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晚報聯合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啟動2020「針心針意」大型暖冬公益行動正在進行。
12月初開始,山西晚報聯合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啟動2020「針心針意」大型暖冬公益行動,面向社會徵集愛心志願者,一起編織厚實的手套、保暖的圍巾、舒適的帽子等,給困難兒童送去寒冬裡的溫暖,太原簡到社區生活服務有限公司組織太原、晉中多個社區130多位愛心志願者參加活動。
12月12日下午,家住在杏花嶺區桃園二巷某小區史文麗剛收拾完屋子,就拿起了放在沙發上的毛衣針,手指開始熟練地上下翻飛。她正在織的,是一條圍巾,但過幾天戴著這條圍巾的,卻可能是一個與她素不相識的陌生孩子……而在她手中翻飛的毛線,正是前一天從太原市杏花嶺區桃園區域黨群服務中心領到的。
11日下午,首場活動分別在太原市杏花嶺區桃園區域黨群服務中心、杏花嶺區域黨群服務中心和萬柏林區迎澤北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展開。史文麗作為一個志願者,就是參加了11日下午在杏花嶺區桃園區域黨群服務中心組織的活動。
當天下午,在太原市杏花嶺區桃園區域黨群服務中心活動室,說好的15時活動才正式開始,但來自轄區的二十多位志願者早早就來到現場,更有甚者,直接找到社區工作人員要到了毛線和毛衣針,開始為身有殘疾或家庭貧困的孩子們編織溫暖。她們中年齡最大的已經70多歲了,最小的也有四十出頭。
毛線和毛衣針剛拿到手,志願者們就紛紛坐定,準備開始編織溫暖。「這個線還行,織成圍巾應該不扎。」「哎,咋起頭來著,這麼久不織,都忘了。」「圍巾到底打多寬呀?」在活動現場,熱心居民討論的聲音此起彼伏。
52歲的姜秀英,活動還沒開始,就已經把毛線拿在手裡了,她也是一個編織高手,利索地起頭、雙手上下翻飛,很快就看見了成果——毛衣針上那一截已經織好的圍巾。手不停,嘴巴也沒閒著,姜秀英一邊自己織,還不忘給周邊的人提供技術指導。「我這是織的是鳳尾花,毛線圍巾厚,孩子們單層就夠了,這樣織下來好看,也暖和。」她說,而給孩子們織圍巾,寬度最好在66針,也就是30釐米左右,圍巾還要足夠長,這樣孩子們才能在脖子上繞一圈。
「閒著也是閒著,還不如把以前的手藝撿起來,還能做點好事,你說是不?」68歲的付美高說。能看出來,她的毛線活應該很好,就連她自己也說,她的兩個外孫,都是穿著她織的毛衣毛褲長大的,「所以那天一聽說有這麼個活動,我就趕緊報名參加了,這是好事,值得我們大家參與。」
「活動開始得有點晚了。」在萬柏林區迎澤北社區黨群服務中心活動室裡,62歲的何彩雲穿著迎澤北社區黨群簡到志願者服務隊的紅馬甲,坐在椅子上一邊手指翻飛,一邊感嘆說。「今年天冷得早,要是活動早點開始,這會那些孩子們已經戴上圍巾了。」
在杏花嶺區域黨群中心,大家則是圍坐在沙發上茶几旁,你說我笑穿針引線。 其實,在每個編織會場,有心的簡到公司還特意為前來編織的志願者們準備好茶水,蘋果,桔子,杏乾等小零食,方便志願者們在手指翻飛的同時,也能停下來聊聊天。
除了每個志願者手上正在編織的圍巾外,山西晚報聯合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還準備了一張小小的「賀卡」,希望每個給孩子們編織溫暖的志願者們都能給孩子們一句鼓勵的話、一個溫暖的祝福。「這可得我們回去好好想想怎麼寫了。」何彩雲的話,得到不少志願者的附和。
一針一線都是愛的匯聚,14日下午,山西晚報聯合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的「針心針意」活動還會在杏花嶺區錦繡苑社區黨群中心和晉中市錦綸街辦建設路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分別舉辦,屆時,將會有更多的愛心匯集到一起,幫助孩子們驅趕冬日寒冷,擁有別樣溫暖。
特別感謝太原簡到社區生活服務有限公司
採寫視頻拍攝:山西晚報全媒體記者 張夢瑩
實習生 景書琪
製作:山西晚報全媒體記者 趙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