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陳穎
「她是擁有跨越五個八度寬廣音域的『日本第一女聲』。她的歌聲,宛若天籟,響遏行雲!」
在新一季《歌手·當打之年》開播時,其官方微博曾這樣介紹日本國寶級歌姬米希亞MISIA(本名:伊藤美咲)。不過相比安崎步、安室奈美惠等,米希亞的名字似乎並不被大眾所關注。
直到連續三場演出後終於拿下全場第一,分別用《現在好想見你》、《騎在銀龍的背上》、《向著明天》等曲目讓人們真正開始注意到她的實力和思想,甚至有網友調侃「米希亞是來下鄉支教的嗎?專門教大家如何唱歌。」
在日本幾乎從不參加綜藝的她接受採訪時說,之所以會選擇參加這個節目,是因為想通過這個節目是為了促進兩國人民的交流,「讓大家聽我唱歌,通過音樂讓中日兩國人民變得更加友好」。
其實,這次參加《歌手》並不是米希亞第一次在中國亮相。
早在2005年,她就在臺灣舉辦了個人演唱會;2008年,將自己的聲音帶到上海;2014年,在成龍的邀請下成為「成龍和平有愛北京演唱會」的演唱嘉賓。
日本版王菲,影視劇的OST女王
普通大眾對於日本歌手的認識,女歌手比較熟悉的可能是小野麗莎、濱崎步、宇多田光、安室奈美惠,男歌手方面更少,能知曉名字的或許有玉置浩二、平井堅等。
不過,談及日本歌曲的了解,我們應該聽過不少歌壇天王天后的翻唱,比如《對你愛不完》、《遙遠的她》《每天愛你多一點》《紅日》《容易受傷的女人》……
其實,米希亞有很多在當地傳唱很廣的歌曲,她被稱為日本版王菲,也算是日本影視劇的OST女王。
比如,她為《大和拜金女》獻唱的《Everything》,為《大奧~誕生》獻唱的《Deepness》,還有這次在歌手舞臺演唱的《逢いたくていま》(中文《現在好想見你》)。
《逢いたくていま》是一部經典日劇主題曲,她是綾瀨遙從「熒幕小花」走向「國民女神」的翻身之作《仁醫》的主題曲。當時,綾瀨遙並不是女一番,但卻在劇中怒刷存在感,讓人念念不忘。
她的那句經典臺詞,「神,只會給人挺過去的考驗」,曾經激勵無數人,也非常適合當下的環境。
米希亞演唱最動人的地方就是她能充分展示了什麼叫「音樂無國界」——即使你一句歌詞也聽不懂,也不影響你的心跟隨她一同感受歌中傳遞的「生離死別」。
四歲起學鋼琴,出道後讓R&B成為主流
「臺上三分鐘,臺下十年功」,能有這樣的表現,其實和米西亞早年的經歷分不開。
米西亞從4歲起開始學鋼琴,11歲下定決心成為一名歌手,15歲她被電影《修女也瘋狂2》中的歌曲《His Eye is on the Sparrow》所震撼,於是從高中時代起,跟隨黑人歌手學習音樂。
或許受外貌不夠出眾和運氣的影響,雖然積極參加選秀和試鏡,但直到19歲才被唱片公司籤下,當時製作人認為她是「日本少數能將黑人R&B音樂詮釋好的人才」。
1998年,20歲的她正式出道,第一首單曲賣到脫銷,同年首張專輯也登上專輯周榜冠軍。
她的出現終結了小室哲哉與織田哲郎獨霸日本樂壇的局面,讓二十世紀90年代末的日本流行音樂發生轉向,亦讓R&B成為主流。
熱心公益和慈善,成立「Love for China」支援項目
雖然在日本大獲成功,但和同期的歌手安崎步、宇多田光等相比,米希亞的名字還不足夠熟悉。
據了解,背後的原因和她不喜歡參加電視節目有關。她的低調甚至出現一個奇怪的現象:專輯賣到脫銷,大家卻不知道米希亞是誰。
不過在她鮮有出現的電視節目中,主要包括公益和平主題活動以及紅白歌會(日本最高水準演唱晚會)。
比如,呼籲大眾關注生態自然保護問題、祈願世界和平、用音樂空間向世界傳遞她的關懷與主張等等。
2020年,面對席捲中國的疫情,她還成立了「Love for China」支援項目,在日本積極奔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