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黃瓜沒有黃瓜味了,西紅柿沒有西紅柿味了,排骨不如以前香了,雞湯和牛奶也不像從前那麼香濃了。」身邊很多人都曾有過這樣的感慨。如今,生活富足的我們遠離了為填飽肚子發愁的時代,但很多食物似乎失去了記憶中的味道。
而以有機為耕作方式、追求食物本真味道的有機農產品漸漸興起,雖然價格令人咂舌,但卻成為不少媽媽的首選,經濟條件差一點,家人吃不了,至少要讓孩子吃上有機餐,於是「有機寶寶」這個名詞便應時而生。
那麼,我們是否該給孩子吃有機食物?
1
兩個著名的有機實驗
實驗一:瑞典家庭有機實驗
瑞典環境研究中心做了一個實驗:
讓一個五口之家只吃有機食品,
兩周之後他們的身體發生了什麼變化?
母親Anetta說:
「有機食品非常貴,而我們又是一個大家庭......」
言下之意,讓全家吃有機食品,
就不得不考慮家庭收入的問題。
但是當全家人接受身體檢查之後,
情況令人擔憂,
他們體內都有殺蟲劑、殺菌劑、催長素等化學物質的殘留。
負責檢查的醫生J rgen告訴他們:
吃了含有殺蟲劑的食物就是會這樣,
身體會攝入大量化學物質。
瑞典作為世界上的發達國家之一,
幾乎沒有食品安全問題。
也就是說,
只要是現代農業種植的食物都會有這個問題。
Anetta下決心把家裡的所有食品都換為有機食品!
試著在未來兩周內只吃有機食物。
兩周之後再檢測,
他們體內的化學物質基本上都消失了。
3歲的弟弟體內的變化最為明顯,
所有紅色部分的殺蟲劑,除草劑
在2周的有機飲食後都沒有了。
10歲的姐姐也一樣。
12歲的姐姐體內還有一點,
但兩周以後估計就沒有了。
所以大家明白了,
孩子越小,代謝越快;
年齡越大,殘留不是最多,
但累積的時間會長。
醫生J rgen說:
「從食物中攝入化學物質,
尤其是同時攝入多種化學藥品,
還是會對身體有害的。」
在得知這個結果後,
Anetta表示:「聽到這個結果時,
腦海裡浮現出的是我的孩子們。
因為身體內的化學物質都被清除了,
所以再也不想恢復到原來的飲食當中去了。」
實驗二:有機飲食如何影響我們的身體-GP日本辦公室人體尿液檢測項目
類似的實驗,
德國紐倫堡大學也邀請兩個日本家庭做過一次,
吃有機食物和普通食物後人體內農藥含量的變化。
家庭一:蛭川一家
小女兒年幼時飽受過敏之苦,
媽媽認為這可能和他們每日的食物有關,
於是就想嘗試有機飲食。
家庭二:仲一家
福島核事故發生之後,仲一家就非常擔憂日常的食品安全,父母也想嘗試有機食品。
實驗過程:
1.初次尿液檢測
2.吃5天常規食物與茶第二次尿液檢測
3.吃10天有機食物與茶第三次尿液檢測
實驗發現,
吃完常規食品5天後的尿液檢測顯示總共有6類農藥,
草甘膦、苯氧基類、新菸鹼類、菊酯類、
酚類、有機磷農藥代謝物共計31種。
於是,在接下來的10天有機生活中,
他們每天只吃符合或等同於
日本、歐盟、美國等相關有機標準的有機食品。
十天後的檢測結果發現:體內殘留的化學物質基本消失了!
這是成人的:
這是兒童的:
我們發現,孩子體內的有害物變化更大,
幾乎只有此前的1/10不到。
這是因為小孩在發育早期,
器官都處於形成,生長狀態,
對有毒化學物質非常敏感,
所以之前累積的毒素會特別多,
這和之前瑞典的檢測結果是一致的。
研究者稱,這背後可能有3個原因:
1.早期發育期,兒童的器官都處於形成、生長狀態,對於有毒化學物質的毒性非常敏感;
2.兒童體型小於成人,每體重單位的農藥劑量水平很可能比成人高;
3.解除農藥中活性物質毒性的酶,兒童體內的總體水平和活性比成人要低。
2
一位媽媽的選擇與堅持
1964年出生的張映輝,
在赴英國做訪問學者期間,
第一次接觸到「有機食品」這個新名詞,
觸動了她孩提記憶中對大自然最原生態食物的甜蜜回憶。
「記憶中,我們春天挖野菜,初夏採野草莓和黃花菜,夏季和初秋則是各種種植的蔬菜和水果,還可以到湖裡捕野生魚,秋天除了收穫糧食和菜,也採摘一些野生的榛子、蘑菇等,冬天吃的是秋季儲存菜和醃酸菜,還可以自己發豆芽,並在木槽裡栽蒜黃。」
2001年5月,大兒子崑崙出生在義大利,
當時她就收到了嬰兒食品公司的免費禮包,
裡面有幾個小瓶裝的胡蘿蔔泥,
張映輝打開一瓶嘗了一口,
甜絲絲的,
但完全沒有新鮮胡蘿蔔的味道,
她當時就決定永遠都不讓孩子碰這些所謂的嬰兒食品!
憑著對食物味道的記憶和理解,
張映輝開始為孩子和家人找尋食物,
由此她摒棄了一切加工食品,
保證家庭所有食物都是自己在家中用最新鮮食材現做現吃,
甚至連孩子的零食都自己親手做。
在張映輝看來,那才是真正的食物。
為了給孩子找到健康乾淨的有機食材,
張映輝將北京有機農場翻了個「底朝天」,
她全身心投入對中國有機產業的獨立走訪和調查,
並提出追求自然生活方式的理念。
2010年5月,
她主動將國內的有機農場聯繫起來,
促成了北京第一場有機農夫市集。
農夫市集開市比較隨意,
時間和地點通過微信微博發布。
「嚴格意義上的有機產品是需要通過官方認證檢測的,
但我們規模產量非常小,
加之認證程序繁瑣費用奇高,
所以沒有去做檢測。
市集上,人與人都是通過直接對話交流,
通過人品來判定物品可信度。」
農夫市集經過網絡持續發酵,
近年來在北京、上海、南京、杭州等
一線都市辦得風聲水起,
一到周末,
精英們帶著自家有機蔬菜、香草香腸、有機大米等,
乘飛機坐高鐵,
參與大江南北的火熱「農夫市集」活動。
儘管有機食品並不便宜,
但張映輝算了一筆帳:
「我們一家4口購買有機食材約佔月收入的1/4~1/3,
但吃是健康的基礎,
孩子不需要去醫院看病,
這筆帳大家可以算一算,
自己能通過吃來保持健康是不是也在為社會做貢獻?」
3
你所選擇的食物
是為了讓你的生活更好一些
曾看到一張有意思的圖,上面寫著:
一百年以前,所有食物都是有機食物。
畫面上一百年以前的老人拿著噴壺給一株植物澆水。
一百年以前,工業革命還沒有造成惡劣的後果,
糧食當真是在土地裡正常生長出來的糧食,
人的精神面貌或許和植物一樣茁壯健康欣欣向榮。
但是,一百年後的當下,
我們已經迎接經濟發展造成的負面影響,
我們可以便利地在家裡用手機點菜,
卻失去了在自然條件下茁壯成長的蔬菜。
不過,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花超出一倍的價格吃有機食品了,
也真有那麼多農莊主人,
堅持保護土地、珍視蔬菜,
用溫和的態度去處理一飯一蔬——
要吃,就要吃好的。
「你所選擇的食物對於農場動物的生活有直接影響。」
這是英國媒體中有機食品的宣傳語,
關注生存環境以及生物鏈中的所有生物,
這是對自己生命的負責,
萬物生長,
有機食物能夠帶來欣欣向榮的以後。
太多人對食物有近乎執拗的要求,
好的土壤好的種子好的成長過程,
才能夠生產出好的食物,
有機食物中吃得最多的是各種穀物,
咀嚼在嘴裡面發出咔嚓咔嚓的響聲,
在處處被汙染的當下,
好像吃進去的穀物會變成一股清泉,
生發出蓬勃生長的力量。
通過我們所吃的讓我們的生活更好一些,
明確一點說,
那便是對自己的尊重和熱愛。
2019年了,
讓我們好好愛自己,
更好好愛孩子。
走訪很多有機農場,在農場建設之初他們總會面臨很多困難和非議,但堅持到現在,接受有機概念的消費者越來越多了,讓這個市場變得更有潛力。
目前還有一個誠信的問題,就是有機不作假,而且能讓公眾信任,相信自己購買的產品物有所值,信譽問題需要有機產品的生產者堅持不懈地努力,讓市場形成良性循環,就像讓我們的環境、我們的身體形成良性循環,成為健康的肌體。
你是真正在堅持有機生產的農人嗎?你遇到最大的困境是什麼?你對有機市場抱有信心嗎?期待你的留言!
編輯 | 卷耳 (微信:18186233709)
排版 | 小抽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