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網維權,抄襲必究
「大數據專業」,是考生和家長口中的俗稱全稱:「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培養目標:以大數據為核心研究對象,利用大數據的方法解決具體行業應用問題學制:4年學位:工學或理學學位
馬雲曾在2014年一次演講中,提到,人類正在從IT時代走向DT時代。
IT為是信息技術(Information Technology)的英文縮寫,而「DT」即為數據處理技術(Data Technology)的英文縮寫。
2018年3月21日,根據教育部公布的相關資料,「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成為當年申請通過最多的專業之一,248所高校申請獲批,佔申請高校的1/3。
目前已有35所高校申報了大數據專業:
第一批:北京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南大學(3所)
第二批:中國人民大學、復旦大學、北京郵電大學、華東師範大學、電子科技大學、北京信息科技大學、中北大學、廣東白雲學院、北京師範大學-中國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長春理工大學、上海工程技術大學、上海紐約大學、浙江財經大學、晉中學院、福建工程學院、成都東軟學院、電子科技大學成都學院、廣西科技大學、昆明理工大學、雲南師範大學、雲南財經大學、黃河科技學院、湖北經濟學院、佛山科學技術學院、重慶理工大學、貴州大學、貴州師範大學、安順學院、貴州商學院、貴州理工學院、寧夏理工學、宿州學院(32所)。
總結:目前已經開設的總共有200+所大學,但不一定都值得報考、或者說值得高分考生報考。考生和家長需要綜合考慮其師資、課程設計、就業面等方面,衡量其綜合實力。因為有的高校確實是剛開始,還在起步階段,僅僅在計算機基礎上,寥寥增加了幾門相關專業而已。需要睜大眼睛看清楚!
專業設置:
統計學、數學、計算機為三大支撐性學科;
生物、醫學、環境科學、經濟學、社會學、管理學為應用拓展性學科;
專業課:數據結構、編譯原理與技術、計算機系統基礎、計算機系統結構、計算機組成原理、資料庫系統原理、計算機網絡、數據倉儲與數據挖掘、軟體工程、大數據基礎、機器學習、數據科學導論等。
專業設置總結:想報考此科目的考生,十之八九必定要是二專(有專業知識、有數據思維)多能型、複合型的跨界人才。
核心能力
計算機理論和大數據處理技術
數學基礎和邏輯思維能力
大數據科學研究能力
數據工程師崗位的基本能力與素質;
大數據工程項目的規劃
應用和科學管理決策方法
可以從事哪些工作?
5G已來,所有雲「數據」已經多維打通。「數據」無處不在,小到賣菜的商販,大到高端商業;上到國防科技,下到網際網路小創,「數據」無處不有。
所以「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的專業人才,主要分為3類:
大數據應用開發類
大數據分析類
大數據系統研發類
目前熱門崗位有:大數據系統架構師、大數據系統分析師、hadoop開發工程師、數據分析師、數據挖掘工程師、大數據可視化工程師等。
市場需求
1、新摩爾定律認為,人類有史以來的數據總量,每過18個月就會翻一番!而海量的數據蘊含著巨大生產力和商機。
2、目前,我國大數據還處於起步階段,年增長在20%以上。預計到今年,我國「大數據」市場規模將超過8000億元,有望成世界第一數據資源大國。
3、根據網際網路資料顯示,未來3至5年,我國將至少需要180萬「大數據」專業人才。但截至目前,中國大數據從業人員只有約30萬人。
4、某權威招聘網站官方資料顯示,2年工作經驗「大數據」專業職位,月薪可達到8K,碩士數據分析師可達12k,4年工作經驗的可達到40萬至60萬元甚至更多。
「大數據」我國已經位居全球龍頭地位,「大數據」大有可為
1、百度、阿里、京東等網際網路巨頭,均已將「大數據」作為公司的基石,相關重大決策與戰略,均需從「數據」出發;
2、目前儘管很多程式設計師已經向「大數據」周邊轉移,但還是遠遠不能滿足強盛的市場需求,缺口巨大,高端人才缺口在14-16萬之間,下沿基礎人才在150萬缺口。
3、2018,求職人才中,10個緊缺型人才,有三個和大數據相關,分別是數據開發工程師、數據結構工程師、算法工程師。
哪類考生適合報考、學習這個專業
1、紮實的數學功底
這個是毋庸置疑的,一般數學不好的,也不推薦報考本專業,因為考生必須需要極強的邏輯性。
2、有耐心有毅力
耐心有毅力的學生更能坐的住,心浮氣躁的學生則需要一番磨練才能成功。
3、自主學習能力強
學習能力是必須的!甚至是終身的,只要你還在這個領域。畢業後,你所進入的銀行領域,是否要學金融相關,你所進入的是醫學領域,你是否要學?等待。
以上就是「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相關簡單分享與介紹,歡迎大家討論留言。
K12教育資訊分享,家庭教育次港灣
關注我,一些助力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