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加工貿易產品博覽會舉辦至今已第11個年頭。過去10年間,在展會的舉辦地——誕生全國第一家來料加工企業、以製造業立市的廣東東莞,加工貿易所發生的變化可謂翻天覆地。
統計顯示,10年來,東莞加工貿易企業ODM+OBM(原始設計製造+自有品牌生產)產品出口比重從2009年的40.8%提升至75.3%;內銷額從2009年的1541億元提升至3500多億元;累計註冊品牌突破1.3萬個,累計設立研發機構1973個,累計設立高新技術企業464家……曾經被貼上「低端、廉價」標籤的加工貿易產品,如今已憑藉「高科技、高品質」的新形象走進了全世界千家萬戶。
自主設計、自主研發、自創品牌、自己開拓內外銷市場……近年來,東莞眾多加工貿易企業跋涉在漫漫轉型路上,探索出了可供全國借鑑的加工貿易轉型升級模式。每年加博會則成為眾多企業同臺競技、展示成果的大舞臺。近日,記者深入東莞多家參展企業採訪,感受加工貿易企業創新發展的強勁「脈動」。
加工貿易產品從「製造」到「智造」的轉變,離不開智能機械的創新發展。歐洲比雅斯集團中國東莞豪力機械有限公司近年來迸發出了十足的創新活力。
「我們能把一塊鋼板加工成一臺機械。」豪力機械廠長吳海根說,一塊鋼板經過機械切割、雷射切割、焊接、組裝、測試等上百道工序,最終可以變成智能機械,「關鍵是將製造工序解構,控制好每一個細節」。
不僅如此,吳海根還自豪地介紹,該公司生產的木工機械能實現板式家具「一鍵成型」,「只需放入一塊木板,在電腦上輕輕一點,智能機器就開始工作。10多分鐘後,一件精美的家具製造成型。這樣能大大節約家具廠人工成本,提高效率」。
用智能化方式生產出的智能機械,有效提升了傳統製造業的智能化水平。這一串連鎖反應的背後,是企業對研發的巨大投入。「我們集團每年平均研發投入超過1400萬歐元,將營業額的4%都用於研發,目前已擁有200多項註冊專利。」吳海根說。
除了提升智能化水平,培育自主品牌也是東莞加工貿易企業成功轉型的「法寶」。從代加工到發展自主品牌,東莞創機電業製品有限公司近年來走上了華麗轉身之路。
據介紹,創機電業是香港創科集團在全球最大的生產製造基地,該公司1988年進駐東莞市厚街鎮時從事的是來料加工。但是,考慮到加工貿易利潤率低、沒有自己的話語權,創機電業最終決定走上創立自主品牌之路。
「自2000年以來,香港創科集團積極實施自主品牌戰略,在全球收購了多個歐美高端品牌,目前集團已經擁有11個歐美高端知名品牌,產品市場份額位居全球同類第二位,並創立了多個自主品牌,成為全球同類產品的世界級生產供應商之一。」公司有關負責人介紹。
以製鞋起家的東莞市琪勝集團也是憑藉品牌培育成功轉型的典型。據介紹,在代工市場如火如荼時期,琪勝集團就未雨綢繆,率先做起自主品牌,並收購了義大利製鞋品牌迪寶·阿治奧。2011年,琪勝集團將全球著名休閒品牌Callaghan帶到國內;2013年,又創立了自主品牌「祈祈」(CHCH)。
值得一提的是,琪勝集團還成為東莞工業旅遊第一批「吃螃蟹」的企業。2013年底,由東莞幸福假期旅行社與琪勝鞋業、祈祈服飾等20多家企業聯合成立的「幸福假期工業旅遊聯盟」拉開了東莞工業旅遊加速發展的大幕。
「我們通過率先開展工業旅遊,讓來自全國各地的消費者認識我們的品牌。現在,我們在東莞已開有5家工廠店,未來還規劃開設更多工廠店。」琪勝集團工廠店負責人尹福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