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動物糞便堆肥發酵的操作
即熱廄法,或疏鬆堆積發酵法(各種秸稈和動物糞便的發酵方法):
(1)純碎的各種動物糞便、汙泥等原料操作方法:(一包本品處理1000公斤混合溼料)
需要配合秸稈類以利於疏鬆透氣,秸稈預處理:麥稈稻草不需要處理,玉米稈則要鍘成20釐米以內,或破碎處理,或拖拉機軋破或壓斷處理,如果不切短處理,則長秸稈的發酵時間需要適當延長;
秸稈的加入量,視您的資源搭配情況有如下範圍:秸稈料︰溼糞料=300~800︰700~200,這裡的秸稈也可以使用草料、蔓藤、食用菌糠、花生殼、莢殼類等;
加水:控制含水量在70%左右,幹秸稈一般加水量為1︰1.8,再加入溼糞料,如果是新鮮秸稈,則適當減少加水量,如果糞料是幹的,則還得加入糞料量1︰1的水;
益富源生物菌肥發酵劑一瓶可處理上面的混合溼料5000公斤,將本品1瓶與2公斤米糠(或玉米粉、麥麩、薯粉、麥粉、谷粉等)混合,製成菌種混合物備用,目的是便於攪拌均勻;
配料操作:輔一層秸稈或草料,灑一層菌種混合物,灑一層溼糞料,再按秸稈比例灑一次水溼透秸稈,再適當耙幾下簡單混合;直到5000公斤秸稈和糞料全部輔完,要求堆高最少80公分,最上面一層用半溼的秸稈覆蓋(特別是冬天堆肥時可起到保溫作用),如果遇上下雨天,可以簡單地用塑料薄膜覆蓋一下,但不需要密封(註:秸稈腐熟是好氧發酵,不可密封,並要求儘量疏鬆堆放),除冬天外的晴天可及時掀開塑料薄膜一次/天,以利於通氣好氧發酵,為了避雨,有條件的也可以再在料上方設置遮雨的雨棚,防止雨水淋溼;
適當松料一次,以增強發酵,充分成熟:一般物料會在發酵1~2天內(冬天慢一些),內部溫度可以達到50~70℃以上,再保持到第3天後,即建議可開始松料處理,可用木棒或長耙插入料中鬆動幾下。幾天後,如果溫度超過65℃,則可再次松料,一般松料2次,溫度保持相對恆定後發酵就完成了。發酵成功的標誌是:物料已經完全沒有了糞便的臭味,相反有種淡淡的生物發酵後的芳香味,堆內布滿大量白色菌絲。
發酵時間的長短,取決於所用原料的汙染程度,以及所加入的秸稈是否作為鍘短處理,或者說,如果糞料比較惡臭,則相應地發酵時間比較長,可能需要20天以上,如果相對比較新鮮的糞料,則發酵10天就可成功,期間每3天松料一次,只需要松料或翻動兩次即可;
注意事項,發酵的好壞與發酵量有關,發酵太少,則不容易升溫成功等,一次堆料不少於4方,高度不低於80cm,環境溫度在5℃以上為好。冬天生產應設法保溫發酵。
發酵製作有機肥是以一定的好氧發酵為基礎的,最好的發酵方式是半好氧發酵,或者說要適當控制空氣進入,以防止過多地揮發肥效物質;
發酵好的有機肥一般可以直接作為生物肥,也可以進入後續的生產工藝,譬如造粒等,以提高其經濟附加值。
(2)純秸稈料的腐熟處理操作技術(1瓶發酵5000公斤左右)
各種農作物秸稈、果渣、食用菌下腳料、穀殼、蔗渣、油菜杆、花生藤、紅薯藤、稻草、麥稈、樹葉、有機垃圾、鋸末等
配料:每2立方物料加入6公斤磷酸二銨(或6公斤尿素、或者200公斤一周內的動物糞尿),以調節碳氮比,攪拌均勻後備用;將本品1瓶與2公斤米糠(或玉米粉、麥麩、薯粉、麥粉、谷粉等)混合,製成菌種混合物備用;
操作:輔一層秸稈混合物,放一層菌種混合物,再淋水溼透,再灑上磷酸二銨或尿素或一周內的糞尿(也可將這些無機肥事先溶解到水中灑入),簡單耙拌一下,含水量調製70%左右;如此反覆操作,直到輔完全部1000公斤料為止;簡單薄膜覆蓋上層,一般48小時溫度最高上升到70℃並持續較長時間,第3~10天松料和加水一次,進行簡單切碎的物料一般6~15天左右完成,未切碎的物料需要20~25天完成發酵,但建議如玉米秸稈、木薯杆等較粗的材料進行10釐米左右的切碎後發酵。防雨方法同上;
(3)田間秸稈的凼漚發酵
凼的大小和深度視漚制物的多少而定,將挖凼挖起的土築埂,凼內放水,將收穫後的秸稈及約20%的糞尿(沒有糞尿的,也可考慮按秸稈量的0.7%加尿素,尿素事先溶解到水中)投入凼內,上面覆土一層,以利保溫,讓它漚腐熟,發酵速度快,時間短,平時可不去動它,20天(時間越久效果越好)後如果需要,可挖出肥渣用作有機肥。漚成的肥水可自然滲入土壤中肥田,而漚成的肥渣,既可一次性作大田作物的基肥,也可繼續漚成肥水,肥水又可作蔬菜生長期間的水肥,用之方便,省時省力。
(4)堆肥快速腐熟劑操作注意事項
① 一定要牢記,堆肥發酵是好氧發酵所以,絕不可用塑料薄膜來完全密封死,即使在冬天為了保溫保溼,需要用塑料薄膜來密封,也要疏鬆堆料,二是定期過幾天就要掀開薄膜松料一次;
所以,要充分記住,要供給物料充分的空氣,才能正常發酵,則堆積時,要相對疏鬆地堆積物料,發酵每產生一次50度以上高溫期後,等它開始涼下來時,要適當松料一次,冬天則可以用木棒或長耙插入物料中,鬆動幾下來透氣處理;
一般每批發酵,需要這樣的翻堆1~3次;
為了既保溫保溼,又透氣,農村可以用稀泥來封堆處理,泥厚2公分,如果使用稀泥來封堆的,可以不松料處理,直接一次發酵成功;
② 冬天要注意保溫處理,冬天可以用挖土坑,再在土坑中墊上塑料薄膜的方法來保溫,保溼,物料堆放時,要高出土坑30公分以上,再用塑料薄膜覆蓋在上面,進行保溫保溼,但由於土坑不透氣,所以,一定要定期如每次高溫過後,要如上用木棒或長耙子松料處理一次,一共至少松料處理2次以上,以讓空氣進入進行充分的好氧發酵;
氣溫太低如5度以內的天氣,只能松料處理,不要完全翻堆,不然會使整個物料涼下來;
③ 注意防雨處理:注意堆肥上方要防雨,四周要有排水溝等;特別是冬天挖坑法腐熟操作,要防止雨水進入;
④ 用戶最基本的判斷發酵的好壞,主要是觀察物料的溫度,料溫越高越好,高溫時維持的時間越長越好,這樣才能充分腐熟,才能充分殺死其中的寄生蟲卵、病毒病菌、雜草種子等,才能充分把秸稈中的碳氫化合物發酵掉,才能在極短的時間內完成腐熟。
同時,發酵後,秸稈類容易拉斷,有芳香味(無異味),有一定的菌絲,也是判斷好壞的標準之一;
同時,發酵良好的秸稈類,一般均會大量布滿菌絲,白色的菌絲,平時翻動得比較多的,則菌絲略少一些;
(二)堆肥的使用方法
完成發酵的物料可以直接用於作物的施肥,如果製作複合生物菌肥,只需要根據不同作物添加適量的氮磷鉀等化肥,進行簡單粉碎讓含水量在40%左右後密封包裝即可,施用方法請參考一般農家肥和複合肥的使用;如果發酵後用於養殖蚯蚓,在完成發酵後每噸添加10克糖精、20公斤酒糟拌勻,把含水量調到65%,攤開透氣3天後即可使用。
腐熟後的堆肥在植物育苗上的應用:例如在水稻、蔬菜、棉花等育苗上,苗床土可以選用腐熟堆肥60%+菜園土或大田土40%;如果再在這種苗床土上每平方米撒10毫升「益富源種植營養液,則效果更好,可抗病害,促進落根,壯苗等作用;
(三)水肥的製作方法
將各種青草、青樹葉、青玉米秸稈等材料2000公斤放入3000公斤的水池中,加入動物糞尿100公斤,益富源生物菌肥發酵菌種1瓶,簡單薄膜覆蓋7-10天後即可獲得3000公斤速效液體生物菌肥,施用時每100公斤液肥兌水300公斤(如果添加2公斤尿素將效果極佳),也可以用此進行作物葉片施肥。
(四)注意事項
1、切記不要與殺菌劑、農藥及其它同類產品混合使用。
2、產品開封後如不能密封,建議一次性使用完,產品要存放於陰涼、乾燥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