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華夏時報
華夏時報(www.chinatimes.net.cn)記者 胡金華 見習記者 趙奕 上海報導
繼深圳完成數字人民幣紅包試點工作後,時值「雙十二購物節」,蘇州也在緊鑼密鼓的進行試點工作。
《華夏時報》記者了解到,12月11日8時起,主辦方已通過簡訊的形式和「蘇周到」APP站內信息的形式向中籤人推送蘇州數字人民幣紅包中籤信息。此外,市民也可自行登錄APP的「雙12紅包」頁面,查詢抽籤結果。市民領取到的數字人民幣消費紅包將於12月11日20時正式生效。
《華夏時報》記者隨機採訪了蘇州市相城區內的三家大型商場,其中兩家表示可以使用數字人民幣紅包:天虹購物中心(相城店)的工作人員表示,北區百貨商場的收銀臺可使用數字人民幣紅包;吾悅廣場(相城店)的工作人員表示,商場內的商戶早已安裝好相應設備,已經準備好接待客戶使用數字人民幣紅包。而另外一家,蘇州環球港相關人員則表示,並未接到相關通知。
「數字人民幣的發展將有利於保障我國貨幣主權和法幣地位,防止數字經濟時代的貨幣發行權旁落;同時還將促進人民幣國際化,電子商務、數字經濟領域的服務貿易都離不開全球的支付、清算體系,為了推廣人民幣國際化進展,推進CIPS的使用,加強跨境資本管理,防止過度依賴CHIPs、SWIFT等美國主導的體系,都需要研發自主的數字法幣體系。」鑫苑科技CMO魏然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
離線支付受關注
12月5日,蘇州市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正式通報將在「雙12蘇州購物節」期間發放數字人民幣消費紅包,總計2000萬元,共計10萬個,每個紅包200元,以「搖號抽籤」形式向所有符合條件的蘇州市民發放。
蘇州是繼深圳後第二個進行數字人民幣紅包試點的城市。魏然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與深圳試點的主要不同之處是,蘇州試點的「離線」和「碰一碰」功能。事實上,這是此前外界認為數字人民幣與支付寶、微信支付的最大差異之一。收付款碼界面提供「碰一碰」功能,用戶可在付款碼界面通過「碰一碰」,將手機靠近商家的NFC讀取設備後完成網際網路支付(類似於「雲閃付」APP的NFC支付);此外,用戶也可在收款碼界面通過「碰一碰」功能向另一數字人民幣客戶進行NFC收款。
「更值得關注的是,央行數字人民幣希望實現的『雙離線技術』,其特別之處在於——網銀、支付寶等第三方支付工具在進行交易時需要連網,否則無法進行交易;而數字人民幣的雙離線支付功能,即便交易雙方處於離線狀態,只要兩個手機一碰,交換錢包密鑰,即可完成轉帳交易。」魏然表示。
《華夏時報》記者也注意到,本次試點參與市民在通過「蘇周到」APP預約登記抽取數字人民幣消費紅包時,可根據本人意願選擇報名參加離線錢包體驗計劃。預約活動完成後,蘇州市政府將會同運營機構從報名參加離線錢包體驗計劃的人員中選擇部分人員作為離線錢包體驗人員,體驗人員人數控制在1000人之內。
對此,中國人民大學助理教授王鵬也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離線支付體驗不僅對消費者來說非常便捷,對商戶來說也有好處,如果沒有開通離線支付業務,支付環境受到基礎設施影響較大,在線支付時,短時間內如果信號不好,網絡連接不上,就無法支付,影響消費體驗。而且,經常會出現當時支付成功後,關掉APP或離開商戶後支付失敗的案例,這對買賣雙方都會有損失。
「離線支付業務的開通,在技術上實現了一定的突破,用戶體驗將會大幅提升,商戶的壞帳率和投訴量均會減少,這將有利於數字人民幣未來在更廣泛的範圍內進行推廣和使用,對商業環境的構造也非常有利。」王鵬進一步表示。
距大規模普及還有一定距離
我國數字人民幣的研究在不斷深入,近日,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與銀聯商務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同研究數字人民幣試點測試中線上線下支付場景等領域的創新應用。距離數字人民幣廣泛普及還有多遠,越來越成為大家關注的問題。
對此,王鵬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數字人民幣距廣泛推廣還有一定的距離,實際上,我國央行主導的數字貨幣的研究其實從很早就已經開始了,從論證,到出臺相關標準文件,再到分層次的試點工作,經過長時間的積累,在鼓勵創新的同時,也要保證合規性、安全性。數字人民幣的推廣,需要更多的地方參與進來,提供更多的應用場景、應用領域進行測試,不僅是與相關的金融機構,還應與更加高頻的使用場景進行對接測試。
王鵬在進一步的分析中表示,如果以下三點都得到完善,那麼數字人民幣距離大規模應用就更進一步了:第一,底層技術是否穩定、合規,技術上是否能夠支撐大規模的應用;第二,在試點過程中,數字人民幣紅包的使用情況是否能夠符合商戶和消費者的日常使用習慣,還需進一步迭代改進;第三,在央行系統及商業銀行系統的內部管理體系、管理制度、管理流程都需進一步完善,面對新業務,相關人員也需要培訓和需要磨合。
王鵬強調,目前,有一些不法分子針對老百姓對數字人民幣不了解的弱點設下圈套,欺騙老百姓的辛苦錢,對此,主管部門應做好宣傳投教,通過主流媒體等渠道普及數字人民幣相關知識,讓不法行為無處遁形;此外還應加強多方合作,加強公安部門、司法部門及網際網路相關平臺的結合,通過技術手段及時介入,防患於未然,出現欺詐行為時,鼓勵大家即使舉報,重拳出擊,而不能等風險積累,形成系統性風險後才開始解決,要提前預警,及早介入。
浦東改革與發展研究院金融研究室主任劉斌也表示,數字人民幣紅包並不等同於數字人民幣,數字人民幣可以替代現金,其應用特點應該與現金相同,但是從數字人民幣紅包來看,其與現金的使用存在很明顯的差異,首先,數字人民幣紅包是有使用期限要求的,但實物現金是沒有要求的;其次,數字人民幣紅包有使用範圍的要求,但實物現金並沒有這方面的限制;最後,數字人民幣加載智能合約,這與現金存在很明顯的差異,因此是否應該加載智能合約,以及在何種情況下加載智能合約都需要進一步明確,這一點也需要從法律層面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