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屋山的杜鵑

2020-12-14 人民網

原標題:瓦屋山的杜鵑

照理說五月天氣不該這麼潮溼,雨水淅淅瀝瀝,三五天不見晴。文友催稿,越催越無著落。黃梅呢?情緒呢?我覺得自己快成入夏的累贅,也許我不可逆轉地老化了。

來瓦屋山吧!家鄉洪雅的文友發來邀請。八百米以上的海拔,兩千米以上的落差,或許可以拯救你。

我渴望大山,渴望在那些鬱鬱蔥蔥中找尋記憶。人過五十,據說自信心會下降,一個對垂直高度並不畏懼的老人,一定是不甘頹廢的。我的老家在盆周山區,海拔八百米,而瓦屋山足有兩千米高。

我懷著有些忐忑的心情,和朋友們踏上了攀登瓦屋山的山路,一路伴行的,還有很多俊男靚女。

山間那些雜花生樹,讓人一見如故。季節仿佛又重回三月,草木被任性地裝扮。即便老去經年的枯木,也好似童心萌發。爬滿童話的松蘿,也叫海風藤、雲霧草,一種好似婚紗的地衣。久違了,想起孩提時候,曾和小夥伴玩的結婚遊戲。在爬山的過程中,更多的千頭萬緒,在向上延伸,躍躍欲試,三百米……五百米……一千米……我們離山腳越來越遠了,種種跡象提示,我們正從五月朝著四月、三月行進。

爬山累了,我們俯下身子,蹲下來,與叫不出名字的植物拉家常——那些挺拔的樹,窈窕的藤,蓬勃的草,神秘的灌木,鮮亮的菌苔……那些聊以自慰的青春記憶,迎面而來,讓人恍惚陶醉。童年、少年以及那青春的二十五歲,都曾在樹林中奔跑,青澀而微甜。

鳳仙最先從記憶裡冒出頭來,可惜現在還沒有開花。山腰上,報春花星星點點,綻放出五種顏色,如一把把精巧的碎花陽傘。堇菜或者地丁,像撲地的蝴蝶。八角蓮,墨紫的花瓣,向下一合攏,變魔術般,就是一盞袖珍的燈籠。荒野裡的燈籠,嗚嗚響,「聊齋」裡的狐狸,又來搞怪了?好在有花南星,高擎著火把,比火柴的火頭大一點點,也能照亮一小片,使兒時的我們膽子更大了。

大花萬壽竹,似竹有節。草本的竹,應該歸在百合科裡,比百合小許多,姿色也不差。紫色的花影,怯怯地開,如一串懸垂的小鈴鐺。紫堇的風姿,似有錢人家女人插在頭上的步搖,這一點跟八月瓜正好相對。白芨——「竹雞娃」,顯然是一種雅俗共賞的園草,隨便從林子裡扯幾棵回來,種在簷下,過幾天就熱鬧地開放了,晚霞中,飛來好多紅蜻蜓……

還有覆盆子,或者懸鉤子,一想起它們,肚子裡就像打翻了五味瓶。朋友說,如果運氣好的話,還會碰上白莓。說話間,似有股牛奶的幽香由遠而近。小時候,我們結伴上山去玩兒,尋覆盆子不得,就拿白莓充數。白莓藏在懸鉤子和刺苔密密實實編織的藩籬下,要找到它,會被懸鉤子的「鉤」、刺苔的毛劃破手指。有一次,我就不小心被刺傷了,疼得大叫起來,我的同桌起初嚇傻了,待回過神來,她麻利地跑到向陽的林坡,扯回白芨和七星蓮,和了口水給我敷上。又從荷包裡變戲法一樣掏出一捧半熟的白莓……我破涕為笑,發現同桌長得比白莓還美。

在五月的瓦屋山與白莓的故事,終是一場孩提時代的美好回憶。就像此刻的雨霧,讓人摸不著頭緒。海拔繼續升高,我們繼續向上攀登,看到一些更為野性的草木:獼猴桃、連香、泡桐、繡球、珙桐、杜鵑、紅豆。

老家老屋的後面也有一座山,比瓦屋山矮一些,在上山砍柴的年紀,我曾爬過。我想起大舅家的大女兒連香,不到十八歲就嫁到了瓦屋山下。很多年後,我去瓦屋山,無意中碰到了她,已經發福的她,與兒時印象中那個俊俏的表姐完全對不上號。我對珙桐沒有太深的印象,只覺得它的花像三姐的白毛巾,三姐在山外上高中,每次回家,老遠就看到書包上,用白毛巾捆了個白瓷缸,隨著三姐快速的腳步,一上一下地翻飛著。

泡桐是不是青桐的姊妹,我不確定,泡桐不合群,比青桐花開得遲些。泡桐開花時春寒料峭,讓人想起村裡那位誓言不嫁的女子,終於還是被父母逼著遠走了。其實倘若真是不嫁也沒什麼不好,遠離世事紛紜,在山林裡,多麼逍遙自在。

不知不覺中,我們已經快爬到山頂。兩千米大山的高度,仿佛拉長了春天的長度。其實,季節沒有停滯,我的青春也沒有逆襲,只是高海拔上的溫度,讓人產生了錯覺。

這裡還有很多紅豆和杜鵑。紅豆是不開花的植物,它心形的形狀,總讓人想起「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朋友說起一種高山杜鵑,與老家山裡被稱為「羊不吃」的黃杜鵑一樣,模樣像木蓮、八角那樣的喬木,附著在老樹上,是「寄生子」。朋友說,瓦屋山有四十多種杜鵑,包括美容杜鵑、大葉杜鵑、麻花杜鵑、綠點杜鵑、團葉杜鵑、金頂杜鵑、問客杜鵑……朋友如數家珍,他說,瓦屋山的杜鵑,美就美在它與世無爭,無論是否有人欣賞,它們都依然熱烈地綻放。

我很想說,記憶裡的杜鵑,也叫映山紅,還是一種南歸的鳥,瘦骨嶙峋,形容憔悴——不是一對,是一隻,站在四月的枝頭,在叫「不如歸去,不如歸去……」

(責編:張麗瑋、吳楠)

相關焦點

  • 瓦屋山「春看杜鵑」的時候到了 這個「五一」快來打卡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封面新聞記者 王越欣 李慶「春看杜鵑、夏觀飛瀑、秋賞紅葉、冬睹冰雪」,有著「世界最美桌山」的四川洪雅縣瓦屋山一年四季皆景如今正是杜鵑花開的茂盛時期,到瓦屋山就可以將美景盡收眼底。康志立攝氣候溫和,雨量充沛的瓦屋山,具有適合杜鵑花生存繁衍的生態環境,這裡有萬畝野生杜鵑,也是四川十大最美杜鵑花觀賞地之一。
  • 安逸走四川 賞花瓦屋山
    四川新聞網眉山4月27日訊(呂偉利)為全面展示瓦屋山獨特的人文自然景觀資源,打造瓦屋山珙桐杜鵑花季品牌。瓦屋山景區以「安逸走四川,賞花瓦屋山」為主題,2020 年瓦屋山珙桐杜鵑賞花季啟動。 杜鵑與相思鳥(康志立 攝影)瓦屋山原始、古樸、神奇,相傳是老子在此修煉得道升天的地方。
  • 關於瓦屋山,你知道多少?
    【中國瓦屋山】位於瓦屋山國家森林公園位於四川盆地西沿的眉山市洪雅縣境內,隸屬於瓦屋山國家森林公園,海拔2830米,山頂平臺面積11平方千米。形狀呈矩形,是亞洲最大的桌山。被英國植物學家、探險家威爾遜譽為「雲靄之上一個巨大的諾亞方舟」。
  • 眉山洪雅:杜鵑花開 綻放瓦屋山
    瓦屋山杜鵑花 攝影 楊詩雨  國際在線四川消息(方秦 通訊員 張琬沁 李思敏):近日,眉山市洪雅縣瓦屋山景區杜鵑花綻放。瓦屋山景區有60萬畝杜鵑花,被譽為「世界杜鵑花的王國」,花期從初春直到初夏。瓦屋山杜鵑花 攝影 慄慧娟  據悉,目前這個季節,瓦屋山景區山頂的杜鵑花在若隱若現的薄霧中,充滿了神秘而夢幻的美。
  • 原始古樸瓦屋山
    瓦屋山與峨眉山並稱「蜀中二絕」 從金花橋乘車到古佛坪,沿途奇樹、秀峰、飛瀑、冰川撲面而來。古佛坪到山頂的索道全長1640米,落差700米.據說屬全國之最。在吊籃中,夏可觀莽莽林海,群峰吐翠,滿山杜鵑;冬可賞北國風光,千裡冰封,萬裡雪飄。瓦屋山自隋唐以來與峨眉山並稱為「蜀中二絕」。蘇東坡曾贊到,「瓦屋寒堆春後雪,娥眉翠掃雨餘天」。
  • 瓦屋山|北緯30°的一座奇特之山
    瓦屋山有植物3500多種,佔世界被子植物的60% ,其中有60萬畝杜鵑、30萬畝珙桐,被譽為「世界杜鵑花的王國」和「中國鴿子花的故鄉」;瓦屋山有大熊貓、羚牛、金錢豹等野生動物890多種,鳥類309種,是世界著名的觀鳥基地。瓦屋山的日出、雲海、佛光、聖燈以及三個太陽等形成了瓦屋山獨特的氣象奇觀。
  • 洪雅瓦屋山森林公園:山川秀麗,風光旖旎
    洪雅瓦屋山森林公園山川秀麗,風光旖旎,享有「雅自天成」,「綠海明珠」之美稱。早在隋唐年代,瓦屋山就以"山奇、水美、林深、景異"而聞名於世,與峨眉山並稱"蜀中二絕"。蘇東坡的"瓦屋寒堆春後雪,峨眉翠掃雨餘天"的詩句生動讚美了瓦屋山的自然風光。
  • 到瓦屋山踏青而來,沒想到遭遇一場猝不及防的冰雪世界
    在一個多星期前,朋友說春天到了哇,瓦屋山可以去看看。因為這個瓦屋山經過了六年的封閉改造,上山道路、纜車、棧道、景點等等都與提升。而且這次去瓦屋山有人組織,方便輕鬆,就答應了朋友的邀約。既然是春遊到瓦屋山這樣成熟的景點,想想其實也不需要做什麼更多的準備,無非就是帶點路餐而已。
  • 成都旅行商赴瓦屋山景區參觀考察
    3月19日-20日,瓦屋山景區迎來了成都市旅行社協會考察團,由成都部分旅行商組成的考察團,對瓦屋山景區進行了實地參觀考察。旅行社考察團一行走進瓦屋山景區,深度體驗了景區綠色生態的旅遊環境。重點了解了瓦屋山景區旅遊資源、旅遊產品、接待能力等。
  • 避暑打卡六月雨|雲霧籠罩的瓦屋山也很美
    待到走出纜車站,便站在了「中國最美桌山」的頂部。據說在山下從不同方向遠眺瓦屋山,都象是一座帶屋脊的瓦屋。不時有陽光穿過霧氣照射到山上。看得見山下白霧茫茫,遠處白雲的間隙裡透出了小片清澈的藍色。沿著桌山邊的步道順時針遊覽,不一會雲霧就從山下湧了上來,將周圍森林植物籠罩了起來。
  • 眉山洪雅瓦屋山景區杜鵑花次第開放 遊客賞花注意繞行
    國際在線四川消息(方秦):3月25日,國際在線四川頻道從眉山市洪雅縣委宣傳部獲悉,S308線袁坪至瓦屋山鎮新建工程已啟動建設,洪瓦路趙河至瓦屋山鎮段將斷道施工。4月1日至7月31日進行封閉,封閉時間為122天。斷道期間,禁止社會車輛進入施工路段。車輛繞行線路為趙河←→高廟←→張村←→瓦屋山鎮。
  • 戰「疫」結束後,我想和你去瓦屋山……
    能夠降解有害氣體、調節人體生理機能是健康之旅首選所以在後臺留言說「待疫情結束,一定要來瓦屋山」▲攝/劉之六春暖花開時,徒步瓦屋山2020年的開頭或許稍顯艱難但這場戰「疫」我們終將獲勝到那時,再好好旅行用腳步丈量瓦屋山▲攝/尤逸昕到那時,你會看見百花盛放
  • 「最美桌山」瓦屋山7月開放 遠比「上帝的餐桌」壯觀
    瓦屋山 圖片來自網絡瓦屋山是全國最大的國家森林公園,因其山頂平坦如桌臺,在地理學中被稱為「方塊山」,俗稱「桌山」,在2014年已經被《中國國家地理》列為「四川最美拍攝點」之一。中國國家地理中文網CEO才華燁在發布會上,列舉了授予瓦屋山「最美桌山」稱號的十大論證理由,並在採訪中告訴記者,瓦屋山從各方面來講都遠超世界知名的「上帝的餐桌」――開普敦桌山。才華燁介紹說,瓦屋山山頂的平臺面積達到11平方公裡,而開普敦桌山只有3平方公裡左右。所以無論從山形還是面積來講,瓦屋山的構造在世界上都極為典型。
  • 賞美景、品美食、玩野趣 九月的洪雅瓦屋山巴適又好耍
    瓦屋山也是一個超級動植物博物館。山頂平臺密布冷鐵杉林,千年古樹不計其數。天然珙桐林數萬畝,天然杜鵑林數十萬畝,被譽為「中國鴿子花的故鄉」「世界杜鵑花的王國」。雙洞溪、觀瀑亭、象耳寺、鴛鴦池等景點都是讓人流連忘返的至美勝境。
  • 瓦屋山上 杜鵑花含苞欲放
    陳燕利 川報觀察記者 文銘權   近日,眉山市洪雅縣瓦屋山景區高山區的杜鵑花已經慢探出了頭,漫山杜鵑的盛景指日可待!   杜鵑是眉山的市花,又名映山紅、山石榴、山鵑,是我國傳統十大名花之一,享有「花中西施」的美譽。杜鵑原是一種鳥名,又叫杜宇或子歸,因鳥啼時正逢花開,所以也成了花名,李白有詩曰:「蜀國曾聞子歸鳥,宣城還見杜鵑花」 。
  • 四川的秋天有多美 | 去亞洲最大桌山瓦屋山 感受紅葉的浪漫吧
    如今這裡已形成「春看杜鵑 ,夏觀飛瀑,秋賞紅葉,冬玩雪」的旅遊格局。,遠看山,近看水,這裡四季鮮明,映入眼帘的景卻是如此各有風情,這裡原始古樸,山奇、水美、林幽、景異,深秋裡的瓦屋山更是一座披著彩裝,包裹在雲霧裡的隱世桌山。
  • 瓦屋山景區恢復營業 需提前一天訂票
    「春看杜鵑、夏觀飛瀑、秋賞紅葉、冬睹冰雪」。洪雅瓦屋山因其獨特的自然景色,吸引著四面八方的人前來參觀。8月1日,天府早報記者從瓦屋山景區官方微信獲悉,瓦屋山景區已於2018年8月1日恢復營業。遊客需要至少提前一天訂票,可在「瓦屋山景區」和「瓦屋山國際旅行網」微信公眾號、瓦屋山景區官網(www.Chinawws.cn)進行預定,沒有提前預定可能進不了景區。
  • 瓦屋山景區將迎來首個超五星級酒店
    籤約儀式現場從春到夏,從秋到冬,素有中國最美桌山美譽的瓦屋山常常會迎來遊客如潮,看花、觀鳥賞雪避暑成為景區四大特色,但受制於接待能力的不足,每到旅遊高峰期,景區常常面臨住宿難題,這也成為瓦屋山景區提檔升級,做大品牌的一大短板。
  • 瓦屋山閉關6年重新開放,自駕遊玩怎麼嗨翻天?
    瀑布旁邊是張陵降蟒溝,相傳張陵在瓦屋山布道傳教時,曾在此降服巨蟒。,到達這裡便是真正登上了瓦屋山的高原平臺,瓦屋山山頂平臺面積達11平方公裡,南北長3375米,東西長3475米。▽線路一:成都(經成樂高速)- 眉山(經遂資眉高速)- 洪雅(洪金快速通道)- 柳江古鎮 - 趙河 - 瓦屋山鎮 - 瓦屋山景區全程207.7公裡,耗時3小時20分鐘左右,過路費預計
  • 中國最大國家森林公園瓦屋山封山6年重開,每天限3500人
    這是瓦屋山72道懸幡水之一,來瓦屋山,必得到此打卡!象耳巖瓦屋山因其自身條件,極易出現日出、雲海、神光、聖燈及"三個太陽"等奇觀,而山頂的象耳巖就是最佳觀賞地。清朝詩人何紹基對此有形象的描繪:「須臾白霧起,如綿如浪。溶作一天雲,匿盡千重嶂。」,而且還能看到貢嘎雪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