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g Street」,這是我一開始聽到這部電影時的名字,初戀這首情歌?聽起來似乎是個俗氣的名字,但吸引我第一次點開這部歌舞劇情片的原因是它的電影海報。
男孩緊鎖眉頭,神情專注的彈著吉他,女孩一身摩登現代的裝扮,看不到墨鏡下她的眼神是不是同樣如外表般成熟冷漠。青藍色的底調預示著男女主人公的青澀和純潔,漫畫質感的顆粒像素像是定格了影片中講述的一個瘋狂衝動的青春故事。
一塊美味的蛋糕在品嘗完一口後總讓人忍不住想吃第二口;一壺醇香的濃茶在一杯飲盡後總會讓人在回味無窮下接滿第二杯;一張泛黃的舊照片在看過一次後也還是會讓我們在想起一個人,一段記憶時情不自禁的再次翻開相冊。
嚮往與憧憬是對你不曾發生未來的無限遐想,回味與懷念是與你有過經歷曾經的反覆幻想,無所謂其中原因是複雜還是簡單,品嘗到褪散不去的滋味時卻是永遠無法形容的。最後男女主人公的選擇就給了這場旅途一個看不清的憧憬,嘗不盡的回味,使影片變成了在安靜的愛爾蘭發生的一個浪漫故事的存在。
電影背景是在上世紀80年代中期的愛爾蘭,經濟的蕭條,失業率的上升使得一個家庭處在即將毀滅的邊緣。
男主人公是一個叫康納的14歲男孩,父親的失業是這個家庭爆發矛盾的導火索,母親對目前生活的失望讓她選擇了出軌,哥哥的墮落與姐姐的冷漠使得年紀最小的他感受不到一絲應有的溫暖。爭吵,頹廢,漂泊不定構成了他的14歲,而他唯一的精神寄託只是在嘈雜的環境下抱著那把吉他躲在臥室裡彈著不成曲的調子。
由於父母的安排,康納轉到了一所教會學校,那裡的學生大多是疏於家庭管教,個性與自由在這裡變成了混亂和目中無人,而老師對於這樣的學生大多採用暴力和嚴厲的手段去強制管教。康納在這裡也不例外,剛來的他好像一隻羊掉進了狼群,周遭同學的歧視,冷嘲熱諷,教導主任的苛刻,處處刁難,讓他對陌生的新環境有的只是厭倦和畏懼。
一天放學,他看到學校門口對面的臺階上坐著一個打扮十分新潮的女孩,就像他平時在電視中看到流行音樂MV裡的女主角一樣。他一眼就被女孩身上冷酷成熟的氣質吸引了,他向身邊同學打聽,原來那個女孩是比自己大一屆的學姐,叫拉菲娜,她每天坐在學校對面是在等大自己十多歲的男朋友開車接她去酒吧。
但康納無法克制對女孩的好奇,他直接走上去想拉菲娜搭訕,幾句簡答的交談他發現拉菲娜也是個樂迷,於是他為了拉近與拉菲娜的距離,謊稱自己有隻樂隊,想邀請拉菲娜當自己樂隊拍攝MV的女主角。簡單的動機,瘋狂的想法,有趣的故事就這麼開始了。
康納實際上不會彈奏任何樂器,他不得不向好友求助,他們找到一個又一個小夥伴加入自己的團隊,最終組成一個有模有樣的樂隊,經紀人,吉他手,貝斯手,鍵盤手一應俱全,而主唱就是康納。
一開始這幾位同學湊在一起時我不太理解,因為在那樣一個環境下有願意和你一起做一件事情的人應該根本沒有,但這部電影就傳達出一種很奇妙的感覺,壓抑失落的環境下總會有一絲生機,看起來目前所面對的生活一切都不順利不如意,但這不會影響你喜歡一個人,不會影響你想組建一個樂隊,不會影響你和同伴在一起認真創作時的激情。
他們寫了第一首歌,拍了第一支MV,大家看到成果後都很滿意,最主要的是拉菲娜對這群比自己小一級的孩子們,尤其是康納,有了更多的好感和認同感。影片平穩的敘述下更多是注重故事本身的戲劇性。
拉菲娜是一個從小被父母遺棄的女孩,她住在修女公寓中,和一個大自己十多人的男人在一起,她更多是想看到了生活的希望,因為那個男人答應要帶她去倫敦,幫助她完成自己的模特夢。她有所有女孩特有的成熟,也有所有小女生需要被人關懷的柔軟。她心底的簡單,缺乏安全感,容易相信他人被外表驚豔的裝扮掩飾的不露一絲痕跡。
第一首歌第二首歌第三首歌,康納不斷找到靈感,只因為他第一眼就喜歡上的那個女生。而拉菲娜也慢慢被康納的投入打動,她開始認為自己也在完成一項偉大的事業,在MV拍攝中為了拍出女主跳入水中的真實鏡頭,拉菲娜縱使不會遊泳也一頭扎進海裡,在第一次聽到《Up》這首歌后,熱淚盈眶的拉菲娜開始對模特夢想和康納產生了糾結。去倫敦完成夢想意味著和大十歲的男朋友徹底離開康納,接受康納的感情也代表著她又要放棄自己的夢想?
最終拉菲娜還是選擇了和男朋友去倫敦,不辭而別讓康納一時無法理解。生活的一切又都恢復到了沒遇見那個女孩時的樣子,乏味的節奏讓康納產生了解散樂隊的想法。
其實時間真的很有意思,它有時讓你覺得快樂,幸福非常短暫,有時讓你覺得無聊,煩悶十分拖延,有時又讓你覺得磨難,辛苦似乎暫停了,怎麼也邁不過去,但唯一不變的一點是,它一直在推著你走。
消沉的康納受到樂隊夥伴的激勵,他們決定在畢業晚會上辦一場特殊的演唱會,演出結束後帶著這段時間創作的唱片去倫敦找音樂公司,同時也幫助康納去找拉菲娜。
康納每天放學後還是會故意走到拉菲娜曾經住的那棟公寓,在拉菲娜離開的十幾天後她在公寓附近發現了一個打扮樸素,造型平淡,但十分像拉菲娜的女孩。他立馬追過去,不斷詢問著:「拉菲娜,是你嗎?「,眼神不斷躲避的女生刻意拒絕回答,只是說著自己是拉菲娜的妹妹。
原來,拉菲娜和男朋友到了倫敦才發現,那個男人一直都在騙他,他在倫敦根本沒有什麼認識的模特經紀人,車是租的,錢是偷的,他在賓館裡每天除了喝酒就是讓拉菲娜出去賺錢,如果拉菲娜不聽話還會遭到虐打。他不斷重複的對拉菲娜說「你這麼醜怎麼可能做模特」,「你自己還不照照鏡子」。
坐在公園長椅上拉菲娜平靜的向康納講述著自己這十幾天發生的事,看著面前樸素,稚嫩,沒有濃妝的陌生女孩,他又想起了之前那個吸引自己的拉菲娜,他憤怒的離開,只留給拉菲娜一個演唱會的日期。
影片的最後往往是故事的結尾,但這部電影直到最後一刻你才能感受到初戀或者一個不參雜任何客觀因素的感情是多麼瘋狂且美好。演唱會時康納一直盯著門口期望著那個冷酷,成熟,驚豔,朋克的拉菲娜出現,直到最後一首歌,在眾人不斷散去時,拉菲娜推開了大門,就算最後一首歌時一首緩慢的情況,但對於康納來說,這才是演唱會最高潮的時候。
這場演唱會除了是一次康納自己樂隊首演的經歷,也是康納帶領著教會學校的學生們進行一次反抗暴力與苛刻的教導主任的狂歡,他們提前引號兩百張教導主任照片的面具,將他平時對待學生的暴行寫成歌詞編進一首歌中,底下的觀眾歡呼著,大家默契的配合著不讓教導主任終止表演。
更瘋狂的事是在演唱會結束後,康納唱完最後一首歌,跳下臺拉著拉菲娜的手跑回了家,他偷偷的向哥哥求助,讓哥哥開車帶他倆去碼頭,他們要拿著康納樂隊的唱片和拉菲娜的模特照片划船從愛爾蘭到倫敦。
哥哥看到眼睛裡不斷閃光的弟弟便問:「爸媽知道嗎?你去倫敦住哪?你帶錢了嗎?」,康納頓了一下回答道:「不知道,不知道,沒有。」,「這太酷了,走,我送你們去碼頭!」。
影片中段有介紹康納的爺爺曾經是個船長,他當時經常帶著小時候的康納出海,而康納也學會了開船的技術,但關鍵是一艘簡陋的破船,兩個沒帶一分錢的孩子,哥哥為什麼會同意弟弟做出這麼衝動危險的事?
哥哥布蘭登在這部影片中是一個升華電影主題的人物,他更像一個頹廢的哲學家,他對弟弟抱怨著生活「我曾經單獨跟父母在出租屋生活了6年,你們後來才出生」,他在告訴家裡的每一個孩子他承受的遠遠比他們多。
他曾經有著比弟弟還有優秀的音樂天賦,體育才能,但在父母的爭吵中,他在考上大學後選擇了輟學,一切罵名和唾棄讓他變得自暴自棄,他抽大麻,他酗酒,他可以整日整夜的待在家裡一事無成,他生活在一個籠子裡,沒得選擇也無法擁抱勇氣,但他卻依然熱愛你的家人,幫助弟弟尋找音樂的靈感,他看到媽媽坐在院子裡一個人抽菸的背影,想到自己的媽媽一直想去西班牙度假,可他還沒帶她去過。
直到最後看到弟弟帶著心愛的女生去做一件自己想做卻一直不敢做的事情,他躲在車裡忍不住痛哭,「你走了我留在這裡,我也想為自己的人生做一些事」,他控制不住自己的悲傷,然而也燃起了曾經被熄滅的熱血,他對著弟弟在船上的背影歡呼著:「太好了!」
影片的最後一幕是在大海中漂泊的小船不斷搖晃著,一層層的波浪打到康納和拉菲娜的身上,畫面中冷的不斷發抖的兩人卻讓觀看的人感受到一股不斷升溫的激情,他們看到前方一艘龐大的郵輪興奮的向船上的人打著招呼,康納對拉菲娜的愛讓他們想共同幫助完成各自的夢想,拉菲娜對康納的愛是簡單的支持代表著接受無論多麼瘋狂的想法。初戀這首情歌,一首簡單又複雜的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