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上海新聞8月11日電(湯彥俊) 日前,首屆「珀芙研杯」皮膚病輔助治療病例大賽華東大區賽在上海舉行。本次大賽在一定程度上為中青年醫師提供了很好的成長平臺及臨床實戰交流的機會,同時也對皮膚科醫生提升合理使用功效性護膚品的觀念有了很大的啟示意義。
隨著經濟水平的提高,現代都市生活人群壓力日增,各種免疫性疾病逐年增加。因生活壓力、環境等因素導致的敏感性皮膚、皮炎溼疹等皮膚疾病高發,也成為眾多年輕人比較焦慮的一個問題。除了常見的口服外敷等專業醫學治療外,是否還存在其他外部輔助治療手段?中國醫師協會皮膚科醫師分會會長李恆進教授、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項蕾紅教授、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姚志榮教授、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劉志剛教授等多位國內皮膚科領域權威專家評審團在此間就該問題以及在疫情特殊時期的皮膚病治療展開了有益的分享和討論。
中國醫師協會皮膚科醫師分會會長李恆進教授表示:「隨著醫學的發展,我們對治療學的內容在不斷地豐富和擴大,對功效性護膚品在皮膚病治療方面的作用的認識也在不斷增強,繼而對皮膚屏障功能對機體的重要性的認識在不斷加深,這也是今年舉辦皮膚病輔助治療大賽的最終目的。」
當談到在疫情期間,中國醫師協會的皮膚科醫生分會在抗疫方面做出的貢獻方面,李恆進會長更是饒有興趣的分享道「疫情發生以後,針對醫務人員長時間戴口罩、護目鏡、防護服給皮膚造成損傷的問題,皮膚科醫師分會緊急動員皮膚科醫生出臺了《新冠肺炎期間皮膚防護指南》,對整個疫情期間皮膚的防護起到了很重要的指導作用。其次,分會也和很多企業合作,組織了大批各種醫學護膚品,送給一線醫護人員。另外,我們很多皮膚科醫生也被抽調參與到一線治療。除了這些,在精神層面,我們通過給醫生護士寫慰問信的方式為他們送去鼓勵,讓大家儘量安心工作。」
在談到皮炎溼疹還有一些敏感性皮膚,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的護理和治療的話,會存在什麼危害時,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項蕾紅教授表示「皮炎溼疹是皮膚科一種最常見的疾病。溼疹是有遺傳過敏體質的,小孩子從小開始就有,到了5,6歲可能又出現了哮喘,到了7,8歲開始出現過敏性鼻炎,它有這樣的一個發展變化過程。小時候把嬰兒溼疹控制好,以後發生哮喘,發生過敏性鼻炎的風險和概率就會下降。及時有效的管控,不僅對小孩本身有益,對整個家庭的生活質量都可以有很好的提高。」
另外,項蕾紅教授還通過有趣的比喻很好的解釋了提高自身免疫系統的重要性:「我們可以把自己看做一面牆,當我自己銅牆鐵壁,非常的完善時,外面颳風下雨跟我沒有關係。但是如果我這個牆面是破的,外面的一點風雨都能影響我們」。
皮膚病的治療是一個系統工程,除了包括口服藥物、外用藥物、物理治療、光電治療多種治療方式之外,輔助治療也非常重要。積極探索皮膚病治療過程中其他外力因素,在臨床治療基礎上,增加功效性護膚品等輔助治療手段,能夠幫助更多消費者儘早走出皮膚病帶來的日常生活困擾,推動皮膚科學向前不斷發展。(完)
註:請在轉載文章內容時務必註明出處!
編輯:湯彥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