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陵臺、APP豚雲訊(記者 王成 查毅)「暗網」是潛藏在網際網路之下的「深網」,普通搜尋引擎根本無法進行訪問瀏覽,需要通過專業瀏覽器使用特殊加密技術層層跳轉,由於其獨特的隱秘性,成為各種違法犯罪活動的溫床。在「淨網2020」專項行動中,市公安局成功偵破一起利用「暗網」買賣公民個人信息案件,成功抓獲犯罪嫌疑人2名。
去年12月,市公安局網安支隊接到一條由上級公安機關移交的案件線索,稱我市有網民頻繁登錄「暗網」,可能存在違法犯罪行為,於是民警立即展開了調查。
市公安局網安支隊三大隊民警 崔凱:「掌握了犯罪嫌疑人在『暗網』上的一些數據,也就是他個人虛擬身份的一些數據,發現從事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的交易。」
因為「暗網」上都採用比特幣進行交易,民警無法通過這些交易鎖定犯罪嫌疑人。
市公安局網安支隊三大隊民警 崔凱:「它與我們平時正常交易當中的銀行流水和金錢交易是不一樣的,因為銀行的流水交易都是可追蹤的,而比特幣的交易是無法追蹤的。」
民警通過尋線追蹤、信息整合,自建數據模型,最終鎖定了一個網絡IP位址。
楊家山派出所民警 陳誠:「IP位址是一個位於露採新村的出租屋,租住這個房屋的是胡某某和吳某兩個青年,他們租住這個房屋經營一個網絡公司。」
民警圍繞胡某某和吳某進行了深入調查,發現兩人經營的公司主要從事網絡流量引流的業務,同時利用「暗網」下載公民個人信息進行販賣。
【同期聲】楊家山派出所民警 陳誠
吳某他主要是公司的法人,但是在這起案件當中,胡某某是主要操作上網的,吳某他是在客戶群中聊天的時候起到一個推銷的作用。主要是想給自己一個網絡達人的個人設定,吸引更多的網絡顧客來找他們來拓展業務。
【解說詞】2019年12月17號,民警在出租屋內將胡某某和其同夥吳某當場抓獲。經審訊,兩人對自己的犯罪事實供認不諱。
【同期聲】楊家山派出所民警 陳誠
胡某某與吳某利用登錄「暗網」的知識,下載公民個人信息數據、企業法人數據、股民信息,還有公民身份證號碼、手機號碼等等,在自己的朋友圈裡發布廣告,對外出售,僅大半年的時間就下載了一億餘條公民個人信息數據,獲利15萬元。上暗網是需要一個網絡密鑰,他們以500到1000元不等的價格,對外出售上「暗網」的網絡密鑰,幫助他人上暗網。
【解說詞】目前,案件正在進一步處理中。公安機關也提醒廣大網民,自覺遵守法律法規,文明上網。
【同期聲】市公安局網安支隊三大隊民警 崔凱
平時我們在工作當中發現有很多市民,他都是因為獵奇的心態,對「暗網」好奇的心態,才去嘗試著接觸「暗網」,去進入「暗網」,因為「暗網」上不但有很多非法交易,還有很多各式各樣的騙局,是防不勝防的,因為「暗網」的特殊隱蔽性,一般在「暗網」上受騙,損失是很難挽回的,所以我們告誡大家,要文明上網,儘量不要去接觸暗網這些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