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科教城建成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中心

2020-12-22 中國常州網

    常州科教城建成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中心

    智慧園區一體化平臺2021年元旦起運行

    常報全媒體訊 18日,常州科教城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中心暨智慧園區一體化平臺建成並發布相關信息。中國技術交易所副總裁高靜,市委常委、統戰部長、科教城黨工委書記韓九雲出席活動並致辭。

    常州科教城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中心由科教城管委會與中國技術交易所、南京中高智慧財產權股份有限公司、常州大學四方共建。在發布儀式上,四方進行合作籤約,將共同致力於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工作。同時,集成電路分中心、工業網際網路分中心、智能農機分中心、工業軟體分中心、大數據分中心、區塊鏈分中心、新一代信息技術分中心等7個分中心被授牌。

    韓九雲說,中心的成立在科教城發展史上具有裡程碑意義,是科教城聚力建設「六個新高地」,致力打造「五個區」的重要成功實踐。中心將努力構建以國際技術中介、科技金融、智慧財產權中心、人才培養基地、創業孵化平臺為一體的技術轉移轉化服務體系,為全市「政產學研用」各要素主體提供「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全鏈條服務」。

    據介紹,常州科教城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中心以服務產業轉型升級和培育未來新興產業為目標,線下+線上相結合,圍繞高校、科研院所、產業聯盟和企業,精準對接,形成技術創新資源集聚、對接、交易的服務和安全保障,通過多方參與、多元開展、多領域滲透的技術成果轉移轉化服務新模式,實現「服務常州產業轉型升級,培育常州未來產業」的目標,努力成為國內乃至國際一流的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高地。

    科教城智慧園區一體化平臺將於2021年1月1日正式運行。該平臺綜合運用5G、大數據、人工智慧、物聯網和雲計算等新興技術,以「一網通辦」為突破口,互聯互通導入政務、人才、運營等各方資源,為企業和個人提供高品質和智能化服務,實現園區事園區辦、集中辦、簡易辦,打造24小時「不打烊」、高質量服務「不打折」的智能服務新模式。

    發布儀式上,還邀請江蘇省技術轉移(常州大學)研究院首席專家張曉凌和北京百分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蘇萌作主題演講。(姜小莉)

    來源:常州日報

相關焦點

  • 常州科教城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中心暨智慧園區一體化平臺正式發布
    中吳網訊 今天(12.18)上午,常州科教城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中心暨智慧園區一體化平臺正式發布。中國技術交易所副總裁高靜,南大蘇富特集團公司、南京中高智慧財產權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朱永寧,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科教城黨工委書記韓九雲等領導出席活動。
  • 陝西省加強科教協同 合理促進科技成果轉化
    ,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合作協議籤字儀式暨第一次合作研討座談會。實施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重點實驗室改造提升計劃;支持企業依託高校在校園建立聯合研發平臺,構建「校企研發平臺+校園眾創空間+種子天使基金」三位一體的深度合作模式。鼓勵並引導高校積極參與陝西省區域創新體系建設,支持高校和地方共建新型產業技術研究機構、創新創業基地和成果轉化基地。支持陝西省級和國家級協同創新中心建設。三是加快推動高校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
  • 常州科教城:打造智慧園區一體化平臺賦能高質量發展
    原標題:常州科教城:打造智慧園區一體化平臺賦能高質量發展   12月18日,常州科教城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中心暨智慧園區一體化平臺發布儀式舉行。
  • 西麗湖國際科教城智慧財產權證券化與科技成果轉化高峰論壇在南科大...
    2020年12月12日下午,西麗湖國際科教城智慧財產權證券化與科技成果轉化高峰論壇在南方科技大學會議中心4樓會議廳召開。這一活動是南方科技大學十周年校慶重要學術活動之一,由南山區科技創新局、南山區工業和信息化局(南山區金融工作局)主辦,南方科技大學、深圳市高新投集團有限公司承辦,西麗湖國際科教城8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共同支持。
  • 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三個痛點
    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究竟面臨哪些痛點?痛點一:互相掣肘的政策、法規從科學技術到成果應用,除了專業的人員與平臺,政策更是至關重要的推動力。事實上,目前關於科技成果轉化的相關政策與法規數量繁多,但如此眾多的政策法規對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起到了怎樣的作用,還有待觀察。
  • 中科(常州)創新科技園和中科院北京國家技術轉移中心常州中心揭牌
    中科(常州)創新園由常州市鐘樓經濟開發區與中科院北京國家技術轉移中心合作設立,致力於將中科院的先進技術與常州的產業優勢相結合,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升級。創新園依託中科院技術、人才、設備等科研優勢以及常州市產業、政策、環境等區域優勢,以北京國家技術轉移中心專業服務能力和各類市場資源為基礎,圍繞企業轉型升級、技術成果轉化、投融資、科技諮詢服務等領域,為技術供需雙方提供全方位的科技服務,打造具有引領性的科技、金融、創業、產業示範基地。
  • 第二批高校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基地擬認定名單公示 重大入選
    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近日,教育部公示了第二批高等學校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基地擬認定名單,擬認定5個地方和24個高校為第二批高等學校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基地。其中,重慶大學入選。公示期截至8月10日。開展高等學校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基地認定工作是教育部為推進實施高校服務國家戰略行動,形成各具特色的高校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體系的重要舉措。
  • 蘭州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中心即將建成運營,為企業和院校提供全方位服務
    ,繼續提升科學技術對蘭州市經濟的貢獻率,我市積極籌建蘭州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中心並即將投入運營。打造最新運營模式「出政策、搭平臺、建隊伍」是蘭州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中心全力打造的運營模式,從而提升蘭州市科技創新成果轉移轉化服務能力,強化服務高校、科研院所及企業科技服務水平、加快蘭州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效率。
  • 齊家濱專題調研常州科教城 更好發揮創新輻射帶動作用
    對常州來說,當前高質量發展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科學技術解決方案,更加需要增強創新這個第一動力,要更好發揮常州科教城的輻射帶動作用,為常州「爭當表率、爭做示範、走在前列」貢獻更多創新力量。  作為常州市政府和南京大學共同建設的事業法人單位,研究院已建成生物醫藥、新材料、新能源、計算機軟體新技術、分子設計與合成5個開放實驗室、2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常州研發基地、32個校企聯合實驗室。研究院緊密結合常州需求,重點開展技術轉移、科技開發、成果轉化等工作,承擔企業委託開發、技術服務等項目200多項,服務企業新增產值超過200億元,特別是與瑞聲科技、常州四藥、千紅製藥等一批企業合作成效顯著。
  • 教育部發布第二批高等學校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基地認定公示名單
    北京商報訊(記者 程銘劼 實習記者 趙博宇)8月4日,教育部科技司在教育部官網發布了第二批高等學校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基地認定的公示名單。此次認定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有關部門(單位)教育司(局),部屬各高等學校自主申報,經通訊評審和答辯評審,最終擬認定北京市豐臺區人民政府、江蘇省常州市科教城管理委員會等在內的5個地方和北京大學、北京交通大學等24個高校為第二批高等學校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基地。據悉,此次認定名單的公示期為2020年8月4日至2020年8月10日。
  • 高校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基地認定及經驗
    8月4日,教育部公示了第二批高等學校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基地擬認定名單,擬認定5個地方單位和24所高校為第二批高等學校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基地。此前,教育部已認定47所高校為首批高等學校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基地。
  • 5地24高校入選第二批高校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基地
    新京報快訊 (記者 樊朔 見習記者 楊楊)8月5日,記者獲悉,教育部擬認定依託北京市豐臺區人民政府等5個地方和北京大學等24個高校的基地為第二批高等學校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基地,公示期截至8月10日。
  • 江蘇中科院智能院(常州中心):5年144項合作項目
    江蘇中科院智能院(常州中心):    5年發展產學研合作項目144項    常報全媒體訊 昨天,江蘇中科院智能科學技術應用研究院理事會在常州科教城舉行,來自中科院機關、南京分院、江蘇省科技廳和中科院5個研究所的相關負責人,共商智能院未來發展規劃,推動高質量發展。
  • 聚焦常州工博會 |工業網際網路人才與教育分論壇在常州科教城舉行
    9月15日,2020世界工業與能源網際網路暨國際工業裝備博覽會—工業網際網路人才與教育分論壇在常州科教城舉行,加快推動常州「工業智造明星城」建設,實現「常州製造」邁向「常州創造」。常州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科教城黨工委書記韓九雲在致辭中表示,常州科教城全力打造「國際合作、創新研發、成果轉化、創業孵化、人才集聚、未來產業」六個新高地,積極搶抓國家兩化深度融合試驗區建設的重大機遇,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信息技術與先進位造技術融合發展。
  • 中國高校(華中)科技成果 轉化中心落戶長江新區
    長江日報訊(記者高萌 通訊員郭明源 趙睿)9月4日上午,中國高校(華中)科技成果轉化中心在長江新區正式掛牌,現場,首期「藍火大講堂·院士報告會」開講,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培根作了首場主題演講。據了解,中國高校(華中)科技成果轉化中心落戶長江新區,將致力於加快全國高校科技創新成果在長江新區規模化高效轉化、落地;促進科技成果與產業高效融合,提升地方產業核心競爭力;為助推長江新區打造「科教新基地、科技成果轉化新基地」提供強力科技和人才支撐。
  • 中國高校(華中)科技成果轉化中心在長江新城揭牌
    這意味著長江新城將進一步深化校地合作,加快打造「科技新基地 科技成果轉化新基地」,大力謀劃發展院士經濟。9月4日上午,中國高校(華中)科技成果轉化中心在長江新區揭牌「武漢高校雲集,科研院所眾多,也具有一定的高新技術產業基礎,因此中國高校(華中)科技成果轉化中心選擇落戶長江新區。」
  • 話科技創新 促成果轉化 ——記省科學院院長童孟進 省轉化中心主任...
    6月10日下午,河南省科學院院長童孟進、河南省中科院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中心主任吳四發一行蒞臨多氟多、氟基科技調研座談,旨在深入了解氟基功能新材料創新中心的運營情況,搭建創新服務平臺,促進成果轉移轉化。陪同領導有:市政府副市長王付舉、市政府辦公室副主任王立謙、市科技局二級調研員常飛、中站區副區長杜洪波、省中科院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中心焦作分中心主任李思華。
  • 落戶長江新區,中國高校(華中)科技成果轉化中心揭牌了
    長江日報-長江網9月4日訊 9月4日上午,中國高校(華中)科技成果轉化中心在長江新區正式掛牌。現場,首期「藍火大講堂·院士報告會」開講,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培根作了首場主題演講。據了解,中國高校(華中)科技成果轉化中心落戶長江新區,將致力於加快全國高校科技創新成果在長江新區規模化高效轉化、落地;促進科技成果與產業高效融合,提升地方產業核心競爭力;為助推長江新區打造「科教新基地、科技成果轉化新基地」提供強力科技和人才支撐。
  • 中國高校(華中)科技成果轉化中心在長江新區掛牌
    原標題:長江新區首個國字號平臺掛牌 為中國高校(華中)科技成果轉化中心湖北日報訊 (記者黃磊、通訊員郭明源、趙睿)9月4日,中國高校(華中)科技成果轉化中心在武漢市長江新區掛牌。該中心由武漢長江新城管委會與教育部科技發展中心共建,是落戶長江新區的首個國字號平臺。未來,長江新區將依託全國高校的優勢學科和產業創新平臺,創建一批新型研發機構、新型孵化器等平臺載體,培育一批在全球具有創新引領能力和明顯競爭優勢的高新技術企業和產業集群。
  • 河北省廊坊市打造技術轉移體系促進科技成果轉化
    近年來,河北省廊坊市圍繞「促進京津科技成果在廊坊孵化轉化」這條主線,重點以培育創新主體,增強自主創新和科技成果產業化承載能力為抓手,從基礎架構、轉移通道、政策環境和支撐保障等方面進行系統布局,著力做大做強技術轉移主體,著力暢通京津廊技術轉移通道,著力突破制約「產學研用資」深度融合的體制機制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