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28 16:09:04 來源:蚌埠新聞網
讓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國學經典得到傳承和發揚,在潛移默化中促進提升全民素養,對於增強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記者 何沛 文/圖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古往今來,無數文人騷客都對中秋節情有獨鍾,他們為之暢想,為之痴迷,為之憂愁,並以詩詞抒發胸臆,賦予了中秋節濃厚的文化底蘊。中秋佳節即將來臨,蚌埠市圖書館開展「我們的節日」傳統文化系列主題活動,讓傳統文化浸潤人心、滋潤生活。
以經典誦讀重拾傳統
9月26日,由蚌埠市文化和旅遊局主辦,蚌埠市圖書館、蚌埠市少年兒童圖書館、蚌埠漢文化發展研究會承辦,蚌埠市青少年宮協辦的「仲秋桂影連燈影 人間秋夕慶月夕」傳統文化主題系列活動在蚌埠市圖書館舉辦,為廣大讀者提供更準確、快捷、優質的公共文化服務。
在系列活動之一的祭禮活動中,來自漢研會的志願者老師進行了祭祀禮儀展示,帶領現場的小讀者們一起誦經典敬聖賢、學禮儀修品德。
11:00,一場飽含詩意的經典誦讀活動如約而至。「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千裡江山昨夢非,轉眼秋光如許」「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等一首首千古佳句,通過讀者誦讀的方式,用聲音把作者的愛國思鄉情懷展現得淋漓盡致。廣大市民在經典誦讀中了解中秋節日文化,感受傳統文化魅力,增強民族自豪感,培養了珍惜親情、熱愛生活的情操。
在蚌埠市圖書館內,讀者正在猜燈謎。
「通過這次活動,我對中華民族的傳統詩詞之美有了進一步的體會。其實有一些詩詞我都在課本裡學過,但當時並沒有太深的感觸。通過老師的講解,我發現這些詩詞讀起來,是那麼的優美動人。」一名小讀者說。
中秋話「節」
「『節』對於中國古人不是外在、偶然的,而是天、地、人本身的存在方式與節奏,是萬物與人生的和諧之處。」「節與人的命運息息相關。」為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節日——中秋節,蚌埠市圖書館開展了別開生面、精彩紛呈的中秋知識講座活動。
「講座分為漢民族文化、中秋節由來、中秋節傳說、中秋節日禮儀四個環節進行。」據工作人員介紹,志願者老師用幽默風趣的語言,以嫦娥奔月、吳剛折桂等神話傳說深入淺出地介紹了中秋節的由來,讓讀者們真正認識了「中秋節」這一傳統節日的深刻內涵,豐富了讀者們的傳統文化知識,度過了一個有意義的中秋佳節。
「沒想到『節』和『中秋節』裡蘊含著這麼多的典故和知識。」市民劉女士認真做著筆記,她說:「今天收穫頗豐,聆聽得十分過癮。中秋賞月的時候要和家人好好說道說道。」
現場體驗盡顯傳統韻味
在四樓少兒館內舉辦的「傳統文化體驗」活動現場,五顏六色的燈謎及各類與中秋節相關的文化元素營造出溫馨的節日氛圍。
前來參加活動的讀者顯然都是詩詞高手,常常一個燈謎掛出,便立刻有人搶答,現場氣氛熱烈。「廣大市民讀者一起猜燈謎、做燈籠、寄心願、留合影,更有答題兌禮等諸多豐富多彩的內容。通過親身體驗,讓市民讀者深切感受到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引導他們了解傳統節日、認同傳統節日、喜愛傳統節日。」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此次系列活動吸引了蚌埠市小記者團及眾多市民讀者的參與,其中50餘名讀者參加了孔子誕辰祭禮、授牌儀式、中秋知識講座及經典詩詞誦讀環節,活動現場互動頻頻,氣氛熱烈。活動以孔子誕辰日及中秋佳節為契機,藉助中華傳統節日文化與孔子的精神財富,讓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國學經典得到傳承和發揚,在潛移默化中促進提升全民素養,對於增強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據介紹,為進一步深化全民閱讀推廣,蚌埠市圖書館、少兒館與蚌埠市漢文化發展研究會相互建立「蚌埠漢文化發展研究會活動基地」與「蚌埠市圖書館、少兒館傳統文化教育實踐基地」,為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揚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下一步,市圖書館、少兒館將進一步深化全民閱讀推廣服務工作,倡導閱讀、組織閱讀、服務閱讀,不斷提升圖書館閱讀服務水平,為傳承中華文化,建設書香社會作出應有的貢獻。
責任編輯:劉鳴
免責聲明: 網站內所有新聞頁面未標有來源:「安青網-安徽青年報」或「安青網」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安青網聯繫。轉載稿件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