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關於開展「鄉村振興·麗水先行」年度人物選樹活動的通知》(麗鄉指辦〔2018〕2號)文件精神,麗水各縣(市、區)積極開展「鄉村振興·麗水先行」年度貢獻人物選樹活動,圍繞鄉村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通過層層推薦,經各縣(市、區)鄉村振興指揮部聯評,推選出在鄉村振興領域做出突出貢獻、群眾公認度高、帶動影響力強的先進典型人物,激發昂揚向上的鬥志、體現奮發有為的精神,營造濃厚的鄉村振興工作氛圍。我們將分縣(市、區)對年度貢獻人物進行宣傳,今天推出的是松陽篇。
松陽篇
王永球
松陽縣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體育局)黨組成員、副局長
王永球,麗水市第四次黨代會代表,松陽縣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體育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松陽縣名城古村老屋辦副主任,松陽縣高級人才聯合會副會長,文博副研究館員。她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積極投身鄉村振興工作,在其努力下,松陽縣一批瀕臨消亡的老屋重新煥發生機活力,一批生態博物館建成投用並發揮積極作用。所負責的文物工作取得突出成效,松陽縣先後被國家文物局列為傳統村落保護利用試驗區,被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列為「拯救老屋行動」整縣推進試點縣,松陽縣文保所被評為全國文物系統先進集體。其負責的拯救老屋「松陽模式」成為了全國示範和引領,實現了修老屋的同時修復文化和修復人心,增強了社會各界對文化遺產的價值認同與保護意識。
毛松華
松陽縣上莊秋歌農產品專業合作社社長
毛松華,松華集團董事長、松陽縣網絡屆人士聯合會副會長、松陽縣農家樂民宿協會副會長、松陽縣上莊秋歌農產品專業合作社社長。帶領上莊村農戶以土地入股的形式,按照生態循環理念統一種植、管理、監督、包裝、定價、銷售的生產經營管理模式,種植水稻、高粱、三都姜、三都大蒜、小米、四季豆、大紅袍赤豆等農產品共計200多畝。合作社以高於市場價統一收購,銷售後的盈利對農民進行二次分紅的方式,不論合作社經營盈虧,均給予農戶每畝每年保底3000元收益。現合作社有生態循環農業基地83畝、自然農法基地80畝、山林油茶基地128畝。山林油茶基地和自然農法基地以流轉土地的形式,由合作社僱傭村裡農民耕種,並主要以低收入農戶為主。合作社經過一年半的發展已具有一定的經濟效益,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上莊村低收入農戶的經濟收入。秋歌農產品合作社的發展從根本上解決了上莊村發展滯後,競爭力弱,市場意識淡薄等實際問題。
葉嶽雲
松陽綠興農產品專業合作社社長
葉嶽雲,松陽綠興農產品專業合作社社長。倡導原種農業,致力綠色發展,採用不鋤草、不使用農藥、不使用化肥、不使用除草劑、不使用轉基因種子作為立農之本的「全息自然農法」種植方式,通過「不要量產,以畝為單位執行年收入兜底並事先預付定金」的模式來鼓勵村民發展原種農業,生產原生態農產品。2018年種植規模達155畝,作物產量12萬多斤,產值90多萬,帶動60多戶農戶增收。探索農旅結合,助推鄉村振興;依託傳統古村落優勢,帶頭發展民宿產業,把自己的老房子建成一所設施服務完善、生態環境優美的民宿,摸索出了一條農業發展新思路,為村民增收致富探索出一條農旅融合的新路子。
葉周富
葉村鄉岱頭村黨支部書記
葉周富,葉村鄉岱頭村黨支部書記。成立玉穗水稻專業合作社,依託當地自然優勢,帶領村民發展高山生態綠色水稻產業。委託省農科院專家提供技術支持,統一品牌建設,提高農產品質量,岱頭稻米經國家農業部鑑定為優質一等米,為生態大米中的最高級別,價格遠高於普通大米,大大提高了農民的收入,種植戶累計增收5000元以上(含勞務工資)。2015年以來,合作社已種植水稻300多畝,輻射帶動了其他鄉鎮發展1000多畝生態稻。舉辦了插秧節、開鐮節、祈福活動等節慶活動和各類攝影採風活動,推介村裡鄉土文化,增強了水稻的品牌效應。依託傳統村落、美麗鄉村等建設項目,推動農業和旅遊業融合發展,示範帶頭開辦全村首家農家樂。至2018年,全村新增農家樂民宿4家。葉周富通過農業產業轉型升級帶動景觀農業和旅遊業的發展,探索出帶動村集體經濟增長新路子,有效促進了村民增收。
葉晨波
楓坪鄉沿坑嶺頭村村民委員會主任
葉晨波,楓坪鄉沿坑嶺頭村村民委員會主任。主持建設停車場、寫生畫亭、旅遊公廁、居家養老中心等,完善基礎設施,開展環境整治,提升遊客、寫生畫家旅遊體驗和創作舒適感。流轉150餘畝荒廢耕地發展特色種植,引進金絲皇菊,結合原種水稻嘗試農特產種植。成功註冊「柿子紅了」農產品商標,所種水稻通過中國綠色食品A級標準,統一品牌帶動村民共同致富。舉辦金棗柿採摘節,吸引大批遊客和攝影愛好者前來採摘體驗和旅遊,拍攝村莊振興宣傳片、民宿宣傳片。年均接待寫生畫家3萬人次,經濟增收300餘萬元,高端「柿子紅了」、「柿裡藝宿」年接待遊客萬餘人次。帶領沿坑嶺頭用藝術結合古村模式實現振興之路獲中央一臺「焦點訪談」、中央三臺「經濟半小時」等各級媒體欄目報導。
邱少敏
鄉村798董事長
邱少敏,鄉村798董事長。從1999年至今,致力於傳統村落保護與古建築文化傳播工作,鄉村798創意園與全國300多所高校合作,平均每年接待大學生寫生20餘萬人次,來自全國各地藝術家4000多人。10年來舉辦包括「浪漫的約會」——讓·皮埃爾作品展 、「梁平波·張華勝作品展」、「我眼中的父親·鄧小平攝影展」、「松陽是我家油畫寫生作品展」等大型展覽共計52次,策劃四次全國大學生寫生大賽,極大提升了松陽繪畫寫生文化在全國高校中的知名度。整合利用現有資源制定「藝術振興鄉村」規劃,打造了中國首個鄉村原創藝術品小鎮。以松陽傳統村落為依託,邀請國內外藝術家入駐古村老屋建立工作室,通過他們手中的畫筆更好的宣傳松陽,推動松陽藝術振興鄉村的深入實踐。
陸俊敏
浙江陸和茶葉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
陸俊敏,浙江陸和茶葉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2016年初,80後的他辭掉令人羨慕的工作,回到家鄉松陽,如醉如痴地伺弄起茶葉,成立浙江陸和茶業發展有限公司。公司以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秉承投入真心真情做好茶的宗旨,堅持走會員定製、小眾化服務銷售路線,高質量的茶葉品質,獨特的銷售理念,贏得大批顧客的信賴,顧客遍及全國二十多個城市。先後推出的「山紅」、「觀音」、「福雲」、「紫牙」等10款茶品,款款都是市場歡迎的暢銷產品。公司的發展有效帶動周邊農戶茶葉種植效益增收,為當地村民實現生活富裕發揮了重大作用。
陳翠
浙江松陽「鳴珂裡·石倉」民宿創辦人
陳翠,浙江松陽「鳴珂裡·石倉」民宿創辦人,大東壩鎮鄉賢理事會秘書長。把民宿根植鄉村,對非遺手工藝、傳統手工藝、傳統農產品、傳統民俗進行梳理,深入挖掘,為手工藝人提供平臺,為當地村民增收出力,以民宿發展全力助推鄉村振興。通過「文創+鄉村+婦女」的發展模式,帶動婦女就業,實現共生發展。開展手工竹籃編織公益課,現場教學製作荷包、手鞠球等手工藝繡品,打造各色傳統製品,統一收購,為村民提供增收創業平臺。鳴珂裡團隊和與大東壩鎮合作成立婦女司機及廚娘團隊,承接鳴珂裡遊客接送、遊覽和飲食業務,為婦女們創造就業機會,提高收入水平,帶動村民增收。
範正榮
浙江振通宏茶業有限公司董事長
範正榮,浙江振通宏茶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公司佔地面積190餘畝,擁有自營及聯營茶園基地1.5萬畝。2013年,公司取得食品安全管理體系認證,擁有茶葉、茶粉自營進出口權,建成年產2000噸生產能力的速溶茶粉和年產500噸生產能力的抹茶生產線,年消耗幹茶達1萬餘噸,填補了麗水市茶葉深加工的空白。公司的「振通宏」牌茶葉被評為浙江省名牌產品,「振通宏」商標被認定為浙江省著名商標,公司先後被評為浙江省骨幹農業龍頭企業、浙江省農業科技型企業、浙江省誠信民營企業、浙江省生態循環農業示範企業,位列中國茶行業百強企業第三十一位。在公司的帶動下,松陽加工名優茶所產生的茶末從建廠前的每公斤3元增加到現在的每公斤8-18元,既實現了公司和茶農共贏,又為茶產業增加了新的經濟增長點,降低了茶產業系統風險,輻射帶動麗水市和浙江、福建、江西、安徽、湖南、湖北、貴州、四川等8省茶業增效、茶農增收。
周有成
安民鄉李坑村黨支部書記
周有成,安民鄉李坑村黨支部書記。自1987年開始擔任李坑村黨支部書記以來,一直致力於村莊發展和帶領村民增收致富的各項工作。主持箬寮旅遊景區開發,著眼鄉村旅遊業的發展,帶領村民逐步融入到鄉村旅遊的產業鏈當中。帶領村民大力發展鄉村旅遊,推動美麗經濟,李坑村蛻變成全鄉的「首富村」。依託箬寮景區的開發和壯大,不斷完善村莊的基礎設施,靈活運用「網際網路+美麗鄉村」帶動山居民宿的發展,鼓勵吸收民間資本參與開發。目前,李坑村已發展24家農家樂民宿,房間數233個,床位381個,餐位1060個。全年共接待遊客6.65萬人次,比2016年同期增長了65%,實現經濟收入900多萬元。李坑依託箬寮景區的優勢,提出「箬寮看山景,鄉村宿民居」的理念,採取「小資」和「大眾化」雙結合的模式發展景區民宿,大大促進了箬寮景區遊客人數的增加;推行「農業+旅遊」、「農業+文化」、「農業+民宿」發展模式,深入實施農產品轉化為旅遊地商品行動,推行綠色生產方式,大力培育「自然農法」基地,推動農業由數量向質量轉變。
小夥伴們
名單中有沒有你認識的朋友呢?
趕緊為他們點讚吧!
來源:麗水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