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兜媽愛叨叨原創,版權所有,歡迎轉載
小孩子天真可愛,在還未上學之前,他們幾乎所有的認知都來自於對周圍的人和事的觀察。
說的做的,也多是從模仿身邊的人開始,並且因為他們沒有分辨能力,一般都是好的壞的一起學。
所以從一個小孩的一言一行,就能看出來他家裡人品行如何,家庭關係如何。
大人們雖都說童言無忌,可每每孩子說了些什麼,卻也是會從孩子的話中,猜測到孩子家人的態度。
奉子成婚的媳婦,人前人後兩副面孔的婆婆
婆婆人前人後兩副面孔,3歲兒子一句童言無忌,婆婆瞬間紅了臉
羅姍是一位90後寶媽,她和丈夫是大學同學,兩人幾乎是一畢業就結婚了。
很多人對他們一畢業就結婚表示不贊同,因為兩人家裡條件都一般,工作都還沒穩定怎麼養家?
但羅姍等不了,因為她畢業不久就發現自己懷孕了,奉子成婚的她也沒辦法去講究太多了。
她懷孕不能工作,丈夫卻是必須為這個家奔波的,可羅姍沒人照顧也不行,於是丈夫便把老家的媽媽接到城裡照顧妻子。
一開始她覺得婆婆還挺好的,但漸漸地她就發現不對了,因為婆婆對她的照顧明顯越來越不上心,飯菜除了丈夫在家吃的那頓還不錯外,其他的都越來越敷衍。
生完孩子那幾天,家裡探望的人多,婆婆總抱著孩子,領著一堆親戚進她房間看來看去,弄得她很不舒服,但也不好說什麼。
等孩子漸漸長大後,羅姍也摸清楚了婆婆的性子,就是個典型的「兩面人」。丈夫在家的時候,就把孩子和她伺候的很好的樣子,丈夫一出差,卻是連碗都不願收一下。
平時孩子大部分時間都是羅姍自己在帶,但在下午小區遛娃人最多的時候,婆婆總會勤快地帶著孩子下樓,和其他帶孩子的家長聊天。
又總是說自己多會照顧孩子,又說帶娃累但自家孫子還是得帶這樣的話。
「奶奶又來假裝帶我了」,3歲兒子揭穿婆婆,寶媽也低頭沉默了
羅姍看在眼裡,也是很瞧不上婆婆這人前人後兩副面孔的樣子。但她被孩子拘在家裡沒法上班,全家都靠著丈夫工作過活,她也不想再生是非。
後來在聽到鄰居評價她命好,丈夫養著不用工作,孩子生了有婆婆帶後,她有些忍不了了。
因為她知道她每天都是要做飯、帶孩子、做家務,除了家裡來人,婆婆幾乎不會主動出手幫她的。
於是她晚上便跟丈夫吐槽了婆婆幾句,表示婆婆太假了。在快到小區遛娃集中時間時,羅姍還會對3歲的兒子嘟囔:
「下樓玩注意點,一會兒你奶奶要來假裝帶你了。」
而她萬萬沒想到的是,孩子竟把這話記下了!在鄰居上門約婆婆遛娃時,3歲的兒子看到從房間出來的奶奶,一開口就把人聽愣了:
「奶奶你又來假裝帶我啦!」
孫子當著外人面說指出這樣一句話,婆婆臉上就掛不住了,瞬間紅了老臉,羅姍也低頭沉默了下下來。鄰居看了看婆媳倆,藉口回屋拿東西去了。
親孫子當外人面戳穿她兩面人的行為,婆婆羞愧臉紅很正常。而孩子會說出這樣的話,很明顯也是學的家裡人,會說這話的也就只有寶媽羅姍了。
感覺說壞話被抓了包,寶媽也不知該說啥,於是低頭沉沉默了起來。
她只覺得,這次之後婆婆怕是要和她撕破臉了。
生活中,家長們總覺得孩子什麼都不懂,所以會毫無顧忌地當著孩子的面說家長裡短,一些不得體的舉動也不毫避著孩子。
這就導致孩子有樣學樣,給外人學一通後,別人自然那就知道裡面暗藏什麼玄機了。
其實婆媳之間有矛盾,就要溝通把話說開了,要是解決不了,想個辦法分開住也省得相看兩厭。
孩子天天看著媽媽和奶奶針鋒相對,也會影響到孩子未來對自己的態度。
婆媳關係緊張,原因在哪?
1. 觀念不同、立場不同
婆媳是兩代人,隔著一個輩分,觀念不同很正常。在同一件事上,婆媳往往會有不同的意見,若是都不相讓,有矛盾就太正常了。
作為小輩,在與老人相處時態度好一些,語氣平和些,做事有商有量。作為長輩,要懂得體諒小輩、換位思考,兒女的事不要事事插手。
2. 缺少溝通、理解
現在的年輕人是越來越不願意跟老人住了,一般小兩口會和老人分開住。這樣雖然能減少摩擦,但長期不溝通,也容易生出誤解來。
所以作為媳婦也要主動去經營婆媳關係,時不時帶婆婆出門逛逛,買兩身衣服,吃個飯聊個天增進感情加強溝通,有事就及時說開,也能避免一些誤會的發生。
3. 丈夫不懂協調二者關係
婆媳關係長期緊張不可調和,多半都是因為男人在中間沒起到好的調節作用。
婆婆將兒子辛苦養大,自然會希望兒子站在她一邊,順著她。妻子是要和丈夫過一輩子的人,自然也覺得自己該是丈夫心中最重要的那個。
所以婆媳之間多少都會有些「爭寵」心理,夾在中間的男人,此時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協調二者關係。
恰恰就是這個協調,很多男人都做不來,或是懶得做。婆媳爭端發生時,男人總躲著晾著,任由事情發生,總覺得緩一緩就好。
殊不知只會讓擠壓的矛盾越來越多,不管事的態度還兩頭不討好。
還有的男人一味偏袒母親,讓妻子忍著,若是母親剛好是個蠻橫不講理的,只會變本加厲欺負妻子,久而久之就寒了妻子的心。
同樣一味偏袒妻子的男人也不行,養這麼大兒子總護著別人,當媽的也心酸,就更看不順眼兒媳了。
聰明的男人,都會兩頭說好話,並且在一開始就表明立場,不會一味讓妻子遷就母親也不會允許妻子受委屈。
兜媽寄語
婆媳關係一向是個難題,婆媳關係緊張,也不會是一個人的問題。男人首先要擺正態度,不要一味偏袒哪一方。
婆婆為了自己兒子也要做出表率,不無理不太過挑剔。作為兒媳,怎麼著也要敬著長輩,有事直說,意見不同先換位思考。
一家人相互包容、體諒,才會家宅安寧,和氣生財!
我是兜媽,家有萌娃一枚,每天記錄和分享有溫度、有高度、有深度的育兒經驗與趣談,關注我,隨時獲取科學靠譜的育兒乾貨!歡迎留言或評論區告訴我你的想法!
(文中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