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最前
這是一篇拖了很久的文章,由於自己本職工作一直很忙現在才更新,對不住各位關注魔法特的朋友們,先道個歉
文章內的所有碳板跑鞋均為實物體驗,由我及三個小夥伴共同匯總完成,以消費者視角,儘量客觀公正如有錯誤歡迎指正,謝謝
文章包含共十幾款碳板跑鞋,分別是NIKE AIR ZOOM ALPHAFLY NEXT%、SAUCONY ENDORPHIN PRO、NEW BALANCE FUELCELL TC、ASICS METARACER、BROOKS HYPERION ELITE、XTEP特步競速160X、LINING李寧飛電、SKECHERS SPEED ELITE HYPER、ADIDAS ADIZERO PRO、HOKA ONE ONE CARBONX等
之前做了簡單調研,大家對於多品牌合集內容希望篇幅越短越好,所以咱們馬上進入正題
碳板跑鞋
碳板跑鞋並非近幾年才出現,早在二十多年前就有了碳板插入中底的設計原型,只不過當時作用以穩定和支撐為主,加上當時跑鞋的中底材料重量及性能所限,並沒有興起如今的碳板熱潮。(由於篇幅所限,今天文章我將這塊內容進行最大的簡化,如想了解更多碳板和中底材料相關內容的可微信後臺跟我交流)
最初的碳纖維板是在20世紀90年代開發的
在ADISTAR鞋款上很早就已採用了碳板
自2017年耐克的破二事件點燃了跑科技變革的烽火源,自此鏟形碳板走進了你我視野,很多人穿過的Next%的碳板是什麼樣呢?
上圖是我今年1月在中國馬拉松博覽會(廈門)時,我的鞋展時現場拆解的Next%,其實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這僅是我拆過的上百雙鞋子之一,碳板鞋我也陸續拆了不少,比起來耐克的碳板安放位置還是蠻有特點的。
測試我們用的喬山8.1T跑步機,自用的可有年頭了,疫情期間都在室內全依賴它
NIKE AIR ZOOM ALPHAFLY NEXT%
01性能如何
採用全掌ZOOMX材料且後跟厚度達到39毫米,緩震量級已達到目前碳板鞋之最,如果是常見材料在如此厚度時會帶來臃腫笨重之感,但基於PEBAX的 ZOOMX將軟輕彈三大特點融於一身,每一步的動力源泉ZOOMX功不可沒,前掌增加的兩個平行ZOOM氣墊單元,配合中層碳板,提供更突出的彈性,前掌彈性較NEXT%提升明顯但過於剛勁迅猛
02重量
習慣Next%的朋友肯定關心重量如何,明確的說要更重,同樣尺碼的要重40克上下。
03鞋面
ATOMKNIT鞋面的透氣網眼很大,鞋舌有彈性,但對高腳背用戶不太友好,穿脫會有點費力
04穩定性
穩定性我們一致認為有所提升,但由於這部分一直就不是耐克碳板跑鞋的強項,前掌底部的ZOOM AIR內部纖維在長期受壓後的穩定性如何我們持保留意見,同時提醒外翻足跑者使用時要更加注意
您應知道的
只有高手才能穿ALPHAFLY麼?
更厚的ZOOMX中底加上碳板, 前掌碳板不僅硬度加強,彈性也比NEXT%要來得更加兇猛,我們為了測試碳板鞋幾個人在跑步機上反覆對比,最快的10KM33分,最慢為10KM59分。對於最快的小夥伴穿APLHAFLY時如魚得水,腳下順暢的不行。那最慢配速時穿會發生什麼問題?你的步幅跟不上腳上的鞋,APLHAFLY的前掌會強行把你的步幅提上去,出現了嚴重的鞋與人不匹配問題,繼而出現了小腿肌肉疲勞與跟腱一直緊繃狀態。至於穩定性方面,我們一直認為是好於NEXT%的,但對於跑得慢的人而言,鞋子重量上升與匹配度不暢的問題反而造成跑後腳踝出現輕微疼痛的現象。
完整的科技分解圖
同時我們發現APLHAFLY的後掌外底內側材料更軟耐磨性也比外側要差,這裡依舊再次提醒外翻足跑者使用時要多加注意,綜上所述,APLHAFLY確實是一款對於高手能顯著降低能量損耗的頂級碳板跑鞋,但它有別於我們的傳統理念「人來選鞋」,而是非常特殊的「鞋來挑人」,適不適合您?我們慎重的建議:「還是等專櫃能真正試穿時再做決定!」『(關於這雙鞋我還有很多想說的,但篇幅所限我們下次單獨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