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真,這陣子,我誰都不服,就服法國人。
本周六法國在疫情期7城大遊行的事就已經把我下巴都驚掉了!再翻翻他們做過的事,也是一堆看透。其中,法國25日搞的新聞又冒了出來:要求谷歌、臉書、亞馬遜、蘋果等美國大型科技公司繳納其數字服務稅。據說這兩天英國要求從嚴監管科技公司,也是一直以來受到法國的啟發。
外媒CNN說此舉很可能引發即將卸任的川普總統的報復,還有可能會使即將上任的拜登政府陷入另一場貿易戰。
其實這件事既是新聞也算舊聞。從去年開始,法國就對美國的這些科技公司徵收過3%的數字服務稅。
但是,後面法國政府在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跟大佬們進行有關全面改革全球稅制的談判時,暫停了這個稅種的徵收工作。後來這些談判沒有取得什麼像樣的突破,卻也沒有繼續徵稅。
法國財政部在上周三的一份聲明中說:「公司收到了今年的稅收通知。Google (GOOGL),Facebook (FB)和Amazon (AMZN)屬於必須繳納稅款的美國科技公司,適用於全球收入超過7.5億歐元(合8.94億美元)的公司。」
那為什麼說法國搞事呢?據說此舉為川普離任前的跨大西洋衝突奠定了足夠的基礎。畢竟,這明顯又是一場貿易戰的前奏曲。
任性的川普政府已經在今年的6月退出經合組織(OECD)談判,這也是為什麼小馬哥暫停徵稅也沒有什麼談判結果的原因之一。但川普退歸退,可不是單純的怕了這些威脅,早早就誓言要報復。還撂話說無論法國是不是繼續徵稅都要報復。
來自眾多外媒的說法稱,美國關於法國徵收數字服務稅要做的報復會很近,可能會在1月6日對13億美元的法國商品(包括手袋和化妝品)徵收報復性關稅。
我瞬間感覺法國奢侈品剛從疫情中撐著沒倒,又要被報復性關稅搞一波。不過除了奢侈品公司發愁以外,更大層面的影響也很明顯。
這些放話出去的「報復」,可能會使即將上任的美國新政府在尋求應對Covid-19大流行帶來的經濟影響時處於困境。畢竟,總統當選人拜登之前才承諾過要重建與主要盟國的關係。但是拜登要完成承諾,要搞定的還有民主黨。他們以前就反對這種數字服務稅,並聲稱這是不公平地針對了美國公司。
我理了下時間線,其實這就是搞事啊。畢竟退出經合組織的是川普政府,11月、12月在位的也都是川普政府,1月拜登才上場,可法國說沒有達成協議就在12月生效收稅,這不是煽風點火不嫌事大,還能是什麼?
勒梅雷在彭博電視節目中說:「我真的希望新的拜登政府將意味著歐洲和美國之間關係的新起點,而標誌這一新起點的一種可能性是在2021年初在經合組織層面達成共識。」
看完這句話,我好像發現,法國人是很會搞事,而且搞得很6。他們這是打算把收數字服務稅這口鍋牢牢扣在川普頭上。畢竟拜登上臺回經合組織談判吧,法國面子裡子全有了,美國就尷尬了;要是拜登不回去談判吧,法國人要下臺階可以說:都是川普時代的事,我們可以看在你拜登的面子上退一步,別打貿易戰了……
話說回來,其實在法國及歐盟內,關於科技公司應該怎麼徵稅的爭論也已經持續了很多年。
從歷史上看,僅要求公司在他們利潤所在的國家/地區為收入繳稅即可。但是歐洲國家認為,鑑於這些公司從該地區的銷售中獲利可觀,因此也應該能夠徵收所謂的數字服務稅。
而法國這一折騰,退歐還沒有那麼那麼徹底的英國,以及放飛思想的義大利和經常跟著大佬轉悠的奧地利,也採取了類似措施。而且這兩日滿天飛的新聞裡,就有英國成立了數字市場部門要嚴格監管谷歌、臉書、亞馬遜的事。
所以吃瓜,光看法國人就能吃一大堆。論對搞事者的佩服,除了以前的川普,現在我只服法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