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鏡成像的實驗是使學生認識平面鏡成像特點的關鍵。如圖2那樣,在桌面上豎直放置一塊薄玻璃板,把一支點燃的蠟燭放在玻璃板前面,可以看到玻璃板後面出現了蠟燭的像。另外拿一隻相同的蠟燭在玻璃板後面移動,直到看上去它跟像完全重合,後一支蠟燭的位置就是前一支蠟燭的像的位置。觀察比較蠟燭和它所成像的大小;改變點燃的蠟燭的位置,重做上面的實驗,量出每次實驗中兩支蠟燭到玻璃板的距離,並比較它們的大小。
通過上面實驗很容易總結出教材中「像和物體到鏡面的距離相等」和「像與物體大小相等」的結論,並且還可以讓學生把手放在像的火焰上感受像是「虛」像。
這個實驗的設計有三個巧妙之處,體現出了等效轉換的物理思想。
①用玻璃板替代平面鏡,玻璃板既可以當平面鏡用於成像,又可以讓光線透過看到鏡後的物體,使實驗能夠找出像到平面鏡的距離,並能比較像的大小。
②把點燃的蠟燭在鏡後成的像轉換成了與它完全重合的另一隻蠟燭,這樣就能真實的比較像與物的大小和到鏡面的距離。
③蠟燭的像轉換成了與它完全重合的另一隻蠟燭,以實物代「虛」像,用手放到鏡後像的火焰上,感受像是「虛」像。
等效轉換方法,就是當我們沿著原來的思路不能或者不易解決問題時,等效的轉換一個「角度」進行思考,就可以解決或者比較簡單地解決問題,利用等效轉換方法最基本的一個原則是必須保持「效果相同」。
為什麼用薄玻璃板?
用厚玻璃做這個實驗,可能會看到兩個不重合的蠟燭的像。當蠟燭火焰射出的光經玻璃板鏡面反射而生成蠟燭的像。對厚玻璃,其前、後兩表面分別為兩個相距一定距離(玻璃板厚度)的平面鏡,看到兩個不重合的蠟燭的像就是由厚玻璃板前、後兩個鏡面所成的蠟燭的像。
新初三快掃碼關注
中考網微信公眾號
每日推送學習技巧,學科知識點
助你迎接2020年中考!
歡迎使用手機、平板等行動裝置訪問中考網,2020中考一路陪伴同行!>>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