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韓國國父」之稱的金九,在其充滿傳奇色彩的一生中,有一段在南湖邊的隱姓埋名的逃亡歲月,這段經歷雖然短暫,卻驚心動魄,對金九乃至朝鮮半島的獨立運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金九(1876-1949),號白凡,是著名的韓國獨立運動家。出生在黃海道海州白雲房的一個農民家庭,十七歲時應考科舉但落榜。其後,參與反對李氏朝鮮的東學黨運動,並改名為昌洙。由於出色的政治領導能力,金九加入了韓國的獨立運動並成為領導人,曾擔任韓國臨時政府主席。著有《白凡逸志》等。
金九來到嘉興,是緣於著名的「虹口爆炸案」。一九三二年「一·二八」事變後,日本侵略軍借4月29日慶祝日本「天長節」(昭和天皇生日)之機,在上海虹口公園舉行「淞滬戰爭祝捷大會」,羞辱和挑釁中國軍民。當時流亡在中國的朝鮮獨立黨領袖金九派部下尹奉吉潛入虹口公園,在慶祝活動時,向檢閱臺投擲炸彈,炸死炸傷敵酋多人。爆炸事件發生後,日軍大肆逮捕在滬朝僑和中國人。為了保護無辜同胞,金九通過路透社發表了題為《虹口公園炸彈案之真相》的公開信,聲明自己是虹口大爆炸的主謀,警告日軍不得濫捕無辜。日本對金九恨之入骨,懸賞六十萬大洋緝拿金九。當時,三元大洋可以讓一個普通人生活一個月,六十萬元的懸賞稱得上是天文數字。
就在這時,時任上海抗日救援會會長的辛亥革命元老褚輔成冒著生命危險,把金九從上海緊急轉移到自己的家鄉嘉興,藏匿在梅灣街七十六號褚輔成養子陳桐生的家中。這段經歷,金九在其自傳《白凡逸志》中說得頗為具體:
我因此暫時就住在嘉興,跟著我祖母的姓改姓張,名字改為震球或震。嘉興是褚輔成先生的故鄉,褚先生曾任浙江省長,是位德高望重的紳士。他的大公子鳳章是留美的學生,在東門外的民豐紙廠任技師長。褚先生的家在嘉興南門外,是老式房屋,並不太壯觀,但看起來也是個富家的住宅。褚先生把他的寄子陳桐生君的房子暫時安排我居住。這是建在湖邊的半洋式房子,結構非常精巧,由窗外可望見秀綸絲廠,風景極為優美。曉得我的底細的人只有褚家父子婆媳和他的寄子陳桐生夫婦而已。
這裡所說的「湖邊」,就是南湖。金九還寫道:「嘉興沒有山,但湖與運河像魷魚須似的四通八達,因此連七八歲的小孩子都會撐船。由於土地非常肥沃,所以物產豐富,人心淳厚,與上海迥然不同。」
僅僅過了一個多月,日軍在上海搜捕不到金九,就派密探沿著滬杭鐵路線一帶尋找。於是,褚輔成決定把金九再度轉移到其子褚鳳章夫人朱佳蕊在嘉興海鹽的娘家。在海鹽著名的風景點南北湖畔,有一座載青別墅,是清朝進士朱少虞為其八子朱贊卿讀書和養病之用。當時朱贊卿已經過世,別墅空關著,於是,身為朱贊卿侄女的朱佳蕊就把金九安排到了這個偏僻的鄉間別墅裡。但有一次,金九在澉浦市集上吃麵時引起了當地警察的注意,於是,金九被迫告別載青別墅的寧靜生活,於一九三三年夏天重又回到嘉興,仍住在陳桐生家。
在嘉興,金九一次單獨外出引起了當地警察的懷疑,被抓到保安隊本部受審。褚輔成之子褚鳳章把他保釋出來後,就讓他和一個淳樸忠厚婦女假扮夫妻,白天在岸上活動,晚上住在船中,儘可能避免和別人接觸。於是褚家就找到了一位沒有文化的船娘朱愛寶。就這樣,金九假裝是廣東海南的古玩商,每月付給朱愛寶家十五元,若有警察來查戶口,就由朱愛寶出面說明一切,金九就可以不露面。這是金九最艱難的一段經歷。後來他回憶說:「常住在她(朱愛寶)的船裡,今天睡在南門外的湖水邊,明天睡在北門外的運河岸,白天再上岸活動。」
即使在嘉興隱匿期間,金九仍卓有成效地領導著韓國流亡政府的工作,一九三五年十月底,金九先生在嘉興南湖的一條船上主持召開了一次重要的國務會議,成立了「大韓民國第十三屆臨時政府」,由金九主持工作。這次會議對於正處在低谷時期的朝鮮半島反日獨立運動,是個重要的轉折點。在朝鮮半島的獨立運動史上,南湖應該是被記上重重的一筆的。
述說江南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