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開啟2020年博物館之旅吧!來自北京文博00:0001:00
博物館是歷史文化的縮影,走進博物館,如同登上一列穿越時空隧道的列車,我們懷著好奇心和求知慾,去觸摸城市輝煌的歷史,探索文化的變遷。
2020年「5.18國際博物館日」的主題是「致力於平等的博物館:多元和包容」。北京地區博物館類型豐富多樣、資源特色鮮明,這些博物館如何攜手同行,展現平等多樣的觀點,為不同群體提供更有意義的文化體驗?又如何以包容、開放的姿態,與不同社會背景和年齡層次的公眾展開平等對話、暢談古今?讓我們一起開啟今年的博物館之旅吧!
2020年博物館日的主題是
「致力於平等的博物館:多元和包容」
(Museums for equality: Diversity and Inclusion)
鼓勵社區和博物館從業者
擁有多樣化的觀點
鼓勵博物館利用
展覽和講故事的方式克服偏見
那麼就讓我們先從不同角度聽一聽
他們對這個主題的理解和期望吧
館長說
首都博物館副館長 黃雪寅
博物館人說
首都博物館保護科技與傳統技藝研究部 傅萌
觀眾說
今年博物館日期間
首都博物館繼續舉辦各種活動服務觀眾
傾聽觀眾的想法和意見
和觀眾一起分享博物館故事
讓觀眾真正參與到主題日當中
共同展望博物館的未來
「我和博物館」主題分享會
5月17日下午,首都博物館在禮儀大廳舉行了一場「我和博物館」主題分享會。這是首都博物館恢復開館以來舉辦的第一次線下活動。本次分享會以 「我和博物館」為主題,邀請了北京西山大覺寺管理處書記、主任何沛;北京博物館學會常務副理事長、秘書長祁慶國;《中國星空》紀錄片導演謝群;首都博物館志願者講解員唐立馨;首都博物館陳列部首席設計師李丹丹;培新小學三年級1班林天雨;首都博物館黨委委員、宣教部主任楊丹丹共同參與。參會嘉賓從各自不同角度出發,向觀眾分享他們與博物館之間的特殊故事,暢談對博物館在網際網路時代如何與更多公眾共享文化資源,提出更多能與公眾分享博物館文化資源的新方式和新建議。現場熱心觀眾積極互動,表達他們對博物館的喜愛,和對未來博物館的願景與期待。
「壯麗北京——講給孩子聽的北京中軸線」線上分享會
5月17日下午,首都博物館攜手「耳朵裡的博物館」舉辦「壯麗北京——講給孩子聽的北京中軸線」主題線上分享活動。策展人白樹軍與青少年博物館教育推廣人朋朋哥哥走進首都博物館「讀城——探秘北京中軸線」展廳,帶領青少年群體「雲看展」,深入了解北京城中軸線的前世傳奇與大國意蘊,並將「讀城」系列展覽通過網際網路推薦給廣大親子家庭。
雲上盛典:博物館直播接力
5.18國際博物館日期間,國際博物館信息中心(IMO)聯合新華網客戶端發起並主辦「518雲上盛典——博物館直播接力」活動。5月17日至19日連續三天,國內20餘家知名博物館由館長領銜,講述各自的看家館藏和特色展品,帶觀眾了解文物背後的故事,感受歷史的溫度。首都博物館的直播於5月18日下午5點開始,由副館長黃雪寅在「古都北京·歷史文化篇」展廳為觀眾解讀北京歷史中的多元和包容。
「博物館裡重新發現北京」直播活動
5.18國際博物館日當天,北京廣播電視臺新聞中心策劃了以「博物館裡重新發現北京」為主題的融媒體報導。首都博物館的「讀城——探秘北京中軸線」展覽,在北京廣播電視臺的早間節目《北京您早》中,進行了現場電視連線,新聞發言人楊丹丹介紹了展覽內容的同時,也對網絡直播進行預告,形成電視媒體與網絡平臺的雙向聯動。隨後,讀城三期展覽項目負責人張餘和芳華講解員柳玉云為觀眾直播解讀「讀城——探秘北京中軸線」展覽。
《讀城》系列教育產品和服務上展
「水韻華章——博物館文化創意設計展」
今年國際博物館日中國主會場活動在南京博物院舉辦。「水韻華章——博物館文化創意設計展」作為主題活動之一,展示了當下階段,博物館利用館藏優勢和藏品所蘊含的傳統文化底蘊,把中國的傳統文化精髓創意設計到文化創意產品中,並且讓它融入我們的生活,創造性地呈現讓文物「活起來」。首都博物館《讀城》系列教育產品和服務作為優秀作品參加此次展覽。
這個國際博物館日,博物館運用信息技術將文化和觀眾相連,也將不同的觀眾相互連接,弘揚文化,增強民族凝聚力和自信心。國際博物館日每年一度,但首都博物館的文化和活動將陪伴觀眾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