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番煎炒烹炸,成就一桌人間美味,中華飲食文化可謂是源遠流長,博大精深。而正如老子所言:「治大國,若烹小鮮。」作為青年幹部要想在廣闊天地中大展拳腳,烹飪出色香味俱全的「美味佳餚」,要以釘釘子精神為自身澆鑄金剛不壞之身,補足精神之「鈣」,疏浚能力之「源」,扛起黨和人民賦予的時代重任,創造無愧於時代的人生。
踐行調查研究,嚴格把控「食材」關。食材的新鮮衛生是成就一道「硬菜」的第一道門檻,同樣調查研究能力的提升也是謀事之基,成事之道。作為青年幹部要練就科學觀察分析的「基本功」,善於從紛繁蕪雜的表象中洞察本質、發現問題。而如何把控這一關卡取得「開門紅」,筆者認為「兩個關鍵詞」缺一不可。一是明確重點,調查研究要圍繞核心來鋪開筆墨,主次分明,眉毛鬍子一把抓只會讓人不知所云、摸不著頭腦。二是沉到一線,「涉深水者得蛟龍,涉淺水者得魚蝦」,要堅持到群眾中去、到實踐中去,虛心傾聽人民的需求和呼聲,著力解決群眾面臨的疑難雜症。
聚力改革攻堅,創新鑽研「菜譜」關。青年幹部是黨和國家事業的新生力量,「最富有朝氣,最富有夢想,是未來的領導者和建設者」,理應成為改革攻堅的生力軍、衝鋒隊。如何研發出抓人眼球的菜譜對於創造美味佳餚必不可少,也往往要歷經無數次失敗才能最終得以問世。而在改革攻堅的戰場上,青年幹部要憑藉著一身的朝氣與拼勁向攻堅目標全力衝刺,只有多遭受一點摔打與磨礪,才能修煉自己,成就自己。常言道:「蓋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攻堅意味著進入無章可循的「無人區」,唯有創新是突破荒蕪之地的出路。我們要擺脫傳統觀念的束縛,消除慣性思維的影響,推陳出新,革故鼎新,於變局中開創嶄新的未來。
堅定理想信念,精準掌握「火候」關。正所謂火候好不好,方知嫩與老。青年幹部要涵養政治定力,煉就政治慧眼,自覺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老實人。無論什麼情況下都能展示出「不畏浮雲遮望眼」「亂雲飛渡仍從容」的政治自覺與自信。具體而言,一是要把握正確的政治方向,在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問題上,決不能有任何的迷糊和動搖。二是對於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要心懷敬畏之心,注重提高馬克思主義理論水平,掌握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做馬克思主義的堅定信仰者、忠實實踐者。
「蓋青年者,國家之魂」。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面前,青年幹部更要以「逢山開路」的氣魄與「抓鐵有痕」的韌性,主動作為,敢於擔當,來迎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乾坤萬裡春。來源:先鋒文匯作者:山東省威海市文登區人民法院 肖欣怡
#選調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