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鳳姣/文
黃玉璐/編輯
疫情不僅推遲了2020年高考,還推遲了各地區的公務員省考時間。
近期,部分地區公務員省考公告發布,公務員考試的熱度也一再上漲,在360趨勢搜索關鍵詞「公務員」,近一個月以來關注度均為數十萬,且在最近幾天達到峰值。
據了解,今年河南公務員省考報考人數超45萬、江西公務員省考有效報名人數17.9萬人,比去年增加12.6%,均再創新高。業內人士分析,受疫情影響,今年各省參加公務員和事業單位招聘考試的人數與往年相比可能有所增加,那麼隨著備考人數的增加,公務員、事業單位考試的競爭也更加激烈,參加公考輔導機構培訓成為了眾多考生的選擇。
筆者在華圖教育秦皇島分部官網看到,公務員省考筆試的面授課分為協議班和非協議班,協議班價格均在2萬元以上,最貴為43800元,考試未通過會退還大部分學費,而非協議班最貴為31000元、最低為8800元,無論考試是否通過,都不予退款,但協議班的退費,也有眾多限制,一旦違法約定,則可能造成矛盾與糾紛。
什麼是協議班?
經歷了疫情,失業數月的李瑩瑩(化名)決定放棄北漂生活,回到河北老家考教師公招,這是她最後一次有資格報名參加市裡的教師公招考試。
「我們市裡教師招聘有畢業年限的限制,今年的考試是我最後一次機會,我不是師範專業的,具體學科知識還是比不過專業的考生,想報個班規範一下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在向考過的同學諮詢後,李瑩瑩打算選擇一家培訓機構來進行培訓學習,背水一戰。
經過一番對比和諮詢,李瑩瑩選擇了山香教育,「比較知名的機構,中公教育和華圖教育對於國考、教師招聘、事業單位招聘考試都有相應的培訓班,而山香教育主要就做教師招聘考試,相對來說應該會更專業一些吧,考上的同學也給我推薦這個機構」。
6月初,距離考試還有兩個月時間,李瑩瑩來到山香教育機構諮詢課程,了解了課程安排、教學內容和協議班優惠政策、不過可退款等情況,隨後現場報名了教師招聘全年協議班。
「學費8700元,要是真考上了,花的學費相當於買個穩定工作,幾千塊錢能接受,考不上可以退款,也沒有什麼損失。」李瑩瑩說道。
受訪者供圖
受訪者供圖
什麼是協議班?都有哪些協議?李瑩瑩對筆者說,她籤訂的協議對於「全年協議班」進行了釋義,自籤訂之日起至2020年10月20日,乙方在秦皇島市各區、各縣教師招聘考試中,所有地區的筆面試考試均未通過,且未被招錄機關網上公示或電話通知擬錄用(必須提供未通過證明),甲方須向乙方退還7700元。
也就是說,如果李瑩瑩筆試和面試均未通過,機構只收取1000元費用,其餘全部退還。筆者了解到,在公務員、事業單位招聘考試培訓中,這樣的協議班不在少數。
中公教育網頁截圖
中公教育網頁截圖
筆者通過中公教育官網搜索2020年河北省考筆試輔導課程,看到共有五種面授課程供選擇,且皆為協議班,筆試或者面試不通過,有相應的退費標準,其中一部分協議班筆試或面試未通過,可全額退款。
華圖教育網頁截圖
另外,筆者通過華圖教育官網搜索2020年河北省公務員考試筆試課程,看到有「培優基地42天嚴管營」「培優基地30天嚴管營」「新大綱-魔鬼基地20天嚴管營」三種課程方案,每個方案中都有筆面直通協議和非協議兩種繳費方式,非協議班無論是否順利考上,都不予退款,而筆面直通協議,沒有考過會退還全部學費,或大部分學費。
「其實這就是幾年前非常火熱的『保過班』,改個名字而已。」一位參加過多次公務員考試的考生說道。
協議班不過就退款是真的嗎?
「不過就退款是真的,就是退款時間有點久。」
北京的李浩(化名)去年通過了北京市公務員考試的筆試,穩妥起見,他報名了一家教育培訓機構的面試培訓班,「我不報,別人也會報,總有一種競爭對手都在參加專業培訓的感覺」。
「當時去機構了解,有那種面試未通過就給退全款的協議班,我覺得這個挺好,花錢買個心安,即使沒過也能退款。」李浩選擇了10400元學費的面試小班私教走讀協議班,機構承諾面試未通過會全額退款。
李浩報名的VIP定製協議班,每組只招6名學員,經過10天10晚的集中培訓,他來到了面試考場,相較於培訓前,對於面試的模式他已做到心中有數。
不過,李浩沒能如願通過面試環節,考場失意的他,來到培訓機構申請退學費。
「申請退學費有些麻煩,要等到招聘環節結束,確定沒有被補錄才可以退。」李浩說,提交證明材料後,機構在30~60個工作日內會予以退款,考試結束兩個月後,他順利拿到了全額退款。
報名協議班不予退費的情況也不少,筆者在黑貓投訴看到,有消費者投訴說,在準備教師招聘考試時報名了某機構16800元的協議班,上了一個月培訓課後得知自己沒有考試資格,當時機構工作人員回應說可以不來上課,但退款要等到協議班結束,該消費者表示,協議上對於學員無法報名參加考試,能否予以退款的情況並沒有明確說明,但是協議課程結束後,消費者申請退款卻遭拒絕。
無獨有偶,一位消費者在黑貓投訴表示,2020年6月2日報名了樂考網中級經濟師兩個科目的協議班,報名費為12320元,不過可全額退款。第二天得知政策有變,該消費者無須再考經濟師,於是在給機構教師打電話未接通、未上課學習的情況下,通過手機申請退款,但被拒絕。對此,該消費者表示不解,認為可以收取違約金,但不允許退款是霸王條款。
對此,深圳中為智研諮詢有限公司研究員陳穆麗表示,學員面對協議班的報名,往往是急功近利的,容易被「協議保證考試通過,不通過承諾退款」等話術所蒙蔽。一方面,很多學員對於考試和人生規劃缺乏足夠的慎重思考,往往是「腦子一頭熱」的短期行為,因此對於考試報名條件、職業發展變動等外部因素缺乏周全的考慮,就會出現譬如沒有報考資格、無須考試等問題,造成協議班退費糾紛與矛盾。
另一方面,很多學員會認為協議班保障了自己的「核心」權益,並沒有仔細看協議中具體承諾、退款條件及流程、時間等,也沒有考慮若機構違約該怎樣保障自己的權益以及維權的時間、金錢成本等問題,只是盲目信任協議班所帶來的簡單承諾。
報名協議班的考生該如何避免風險?陳穆麗認為,報名協議班關鍵是要明確約定雙方的責任與義務,協議條件越詳細、全面則越保險,尤其要注重協議承諾包括的具體情況,哪些情況不退款都需要說明,如果出現協議班機構違約的情況,需要明確退款條件、流程、時間等。
協議班商業模式是公考培訓行業的大勢所趨
業內人士表示,教育培訓行業的競爭日益激烈,但面授課程仍然是培訓機構的主要利潤來源和利潤增長點。
網頁截圖
筆者在一家公考培訓機構官網上看到有免費的筆試課前自測環節,對此,一位參加過培訓的學員說,有一些協議班是要經過測試才可以報名的,如果成績不達標,則無法參加部分協議班,這也間接保證了考試通過率。
陳穆麗表示,公考培訓行業協議班的商業模式是大勢所趨,協議班的天花板明顯受限於公務員機構的最終招錄人數,但培訓機構在客單價和非退費比例上仍有向上調節的空間。
協議班的學費相對較貴,為什麼卻備受考生青睞?陳穆麗表示,公考培訓行業的眾多公司以協議班及普通班兩種形式開展培訓。協議班為學員提供了更為靈活的選課、授課方式以及更為豐富的課後增值服務,並根據學員未通過不同階段考試的情況退還一定比例的費用,在競爭日趨激烈的環境下,授課質量更有保障的協議班受到學員的青睞。同時,若無法通過考試,培訓機構將退還部分學費,退費情況下,學員通常僅需要承擔與同類普通班相近的支出,收費方式容易獲得學員的認可。
此外,培訓機構通過課程設計、銷售人員激勵等方式加大了協議班的推廣力度,積極引導學員報名,協議班的佔比快速增長。由於面授協議班的人均單價遠高於普通班,面授協議班培訓人次佔比的提升帶動了各類面授培訓課程平均單價的提升。
沒有考過就給退款,培訓機構還能盈利嗎?
在接受浙江在線·新華教育網採訪時,華圖教育的一位負責人說道,參加面試協議班的部分學員筆試成績排名靠前,順利上岸並非難事,即便排名靠後也有概率考過,只不過是一個概率問題,一般情況平均下來每個學員都有面試成功的概率,而協議班的盈利模式就是以「成公」學員的學費來平衡未考過學員的成本費用,以差價來盈利。
以華圖教育開設的河北省考「培優基地30天嚴管營課程」為例,培訓30天,住宿30天,筆面直通協議每人收費43800元,若考試未通過,退費34800元,機構收取9000元,每天300元,這在三四線城市,算上食宿、教師輔導費,足以覆蓋成本。若一期課程中有3位考生考過,10萬元毛利不在話下。
不過,陳穆麗表示,對於機構來講,最核心的是辦學實力與名譽問題,如果協議班的學員通過率不高,甚至不如普通班,會直接導致學員質疑機構的培訓實力,很難長久發展。只有提高學員的通過率或成功率,協議班才能更有說服力和吸引力招攬更多的學員。其次,「辦學信譽」是關鍵,如果機構違約,或者不能合理地保障學員權益,一味地去鑽「法律空子」必然不被社會大眾所接納,乃至會被學員唾棄。
協議班對於公考培訓機構的作用,陳穆麗認為,公考培訓機構協議班的商業模式能吸引學員加入,提高大量的現金流動能力,給企業短期經營帶來諸多財務效益。但短期的財務效益並不能為企業帶來持續競爭力,如果只注重短期的財務數據,而不是真正為學員考慮,扎紮實實提高學員的知識與能力,就並不能帶來更多的通過率,反而影響辦學口碑,甚至犧牲長遠的發展思維與眼光。
關於公務員招考情況,陳穆麗認為,隨著近期各地線下培訓逐步放開,大學生返校持續推進,公考培訓行業將穩步開課迎來利好。同時,潛在的公務員退休潮、接近完成的機構改革、巨大的基層缺口和持續上升的高校畢業生人數,將使未來招錄規模在現有水平上繼續上升,擴招趨勢並不會因公共衛生事件影響的消退而結束。
「對於參加公考的考生來說,協議班只是個噱頭,關鍵還是靠自己努力學習,提高自己的水平與能力,才能真正帶來希望,否則只是『空歡喜』,到頭來損失了時間成本與機會成本,仍然是『竹籃打水一場空』。」陳穆麗說道。
同時,陳穆麗提醒,若考生打算報名協議班,需要注意協議班承諾的退費條件、流程與時間,細節在事前約定清楚,事後即使產生糾紛或矛盾,也能夠有效且輕鬆應對。
(校對:彭玉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