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賦》趙國倡後,出身煙花柳巷,最終成為王后,網友:很勵志

2020-12-16 閱史明心

導語:古人有句話:禮崩樂壞、世風日下、人心不古。說的是一個時代的風氣。也是一個時代的人心。

在什麼時候會禮崩樂壞、世風日下、人心不古呢?當然是在人們一切向錢看的時代。大家的追求全部為了利益為了金錢。

甚至於產生人們笑貧不笑娼的現象。就比如當下許多女孩相親,公開談價錢,要求男孩得有多少錢才能相處結婚。

其實早在戰國時期社會便已經產生了拜金思想。比如《大秦賦》中的呂不韋,之所以耗資重金支援嬴異人,無非是為了預期的回報。

【一】《大秦賦》趙國倡後

英雄不論出身。

《大秦賦》中已經陸續出場了很多心機女。比如老謀深算的華陽太后,但不幸的是,華陽太后的老公身體太不硬朗。

華陽太后還沒來得及施展才華,其丈夫便早早駕崩。在那樣一個母憑子貴,妻憑夫貴的時代,沒有了丈夫,華陽太后就好比喪家之犬。

自然鬥不過繼任王位的嬴異人和他的妻子趙姬。所以趙姬取代了華陽太后,成為一代女強人,盡掌宮中大權。

華陽太后的出身不必說了,是楚國公主。出身王公貴族,有遠見有謀略是從小耳濡目染,趙姬雖然並不是出身王公貴族。

但她早年跟著呂不韋混,也算大戶人家的女子,再者嫁給公子嬴異人之後,在趙國飽嘗人世艱辛。不練就出強大能力也不行。

這些女子最後迎來了人生的巔峰都是順理成章的事。但趙國公子趙偃的夫人倡後,出身煙花柳巷,最終能夠成為趙國的王后。

實則是不一般。這就好比是現在一位失足女,最終嫁入豪門一般。所以網友在觀看這一段劇情的時候,不禁發出很勵志的感慨。

雖然從倡後本身來看,對於她來說人生確實很勵志,但從趙國來說,這位倡後著實令後人所唾棄。

畢竟倡後的出身不能僅用低微來形容,完全是沒有廉恥。試想能夠為了利益出賣自己的女子,得是一個多麼沒有底線的女人。

當然倡後的出身,在很多人看來,並沒有覺得羞恥。相反覺得很正常,這也是為什麼現在人的價值觀發生扭曲的原因。

就拿很多網紅女主播來說,為了吸引人的眼球,為了流量和金錢,不惜穿著暴露,有的甚至做出不法之事。

歸結起來,無非是做人沒有底線。你和她說道德,她甚至會恥笑你。你和她談價值觀,她甚至會辱罵你。

俗話說的好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現在很多人愛財是不擇手段。當然有因必有果,那些唯利是圖的人最終被繩之以法,也是被大家拍手稱快的。

【二】出身煙花柳巷

女人不檢點是因為有人買單。

有句廣告詞說得好,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比如大家如果都不吃肉,那麼最終將會沒人去搞養殖業。

同樣道理如果戰國時期,所有的男人都不去煙花柳巷之地,那這些娼女自然就沒有了市場,最後也只能解散。

但男人中總有一些敗類,就比如這趙國公子趙偃。自己作為一國公子,不堂堂正正娶一個門當戶對的女子為妻。

偏偏看上一位娼女,這又怨誰呢?完全是咎由自取。我們再看倡後為趙偃獻的計策,表面上是解決了當下的問題。

實際上是把趙國往衰敗的方向推進,趙國滅亡了,覆巢之下無完卵?這也是表面上倡後顯得很有手段。

實際上最愚蠢的人就是倡後,不過她本身也是出身低賤。趙國滅亡了她大不了還重操舊業罷了,只是害的自己的兒子成了亡國之君。

這恐怕也是她作惡多端的報應。倡後一生費勁心機想要成為趙國的王后,又費勁心機想要把自己的兒子立為太子。

但當這一切都實現了的時候,趙國卻被秦國滅了,這就叫人算不如天算,命中沒那個富貴,即便是絞盡腦汁得到了也無非是曇花一現。

倡後如果泉下有知,估計自己也會後悔,為什麼不利用自己的腦子,把趙國變得強大,這樣自己的兒子也能多做幾年趙王。

就好比那王熙鳳,如果她泉下有知,估計也會後悔自己在世的時候,不應該那樣算計,算計到最後,自己的後人惶惶如喪家之犬。

這些人之所以目光這樣短淺,都是因為沒有信仰,尤其是不懂得佛學,不明白因果通三世的道理,他們只會及時行樂,殊不知爽過之後,等待自己的是無盡的深淵。

【三】人為何敢作惡

看不見未來的懲罰。

如果明確告訴一個壞人,你今天做了壞事,未來確定的某一時刻,一定要受到懲罰,這時這個壞人,就會猶豫他會衡量一下值不值得。

當一個壞人知道自己做了一件壞事,未來的某一時刻將會受到幾十倍,幾百倍的懲罰,那天下將沒有壞人。

現在為什麼這麼多人,羨慕倡後這種,通過卑鄙手段實現人生逆襲。就是因為現在的人不敬畏因果。

每一個人都不知足,都要得到自己想要得到的。而是是通過不道德的方法,最終的結局是不但得不到,還會受到命運的懲罰。

就比如現在很多直播帶貨,根本不考慮帶的貨是真是假?凡是能夠賺到錢,這些人臉都可以不要,何況道德。

再比如很多女孩子相親,都攀比要車要房,又要求對方父母有退休金。結果結了婚一場大病都送給了醫院,這就叫沒那個福氣。

同樣道理倡後是值得人們唾棄的,她的逆襲人生,不值得人們羨慕和嚮往,只能說這是時代一個畸形的產物。

結語:

總之,《大秦賦》中的趙國倡後,出身煙花柳巷,不僅不懺悔自己的罪障,反而費盡心機去鑽營,雖然最終成為王后,但終究導致趙國滅亡。一些不講武德的網友,不明事理羨慕她很勵志,還是要耗子尾汁吧。

--END

【歷史像一壺陳年老酒,需要細細的品,在這裡,靜下心,我帶你穿越那千年往事,回來,你會更加粉嫩。關注你的老朋友:閱史明心】

相關焦點

  • 《大秦賦》同樣是舞姬出身,倡後的心機和手段,趙姬卻望塵莫及
    《大秦賦》中倡後說的這句話,被趙偃評價為婦人之見,相信許多小夥伴也會立刻用另外一句經典的話回懟,「能動手就別吵吵」。 《大秦賦》裡有兩個角色屬於勵志典型,而且都是趙國人。一個是郭開,他原先是公子趙偃的伴讀,十分不起眼,後來因為擁立之功,青雲直上做了趙國的丞相。
  • 大秦賦:趙偃立倡女為王后,卻嘲笑嫪毐封侯,他還真好意思說
    由張魯一、段奕宏和李乃文等人主演的《大秦賦》正在熱播當中,在最新的劇情中,嫪毐(葉項明飾)已經到達人生巔峰,他和大秦太后趙姬(朱珠飾)朝夕相處,有了兩個兒子,還被封為長信侯。當趙國丞相郭開將嫪毐被封侯一事,告知趙悼襄王趙偃(蔣毅飾)後,趙偃發出一陣譏笑,說道:「秦國不顧天下人恥笑,讓一個寺人封了侯。」看到這一幕,網友們忍不住紛紛吐槽,有的說:「你不也封倡女為王后了嗎?」有的說:「你自己心裡沒點數嗎,還好意思笑別人。」
  • 《大秦賦》趙姬做了王后後,脖子到下巴多了一道白印,什麼寓意?
    《大秦賦》中趙姬化妝時,拿起刷子在自己的下巴到脖子處畫上一道白色的印子,整個過程看得在旁邊的嫪毐咽口水。那麼趙姬在回宮以後,做了王后開始,便有了這樣的妝容,這有什麼寓意呢?回到秦宮做了王后的趙姬,才有了打扮的機會秦國時期的普通女子,是沒有資格化妝打扮的,因為連年徵戰不休,溫飽都是問題,哪裡有心思化妝呢?所以當我們在鏡頭上看見趙姬的時候,基本上是素顏,頭髮也很簡單,甚至連耳墜都不曾有。但是回到秦宮,做了王后,那就不一樣了,可以打扮了,化了妝,穿上了好衣服,髮髻也有了造型。
  • 《大秦賦》之亡趙三人組:趙偃、倡後、郭開,歷史上是怎麼樣的?
    趙國公子趙偃對心腹郭開這樣說,後來他又對娶的倡女許諾:「他日我要成王,必定立你為後。」這是影視劇《大秦賦》中的故事,劇中的趙偃、倡女、郭開組成了一個「亡趙三人組」。那麼歷史上的他們是怎麼樣的呢?也許他能力不足,但不如《大秦賦》所演的那樣昏庸。只是,把他算作「亡趙三人組」的一員,不算冤。他寵信奸臣郭開;逼走名將廉頗;廢了正妻和嫡子,娶倡女為後,生下昏庸的末代趙王。也是騷操作不斷,加速了趙國的滅亡。
  • 《大秦賦》觸底反彈?倡後寢宮細節令人掩目
    很多觀眾都在詬病《大秦賦》作為大秦系列的收官之作,對不起大秦系列這個強大優秀的IP,生生從巨人的肩膀上把自己摔成一堆爛泥,大篇幅的宮鬥、無節操的劇情,碎了觀眾的三觀,更碎了觀眾對本劇的期待。對於《大秦賦》劇情,我們不能否認有太多的內容是注水,有太多的情節很狗血。
  • 《大秦賦》倡後通姦趙佾,氣死趙王偃,但背後真相,讓我罵不出口
    怎麼辦」  《大秦賦》中趙王偃的王后「倡後」將趙國權臣趙佾引入自己的閨房,當二者將正事談論完畢之後,「倡後」突然向趙佾拋出「嫵媚」,用自己傾國傾城的面貌對著趙佾賣弄自己的風騷  《大秦賦》的劇情走到這裡,很多人開始驚呼這不就是戰國版的武大郎、潘金蓮嗎?然後拿出十二倍精神嘲諷趙王偃被綠了,痛斥「倡後」是一個該挨千刀的壞女人。
  • 趙姬《大秦賦》裡的贏家,孤兒寡母為何讓相國,吃不消還鼎力相助
    述說秦國歷史的電視劇《大秦賦》熱播,本劇以戰國末世至秦始皇統一六國為背景,展現了一個我們耳熟能詳的大時代,而關於秦始皇其母親趙姬是歷史上爭議頗多,但是又無法迴避的著名人物,她造就了一個讓後世女人的頗為勵志傳奇,出身低微並且身為歌姬,靠一舞傾城獲得了秦異人的青睞,最後熬過了數年的囚禁生涯
  • 《大秦賦》之蒙氏家族:蒙驁、蒙武、蒙恬、蒙毅最終結局如何?
    《大秦賦》是由延藝、顧其銘、強龍、劉永濤執導,李夢、張健編劇,張魯一、段奕宏、李乃文、朱珠、辛柏青、鄔君梅等人領銜主演的古裝歷史劇。該劇講述了秦始皇嬴政在呂不韋、李斯、王翦、蒙恬等人的輔佐下平滅六國、一統天下,建立起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王朝——秦朝的故事。
  • 大秦賦?大秦父?震驚,嬴政如何幹掉他的那些「爹」
    《大秦賦》的畫風開始逐漸跑偏,其一就是臺詞太過現代化,明顯與前三部那種半文半白的親切「古風」味道背道而馳。上至王族宗室、下至販夫走卒,幾乎都是滿口大白話。其二就是劇情已完全偏離歷史正劇,且嚴重拖沓,後期滅六國過程基本按照一集滅一國速度開展,讓人實在惋惜電視劇前期浩大戰爭場面的鋪墊。本篇文章從另外一個視角解讀此次高開低走歷史正劇《大秦賦》,給你不一樣的視覺感。
  • 《大秦賦》趙姬歷史原型:原為呂不韋姬妾,當上太后卻與「太監...
    《大秦賦》趙姬歷史原型:原為呂不韋姬妾,當上太后卻與「太監」私通生兩子 文/無計讀史 在熱播劇《大秦賦》的最新劇情中,嬴政終於成婚了,還一下子娶了兩個。
  • 《大秦賦》,趙王偃正史裡怎樣死的?被戴綠帽子氣死?
    正在熱播的歷史劇《大秦賦》中,趙王偃與秦王政籤訂結盟書後受騙,在他派兵伐燕,無暇提防秦國時,秦王派大將王翦等趁機率軍攻趙,奪取鄴地九城,趙王偃生氣吐血病倒(《資治通鑑·卷六》:趙人伐燕,取狸陽。兵未罷,將軍王翦、桓齮、楊端和伐趙,攻鄴,取九城)。 趙王病倒,大權被倡後獨攬。
  • 《大秦賦》趙國丞相郭開:傳承黑色基因,潛伏數十年助秦滅趙
    78集的大型歷史政治劇《大秦賦》已經播完了,作為2020年年底在央視首播的一部大秦系列收官大作,《大秦賦》彰顯了秦國的品格,這種展現是多方面的,簡單地可以分成兩個角度,一個是以秦國自己為視覺,另一個則是以他國為視覺,用跌宕起伏的情節,從內和外給觀眾呈現了秦王嬴政是如何地一步步地從質子之子的卑微身份走上一統六國的帝王之路。
  • 《大秦賦》女人裡華陽城府,冬兒可愛,離秋耐看,趙姬一言難盡
    《大秦賦》是一部男人群像戲,女性角色在劇中很少,但少不代表不重要。如華陽太后,嬴異人之所以能成為秦王,就是因為他認華陽太后當了親媽,這部劇的開始部分,華陽太后是全劇最重要也最關鍵的人物,出場戲份非常多。
  • 《大秦賦》:羋啟無奈叛秦,為之後大秦的覆滅埋下伏筆
    隨著《大秦賦》劇情的持續推進,觀眾原本以為可以安安穩穩的覆滅六國,再也不會有何波瀾,畢竟,《大秦賦》的結局早早就被人劇透了,那便是嬴政可以完成一統天下的大業。可沒想到,《大秦賦》果然良心巨製,在劇情的後半部依舊跌宕起伏。
  • 豆瓣評分8.1的《大秦賦》,不合格?-虎嗅網
    這部開播前就自帶「神劇」光環的作品——或許很多人已經猜到了——就是最近剛剛開播的《大秦帝國》系列最後一部:《大秦賦》。因此,收視破1的《大秦賦》,顯然不僅僅是靠觀眾口中虛無縹緲的「質感」收穫了注意力。正如一位網友說的那樣,雖然劇裡緩慢的語速和時不時搶戲的慢鏡頭讓他忍不住用了1.5倍速,但整個故事看下來,卻還是感受到了看國產劇時久違的暢快感。
  • 《大秦賦》:呂不韋先擔任丞相,後成為相邦,二者有何區別呢?
    近日,由張魯一、段奕宏、李乃文、朱珠、辛柏青、鄔君梅領銜主演的歷史題材電視劇《大秦賦》,正在熱播。《大秦賦》是大秦系列的終章,整部劇以宏大敘事的藝術手法,講述秦始皇嬴政在呂不韋、李斯、王翦、蒙恬、蒙毅等文臣武將的輔佐下掃平六國、一統天下的故事。對於《大秦賦》這部電視劇,前半部分的主角,呂不韋可謂當仁不讓。
  • 大秦賦的郎中是什麼官 大秦賦李斯是什麼官
    大秦賦的郎中是什麼官首先,在古裝歷史劇《大秦賦》中,有些官職大家應該比較熟悉,比如呂不韋擔任的丞相(相邦)這一官職,大家都知道這是百官之首。再比如蒙驁的上將軍,可以和三國時期的大將軍相提並論。不過,就李斯擔任的長史和蒙恬擔任的郎中,很多人可能就不太熟悉了。
  • 大秦賦:秦始皇為何終身不立後?與這3個摯愛的女人有關!
    最近大熱的電視劇《大秦賦》正在上映,整體來說也算是一部良心劇,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秦王朝跌宕起伏的歷史,不禁會思考,為何秦始皇終身不立後?這可能與秦王朝的確與3個女人密不可分,因這3個女人都嬴政至親,卻沒有一個真心疼愛嬴政!很可能對他產生了陰影!
  • 《大秦賦》:嬴政的真愛出現,冬兒卻做了這件事
    由張魯一、段奕宏主演的《大秦賦》正在熱播,張魯一飾演12歲的嬴政,網友吐槽皮膚磨損或濾鏡太強,轉眼嬴政快20歲到了親政的年紀,嬴政又顯得太大了,不符合20歲年齡的嬴政。在劇情中,華陽太后想在嬴政身邊布置棋子,結果想到了母族楚國的女人,華陽太后想自己的母國楚女當王后,所以故意讓嬴政與楚國女子偶遇,嬴政此時心情不好到驪山打獵,嬴政的馬差點撞上楚女,於是嬴政對楚國女子一見鍾情。
  • 《大秦賦》火了 讓觀眾懂得了許多有趣的古代禮儀知識
    【視線】《大秦賦》賦的是什麼近日,大型歷史劇《大秦賦》開播,引起觀眾尤其是歷史愛好者的熱議。該劇改編自孫皓輝的《大秦帝國》,也是這一系列電視劇的最後一部,前三部分別為《大秦帝國之裂變》《大秦帝國之縱橫》《大秦帝國之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