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的認知中,新生兒出生後第一件事情就是保暖,但是漳州市醫院龍文院區接診的一名剛出生的寶寶竟然被「冷凍」起來,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日前,漳州市醫院龍文院區新生兒科接診了一名由縣醫院緊急轉診的重度窒息的新生兒。新生兒叫做「胖寶」,入院後即出現頻繁抽搐和驚厥。結合病史及相關檢查,醫生認定其為新生兒重度窒息,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
緊急情況下,由於該患兒符合亞低溫治療適應症。
在嚴密的監護下,醫院的新生兒科開始給予患兒全身亞低溫治療,並在3天後使用人工復溫法逐步復溫,24小時內恢復體溫至正常。
整個亞低溫治療過程順利。胖寶的各項生命指標正常,驚厥停止發作,異常的腦電波消失。
幾日後,胖寶新生兒神經行為測定正常,康復出院。3月齡的回訪中,胖寶的生長發育及各項檢查指標均正常。
自漳州市醫院龍文院區新生兒科開展亞低溫治療技術,科室掌握亞低溫治療的指徵和技術,在整合振幅腦電圖監測下對重度窒息、中重度缺氧缺血性腦病實行亞低溫治療後,現已成功救治了數名重度窒息、缺氧缺血性腦病的患兒,為幾近絕望的家庭帶去了新的希望。
什麼是亞低溫治療
亞低溫治療,即在嚴密監護(含腦功能監護)下,使用特定醫用控溫儀使患兒體核溫度在一定時間內降低到33.5℃~34.5℃的亞低溫狀態,並維持此體溫72小時,然後再將患兒逐漸恢復至正常體核溫度。
其目的是使患兒腦組織代謝維持在低水平,保護未受損腦組織免遭損傷,並促使已受損腦組織細胞恢復正常,從而達到最佳治療效果。
據介紹,缺氧缺血性腦病是新生兒死亡和兒童傷殘的主要原因,長期沒有好的治療方法。而臨床醫學證明,將足月出生、確認患有重度缺氧缺血性腦病患兒的體溫迅速降至33℃-34℃,並維持72小時,可減輕患兒的腦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