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出版集團在2019天府書展上舉行推廣活動。
近日,2019年天府書展在成都舉行,《科學可以這樣看叢書》等大部頭渝版圖書的亮相,引起業內人士關注。
2019年,圍繞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這一主題,以重慶出版集團、重慶大學出版社、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為代表的重慶本土出版社持續發力,先後推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研究叢書》《大足石刻全集》《中華大典·農業典》等一系列大部頭圖書。這些大部頭圖書出現的背後,體現的是重慶出版人堅持走精品路線的努力和渝版圖書的實力。
那麼,2019年出版了哪些大部頭渝版圖書?它們有何特點?為何會受到讀者追捧?12月17日,重慶日報記者就此進行了採訪。
理論類 數百萬字的叢書數天被搶空
「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為主題,形成一套相對完整體系的叢書,這樣的做法在當前文化研究方面是具有開創性的。此次重慶出版集團推出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研究叢書》走在市場前列,可以說是一套內容豐富、能滿足不同方面需求的優秀著作。」在今年7月於北京舉行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研究叢書》出版座談會上,原國防大學教育長夏興有教授對該書予以了高度評價。
據了解,今年重慶出版集團推出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研究叢書》是渝版圖書的一大亮點。這套由天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顏曉峰領銜主編,旨在通過圍繞如何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馬克思主義文化的關係等問題的闡述,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研究和建設提供新穎的視角。
該書在今年7月舉辦的西安書博會期間一經推出,就受到不少機構的關注,短短幾天時間內,賣出數十套。不少單位向重慶出版集團提前下訂單,力求第一時間拿到該叢書進行研讀。
除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研究叢書》外,重慶大學出版社於今年年初推出的《改革開放40周年·大國議題叢書》也受到了不少讀者的關注。
記者了解到,該叢書分為《國家治理—中國政府轉型》等8卷。「這是一套極具分量的原創性出版物。『大國議題』可以作為出版社的一個品牌繼續建設下去。」國家出版基金規劃管理辦公室副主任祁德樹表示。
該叢書一經推出,就受到不少讀者的追捧,根據重慶大學出版社公布的數據顯示,《改革開放40周年·大國議題叢書》首印的5000套叢書在短短幾天之內就被讀者搶購一空。
為何這樣的通俗理論類大部頭會受到追捧?重慶出版集團副總經理高嶺表示,重慶本土出版社在策劃此類通俗理論類讀物時不拘泥於高深的理論,而是堅持把理論與讀者的日常生活結合起來,通過故事、圖表等形式,讓讀者在潛移默化中了解國家大政方針,讀這類書不累,自然受歡迎。
人文類 再現燦爛文化
「文化傳承是一個民族永恆的精神之光。」重慶出版集團有關負責人表示,2019年該出版社在堅持自己特色和優勢的情況下,加強對本土文化、通史類作品的打造和出版工作,推出《中國音樂史·圖典版》《大足石刻全集》等大部頭人文通史類書籍,受到讀者的歡迎。
其中,《中國音樂史·圖典版》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古琴藝術)代表性傳承人,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吳釗多年來親臨考古現場,深入邊遠地區了解基層民間音樂,做田野調查,掌握的第一手資料為基礎,通過30多萬文字、700餘幅精美圖片、80多條珍貴的音頻的方式,生動再現了中國歷史悠久、輝煌燦爛的音樂文化,被原文化部副部長王文章評價為「一部有聲有色的中國音樂史」。
相較於《中國音樂史·圖典版》,十四年磨一劍的《大足石刻全集》更是從出版之初就備受關注。記者了解到,作為我國首部針對一個大型石窟群編寫的考古報告集,《大足石刻全集》不僅通過250萬字、萬餘幅圖片的方式,為大足石刻600多個龕窟的造像留下了客觀真實的「身份證」,更是使大足石刻的研究逐漸系統化、深入化,催生了大足學這一新的研究方向,被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員丁明夷稱讚為「國內石窟考古報告裡程碑式的代表作」。
此外,重慶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天塹變通途——中國橋梁70年》,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中華大典·農業典》等大部頭通史也備受關注。
《天塹變通途——中國橋梁70年》通過「科普式」的寫法,選取了全國98座橋梁或橋梁群,以及中國人在國外建設的7座橋梁作為代表,以簡練的文字和大量圖片,展現了新中國橋梁建設事業取得的偉大成就;《中華大典·農業典》的推出不僅為讀者提供了一個中國古代農業史料的寶庫,其創作過程中所探索出的一條以科研立項、團隊整合、數字平臺、制度管理、編校合一、責任到人、快速推進的古籍整理新方式,對我國古籍整理科學化、系統化、數位化、搶救與保存具有借鑑意義和示範價值。
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推出的《重慶作家作品年度選》憑藉濃厚的人文氣息打動讀者。該書共分為《重慶作家作品選·小說卷》《重慶作家作品選·詩歌卷》等6卷,收錄了320位重慶作家在全國各類報刊發表、出版的優秀作品,集中展示了近年來重慶文學創作的成果。「我們希望借這套書的出版讓更多人了解重慶文學的發展狀況,為重慶文學的發展提供好建議。」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相關負責人表示。
科普類 一窺科學世界的美麗
近年來,隨著大數據智能化的發展,從雲計算、大數據、智聯網,再到AR、AI、區塊鏈等,讓人們感受到技術創新帶來的巨大衝擊力。在這樣的背景下,重慶大學出版社的《萬物智聯與萬物安全叢書》應運而生。
據該叢書主要策劃者和作者向宏介紹,《萬物智聯與萬物安全叢書》目前已出版了4冊,該書以專業眼光、世界視角、通俗語言來講述「智能安全」「隱私保護」「大數據」「區塊鏈」等智聯時代的熱點科技常識、發展歷程及其對社會生活的革新重塑。其寫作手法生動有趣,在輕鬆的文字中普及智聯科技知識,有助於激發大眾對智聯時代、未來科技的暢想和求知慾。「我們希望通過這套叢書,向大眾科普智聯時代的熱點科技常識。」
重慶出版集團10大口碑書系之一的《科學可以這樣看叢書》也在今年持續發力。作為一套聚焦科學領域的大部頭叢書,該書自面市以來,就以通俗易懂的文字和生動的插畫,為市民科普了大量科學知識。而在今年該叢書新增的《構造時間機器》《阿爾茨海默症有救了》《量子時代》等作品均把目光投向高端智能領域,讓讀者感受到科技發展給生活帶來的變化。
重慶大學出版社於今年5月22日推出的《中國蜻蜓大圖鑑》則通過3500餘幅精美圖片,向市民介紹了820多種蜻蜓的相關知識,成為目前已知的世界上收錄蜻蜓種類最多的圖鑑。「該書雖然售價較高,但依然深得專業人士和各大圖書館的喜愛,不到半年已經銷售4000套。」重慶大學出版社相關負責人表示。
「有趣易懂的科普書籍,讓讀者既能一窺科學世界的美麗,又避免了大量枯燥的文字敘述。」重慶大學出版社副總編陳曉陽表示,樹立平等、客觀的價值觀,普及科學知識是圖書出版的文化自覺。
品質高 方能逆勢上揚
說起大部頭圖書,公眾的認識一度停留在「高定價低折扣」「銷售成績不理想」的印象中。但近幾年渝版大部頭圖書銷售的總體數量卻在持續上升。
在碎片化、數位化閱讀的大背景下,紙質渝版大部頭圖書為何實現逆市上揚?「以《大足石刻全集》《中華大典·農業典》為代表的大部頭人文通史著作的相繼推出,不僅體現了重慶出版人在打造精品方面所做的重要努力,也體現了重慶出版人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省。」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社長米加德表示。
「相比較一些暢銷書,大部頭圖書策劃時間長、成本高,但『寶劍鋒從磨礪出』,它的品質較高,經得起時間的考驗,也具有很好的社會效應,是可以留得下來的作品。」陳曉陽說,今年這些大部頭圖書的扎堆出現,也體現了重慶出版人的積累和傳承,並為本土作家的創作提供了平臺。
那麼,未來重慶本土出版社應如何利用這一契機,做好大部頭圖書的出版呢?
「大部頭圖書的核心仍然是內容。要讓大部頭圖書吸引讀者,需要的是精彩的內容。」陳曉陽說,今後本土出版社在編撰大部頭圖書時應加大與相關機構的合作力度,通過邀請國內外頂尖的科學家、學者創作相關內容,進而吸引更多讀者。
「我們也不能忘記對重慶本土作家的扶持。」陳曉陽認為,未來重慶本土出版社應在加強策劃意識的同時,深挖巴渝文化資源,並利用「巴山夜雨原創文學作品出版基金」等專項基金對更多有潛質的作者進行扶持,進而壯大重慶本土作家隊伍,提高大部頭圖書的創作水平。
「作品內涵提升的同時,也不能忘記對外觀的打造。」業內人士表示,渝版圖書可邀請專業封面設計師和插畫師參與圖書製作,進而保證這些圖書從內容選擇、封面設計、書籍設計、印刷工序等方面都力求精益求精,讓讀者在閱讀圖書的同時獲得一種審美的愉悅感。
這些渝版圖書你也不容錯過
參加西安書博會、亮相法蘭克福書展、多本圖書榮獲國家出版基金資助項目……回顧即將過去的2019年,對於渝版圖書來說,無疑是豐收的一年。
那麼,除了上述大部頭外,還有哪些渝版圖書值得關注?重慶日報記者通過採訪我市三家出版社圖書編輯的方式,請他們進行了推薦。
書名:《剪紙》
出版社:重慶出版集團
推薦理由:本書是重慶市重點基金出版項目「小書大傳承——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通識讀本」中的一本。全書以中國歷史為時間軸,以不同地域為分野,探求研究了中國民間剪紙藝術的演變、發展過程,介紹了不同剪紙流派的藝術特徵和代表作品,同時還對常見的剪紙技法進行了普及,以深入淺出的語言和圖文並茂的形式,將剪紙這一中國獨特的民間藝術形式呈獻給廣大青少年讀者及民俗文化愛好者。
書名:《影像中國70年·重慶卷》
出版社:重慶出版集團
推薦理由:《影像中國70年·重慶卷》通過選取的200張珍貴歷史圖片,展現了新中國成立70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重慶市社會民生的巨大變化,講述了個人與家庭、家庭與城市共同發展的故事,凝練與歌頌、刻畫與傳播了重慶人民在70年進程中的奮鬥徵程與家國情懷。
書名:《我們為什麼沒有死掉》
出版社:重慶大學出版社
推薦理由:該書為廣大讀者精煉地總結了生物免疫系統的核心特徵。其內容非常前沿,甚至包括了最近榮獲諾獎的有關先天免疫系統演化的部分內容。可謂是難得的通俗科普佳作。
書名:《中國蜘蛛生態大圖鑑》
出版社:重慶大學出版社
推薦理由:該書收錄了中國蜘蛛目前已知的71科,種類達1139種,佔中國蜘蛛已知種類的四分之一。書中真實反映了蜘蛛的體型、體色、體態等特徵,將豐富多彩的蜘蛛世界呈現在讀者面前,是一本兼具科學性與實用性的大型工具書和科普讀物。
書名:《藏地心跡》
出版社: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
推薦理由:該書生動講述了重慶市第八批援藏幹部在黨政、醫療、教育、專技等崗位上的真實援藏事跡。在每一個小故事中,著重刻畫了他們政治覺悟高、實幹能力強、幽默樂觀、積極進取、不畏艱險、不謀私利、一心一意為西藏建設努力奮鬥的可貴品質,為讀者展示了豐富立體、感動人心的「援藏人物群像」,讓人為之動容。
書名:《中國鄉村建設百年圖錄》
出版社: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
推薦理由:該書從鄉村建設的實踐者、研究者的獨特視野,以百年為單位,梳理我國鄉村建設的基本脈絡。圖錄從數千幅照片中遴選出自清末實業家張謇到新世紀鄉村建設的珍貴照片近千幅,輔以理論導讀與詳細注釋,為讀者系統呈現了不同時期我國鄉村建設的整體面貌。(記者 黃琪奧 本版圖片由重慶出版集團、重慶大學出版社、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