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學霸、學神,我們的關注點往往是他們在考試中取得了怎樣的成績,在競賽中獲得了怎樣的名次,卻常常忽略了他們在這成功背後付出的心血和汗水。
學習是一個「量變引發質變」的過程,雖然不排除有偶然「頓悟」的可能,但大多數學子在學業上的飛速進步,還要歸功於平時一點一滴的積累。
「梅花香自苦寒來」,唯有熬得住寂寞、受得起辛苦、堅持到底、始終如一,才能迎來可喜的結果。
今天要介紹給大家的女學神黃雨桐就是一個注重日積月累的孩子。
靠著年復一年的堅持付出,她在託福考試、美國學術能力評估測試(SAT)、美國大學預修課程(AP)中考出了令人震驚的好成績。
隨後,她收到了多所世界名校發來的錄取通知書,最終她選擇去英國劍橋大學讀書,就讀於聞名遐邇的劍橋數學系,與全世界最頂尖的學子一起學習。
不了解黃雨桐的人常常會將這一切歸結為她有極高的天賦,其實天賦只是讓她取得如此成績的一部分原因,更多的原因還是她的勤奮和堅持。
聰明少女,從小愛上英語
黃雨桐來自湖南長沙,是一個聰明、靈秀的漂亮女孩。
她的父親是一名醫生,平時工作很忙,下班後也會在書房裡研究各種專業書籍。
那時候,雨桐還小,她對父親讀的書很好奇,便湊過去看看,沒想到看見的都是自己從沒見過的文字,不禁十分疑惑。
父親告訴她這是英語字母,還問她想不想學,她連忙點頭。
從那時候起,她對英語就產生了一種特殊的感情,一心想要多學一些,好像父親一樣閱讀厚厚的英文原版書。
父母注意到她喜歡學英語,便順勢進行引導,鼓勵她多讀、多看,不斷積累詞彙。
黃雨桐自己也非常努力,不用爸媽催促,便會主動學習英語。
上學後,她的英語水平在全班是最突出的,但她對此卻並不滿意。
她平時經常看英語電影、紀錄片,很希望自己也能像影片中的演員、解說人一樣能夠說一口流利的「牛津腔」,可那時候的她在口語方面還有一定欠缺,遠遠達不到這樣的水平。
該怎麼提升口語呢?黃雨桐為此想盡了千方百計。當時她在雅禮中學上學,學校設有英語角,她便每天都跑到那裡,大膽地找外教聊天,一點都不怯場。
在平時的生活中,她也給自己營造了一個「純英文環境」:書桌上擺放著英文原著書籍,練習冊上是她還沒寫完的英語學術文章;
上網她瀏覽最多的是英文網頁,學習累了會聽一聽英文歌曲,沒事的時候也會自言自語、用英語描述自己的所見所聞……
「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黃雨桐用勤學苦練彌補了自己在口語方面的不足,幾年後,她的英語水平已經達到了讓老師都驚嘆的地步。
2013年,美國福特中學的師生前來雅禮中學訪問,黃雨桐被選為歡迎式上的主持人,她落落大方地將客人們的英語翻譯為中文,流暢、快速、毫不間斷,不但驚豔了全體師生,也讓客人們連連豎起了大拇指。
7科全能,滿分書寫輝煌
說到這裡,你可能會問,黃雨桐在英語這門課上花費了這麼多時間和精力,她還有餘力兼顧其他的課程嗎?
答案是肯定的。黃雨桐是一個全面發展的高素質學生,她各門功課的成績在班裡都名列前茅。
人們對女生有不少刻板印象,認為她們只能學好文科,遇到「數理化」這樣需要理性思維的課程就只能望洋興嘆。
可黃雨桐卻用實打實的成績打破了這種偏見。在SAT考試中,她的數學、物理、化學全是滿分,而在AP考試中,她又斬獲了微積分、化學、電磁學、力學的滿分。
據她自己說,能把數學等科目學得這麼好,是因為她喜歡科學的「純粹感」,在通過深入思考解答出題目的那一瞬間,她總是覺得特別自豪、幸福。
也正是這樣,當同學們在操場上歡笑嬉戲的時候,她會留在教室裡一個人默默地做著習題。
她深知時間的寶貴,從來不肯讓時間白白流走。
為了更好地利用好每一分每一秒,她會在每晚臨睡前做好第二天的學習和生活計劃,只要是預先安排好的任務,她都不會找藉口逃避,而是會盡最大努力完成任務。
破解難題,努力創造奇蹟
出於對數學的喜愛,黃雨桐最終選擇的是劍橋大學的數學系,在參加面試的時候,考官給她出了三道難題。
她不慌不忙,在認真思考之後,用英語進行了詳細的解答,全程僅用20分鐘,以超強實力贏得了考官的高度評價,也為自己贏得了進入劍橋大學的機會。
有人說,「最讓人害怕的事情就是比自己優秀的人還比自己努力」,這句話用來形容黃雨桐,我覺得非常合適。
儘管已經跑在了大多數競爭者的前面,她仍然不會覺得滿足,不會感到疲倦。沒有她平時一點一滴的積累,哪能有關鍵時刻如此驚豔的表現。
所以,在羨慕黃雨桐等學霸的優異成績的時候,我覺得更應當強調的是他們的勤奮精神、上進意識和努力態度。
學習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容不得任何的投機取巧,只有踏踏實實、專注一心地對待,才能學懂、學好、學精,直到學有所成,您說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