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網2月5日消息:據《勞動報》報導,2015年,本市戶籍的所有人戶分離適齡兒童、少年都可在居住地登記入學。昨天,市教委公布了《2015年本市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招生入學工作的實施意見》。《實施意見》顯示,今年將全面試行本市戶籍人戶分離適齡兒童、少年居住地登記入學工作。同時,市教委相關負責人解讀了今年招生入學的幾大變化。
熱門學校報名數會增加鼓勵倡導靜安試點經驗
近年來,上海逐步擴大本市戶籍人戶分離人員子女居住地登記入學試行範圍。今年起,這一政策在本市全面試行。也就是說,具有本市戶籍的適齡兒童、少年可憑《本市戶籍人戶分離人員居住登記申請回執》在居住地登記入學。
市教委副主任賈煒表示,教育部門已預計到政策全面試行後,部分熱門學校的報名人數會有所增加。因此,區縣教育行政部門將結合本地區實際制定實施細則,先安排戶籍地與實際居住地一致的適齡兒童、少年就近入學,再根據登記入學人數和學校資源分布情況,在居住地學區範圍內統籌安排「人戶分離」適齡兒童、少年入學。賈煒表示,將鼓勵和倡導區縣結合實際情況,參照靜安區試點經驗操作。去年,靜安區推出入學新政,每戶地址五年內只享有一次同校對口入學機會,二胎和雙胞胎等入學不受規定限制。「採取這樣措施,是為了遏制對於學區房的炒作,以及保障適齡兒童就近入學的公平公正。」賈煒說。
據市教委基教處調研員朱蕾介紹,初步排摸顯示上海今年小學入學人數在15萬左右,相比去年略有下降。從歷年人戶分離居住地登記入學試點情況來看,每年約1萬名人戶分離人員擁有相關需求。目前各區縣初步排摸預判,對於政策全面試行後增加的需求基本可以在居住地區域內統籌解決。
入學報名系統今年啟用試行小一新生信息登記
今年,本市還將啟用「上海市義務教育入學報名系統」。家長可通過入學報名系統,及時了解市、區縣教育部門公布的招生政策和實施辦法,查詢子女入學相關信息,獲取公辦小學入學通知、民辦中小學面談以及錄取通知等。
利用這一系統,今年本市將試行小學一年級新生入學信息登記制度。年滿6周歲(2008年9月1日—2009年8月31日出生)本市戶籍的適齡兒童和符合條件的非本市戶籍的適齡兒童,均須先進行入學信息登記,再按招生範圍辦理入學報名手續。
對於在園適齡兒童,家長可在幼兒園為孩子進行入學信息登記;未入園適齡兒童的家長可前往各區縣指定地點為孩子進行入學信息登記。本市戶籍人戶分離的適齡兒童在進行入學信息登記時,家長可選擇並確定在戶籍地就讀還是在居住地就讀的意願。
統一系統將遏制趕場奔波限報民辦小學2所初中3所
今年,本市將進一步規範民辦中小學招生行為。據悉,由於以往各區縣網上報名系統「各自為政」,部分家長在不同區縣網站報名多所學校,往往導致孩子趕場奔波。今年,全市統一報名系統開通後,這一現象將得到遏制。
根據規定,家長登錄系統時,要為孩子選定在戶籍或居住地就讀區縣,一旦選定,意味著只能填報該區縣的民辦中小學或者有寄宿制條件、被許可在全市範圍內招生的民辦中小學。每個適齡兒童、少年最多填報2所民辦小學或者3所民辦初中。
同時,今年「兩個限定」「兩個公開」「三個承諾」等辦法也將由民辦小學向民辦初中延伸。這些辦法包括,民辦學校的招生簡章要向社會公開,承諾學校招生不收取各種特製的學生個人簡歷及各類獲獎證書、招生錄取不與社會任何教育培訓機構掛鈎、不提前開展報名和登記工作等。
今年本市將按照《上海市居住證管理辦法》,繼續做好來滬人員隨遷子女義務教育階段招生入學工作。來滬人員適齡隨遷子女需在本市接受義務教育的,適齡兒童須持有有效期內《上海市臨時居住證》,父母一方須持有有效期內《上海市居住證》;或者父母一方持有有效期內《上海市臨時居住證》(從首次發證日起截止到2015年7月30日)滿3年,且連續2年在街鎮社區事務受理服務中心辦妥靈活就業登記(從首次登記日起截止到2015年7月30日)。各區縣教育部門辦理隨遷子女入學手續截止日為:2015年7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