《北京市居住證》,非首次辦理護照的,還需提交原護照,原護照遺失或被盜的,需要提供書面說明。此類人員在進行網上預約時可以按「持《北京市居住證》人員」類別預約。   實施出入境證件「全國通辦」以後,內地居民可以憑居民身份證在京申辦護照,無需再提交戶口簿或居住證等材料。
  • 京籍與非京籍學生選擇就讀北京國際學校注意事項說明
    近年來,選擇就讀國際學校的學生越來越多,其中選擇北京國際學校的學生也是佔多數的,另外還有一些非京籍的學生在北京無法參加高考,也會選擇選擇了國際學校。就讀北京的學校,接下來就會出現非京籍學生和京籍學生的區別,要想就讀北京國際學校就需要看自己是否是京籍學生,根據不同的情況進行申請入讀。
  • 非京籍家庭擇校必看,如何選擇北京私立學校?
    在國際學校雲集的北京,選擇國際學校可對比性多,進入2020年的擇校招生季,近期小編收到很多非京籍的家長諮詢關於擇校的問題。北京私立國際學校到底如何呢?下面小編就為大家具體介紹一下。所以在北京很多非京籍的家庭都會在孩子小升初或初升高時,為孩子選擇國際學校這條路線。對於有意看校的家長,可以點擊文章上方百度小程序,選擇意向學校了解招生詳情,申請預約看校。
  • 豐臺34所小學列為單校劃片 非京籍入學新增入戶核查
    在幼升小就近入學中,有34所學校擁有單校劃片資格,而非京籍、集體戶口適齡兒童都參加多校劃片派位入學。此外,非京籍適齡兒童入學還新增入戶核查環節。幼升小  34所小學列為單校劃片根據規定,凡年滿6周歲的豐臺區戶籍兒童,或長期居住在豐臺區、具有本市其他區戶籍的適齡兒童,均須免試就近入學。長久居住以房屋產權證明為準。
  • 非京籍在京讀國際小學政策要求介紹
    2021年非京籍在京家庭想順利就讀國際小學,除了學校的一些常規入學考試面試外,國際小學對入學家庭是否符合政策要求更為看重。那麼2021年非京籍在京讀國際小學政策要求是什麼呢?2021年非京籍在京讀國際小學政策基本都集中在了證件準備上面,也就是非京籍在北京上學的四證,以下相關證件準備的內容供2021年選擇國際小學的家庭參考。
  • 非京籍高考的抉擇,回津高考經驗分享
    、非京籍家長對於是否回戶籍地備考存在的兩種不同意見四、對於中考或高考前是留京備考,還是回戶籍地備考及本人的意見建議五、什麼時候轉回戶籍地上學比較適合?二、非京籍在京上學需要面對的問題從上幼兒園、幼升小、小升初、初升高,一路上,非京籍註定要面對更多的艱難。北京人口資源壓力大,在教育資源的享有上優先本地戶籍,無論本地還是外地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得到優質的教育,僧多粥少是客觀存在的問題,這點在非京籍政策上顯得尤為突出。
  • 非京籍持這個證件按京籍對待,但這幾點需要注意
    北京工作居住證幼升小從近兩年幼升小升學來看,符合入學城區對工作居住證幼升小要求後,持北京市工作居住證適齡子女入學待遇等同於京籍,家長們不需要準備非京籍四證材料,需要準備的入學材料為:入學材料說明:從東城區幼升小要求來看,持北京工作居住證申請在東城區幼升小,非京籍租房需提供東城區工作居住證,非京籍有房家庭可以提供北京市工作居住證,審核通過後入學待遇按照京籍對待,2021年東城區幼升小家長可以參考準備,最終請以入學當年實際要求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