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張蓉 見習記者 劉俏言
11月13日,西安交通大學黨委書記張邁曾正式卸任。網絡熱傳,當天不少教職工和學生聞訊後自發趕到現場送別。臨行前,張邁曾和校長王樹國擁抱在一起,白髮蒼蒼的兩人雙雙哭紅了眼睛。
今天上午,錢江晚報記者致電西安交通大學黨委辦公室,對方表示,「張書記歡送會上確實有很多師生自發趕來,向來交好的張書記和王校長在現場擁抱淚別,場面感人。」
在西安交通大學發布的視頻中,會場外,數百師生夾道歡送張邁曾,掌聲不斷。現場有人強忍著淚水,好幾個人放聲高喊著:「書記辛苦了!」「我們愛你!」張邁曾動情地揮手致意,鞠躬回謝,「感謝大家的支持!我們還要更加熱愛交大,把交大建設得更好!」上車前,在無數師生的包圍中,披著紅圍巾的張邁曾和王樹國緊緊相擁,灑淚而別。
這段題為《致敬!最美交大人》的視頻在西瓜視頻上獲得12.4萬次觀看,862 條評論。有人留言說,「在物慾橫流的當今,真是難得。這樣依依不捨的場面,說明邁曾書記這些年的工作得到了大家的肯定。還有兩位搭檔的擁抱,感人至深。」
學生講述:我們都很震驚和不舍
講述人:夏子京,西安交大畢業生,2015年入學
看到書記卸任消息的時候,我有點突然。
畢業將近兩年,我依舊習慣性地點開我們學校的公眾號,我還記得前兩天剛剛看到,書記和校長一起去了新校區創新港,參加一個揭牌儀式,結果就收到了他卸任的消息。
一時間,我的朋友圈炸了,所有同學都在瘋狂轉發那條推文,然後附上自己在校的時間裡,對書記和校長的感情。
外校的學生不知道,自從2014年書記和校長一同上任起,就有人「嗑」起他們倆人的「CP」,因為他們的關係實在是太融洽了。無論是新年晚會還是各種主題的活動,兩個人「合體」出席的次數非常多,前幾年,我還記得有人在校園論壇裡PS過他們的「CP頭像」。
說實話,我2015年入學的時候,對書記的印象不是很深刻,無非就是一個正常的高校領導嘛,但是120周年校慶時,交大復興和建設世一大的誓師大會,我的印象被顛覆。
那幾天,天氣預報一直說有雨,但是大會當天的氣候卻格外晴朗。書記看到大晴天,觸景生情,脫稿即興說出了那句——「老天幫忙人爭氣,我們交大要前進!」他眼裡閃著光,情緒難掩激動,站在臺下的我,也瞬間被打動。
西安交大畢業生的朋友圈
西安交大畢業生的朋友圈
西安交大畢業生的朋友圈
因為本科是微電子專業班的班長,平時經常和輔導員打交道。聽他們說,校長和書記為了新校區創新港的建設操碎了心,一周要往那邊跑好幾次,盯著新校區的建設進度。要知道,書記已經60多歲了,我一直覺得,他是把創新港當成自己職業生涯的最後一項使命在做的,選址、開工,每一樣都親力親為。
書記形象條件也很好,愛健身,曾經在一次講話前一口氣做了31個標準的伏地挺身,放在我們學生眼裡,就是妥妥的男神。
書記不愛講大話,每次的發言,也都不是形式主義走過場,而是把話落到實處,說得都是我們能做的,實操性很強的指導性意見。
在我還沒有加入國學社之前,我們社團的學長學姐就講了書記和國學社的故事。那時候社團在納新,書記混在學生們中間,挨個看每個社團的納新宣傳,走到國學社帳篷的時候停下來,看了看社團的資料,然後對當時的招人的學生說:「在理工類的的大學辦文科類的社團還是十分有必要的,能促進文理交流。」然後和社團的學生們合了影,讓他們好好把社團辦下去。
張邁曾和國學社的合影
所以,即便已經畢業兩年,書記離開的消息依舊撩動著我們每一個西安交大人的情緒。我當時把這條消息轉發到了好幾個同學群,我們都震驚和不舍。
對於他離開時學生們的痛哭,我們都不覺得驚訝。讓一群大學生溼了眼眶,是做不了假的。
網友:一個讓你仰望星空,一個讓你腳踏實地
在網絡上,西安交大的師生們也紛紛發帖,回憶張邁曾在任六年給交大帶來的變化。
「雖然離開交大已有一年半,看到書記退休的消息還是沒忍住眼淚。看票圈(朋友圈)的照片裡,許許多多的老師和同學也都沒忍住。校長和書記擁抱的那張照片堪稱經典。我想這足以說明一切,大家的眼淚與不舍就是對書記六年工作的最高評價。」西安交通大學的畢業生「慕雪」感慨說,「大一國慶收假,溫泉澡堂改成隔間式,洗澡不再那麼尷尬。2016年後,圖書館再也沒有因施工關閉,環境也變好。加餐券不再只是幾小張紅紙,多了人文關懷。陶爺爺在交大錄了期《開講啦》,向全國觀眾介紹西遷精神。校園裡的留學生越來越多,學生事務大廳的開設非常方便,學生活動的審核和支持也給力。這是我作為一名學生的零星感受。」
一位認證為西安交通大學電氣工程博士的知乎用戶「低調霧雨霏霏」總結道,「樹國校長和邁曾書記自到任以來,他們沒有建立自己的課題組,也沒有加入某個學院。因此,可以投入更多精力在行政事務中,也能夠客觀看待學校發展。同時,他們建設了創新港,能夠給碩博新生安排單間宿舍。」
「我學的是建築學,碩士是雙學位,米蘭理工和西安交大各一個學位。這個合作項目就是校長和書記一起談來的。米理建築學世界第七,現在米理和西安交大已經開始辦聯合學院了,包括好多專業。」網友「WILL威」回憶說,邁曾書記和樹國校長對自己的正面成長影響極大,「每次聽他們講話,漸漸潛移默化之中我也變得更加正直,更有理想。一般校長先講,講家國情懷,講夢想和胸懷天下。然後邁曾書記接著,講落實,講細節。一個讓你仰望星空,一個讓你腳踏實地。這麼多年,每當提到西安交大,內心總有一種溫暖,腦海中總浮現起校長和書記努力工作,勉勵大家的畫面。這種精氣神會讓我受益終生!」
新聞+
張邁曾是老交大人。1977年,在西安交通大學工作近5年的張邁曾,被推薦至復旦大學政治經濟學專業學習。1980年,畢業回到交大的張邁曾先後擔任黨委宣傳部秘書,廣播電視中心副主任、主任,黨委宣傳部副部長,黨委宣傳部部長。1996年,張邁曾42歲,提拔任西安交通大學黨委副書記,成為校級領導。
2000年,時年46歲的張邁曾進入陝西省委,擔任宣傳部副部長。而後,他經歷多崗位鍛鍊,轉組織部,再到省人大,2013年,當選陝西省第十二屆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成為副部級幹部。
2014年,即將60歲的他回到曾工作、學習近30年的母校西安交通大學,再挑重擔,出任黨委書記。當時,和他一同出現在任命大會主席臺的,還有55歲的前哈爾濱工業大學校長王樹國。
巧合的是,兩人籍貫均為河北滄州,分別來自滄縣和獻縣,相隔僅70公裡,但他們此前的學習工作經歷截然不同,一個全在陝西,另一個全在黑龍江。
據一份排行榜,彼時,西安交通大學的全國綜合排名已從第5名快速下滑至第18名,百年交通大學,何去何從?在這樣的背景下,履新的「張王組合」開始攜手並進。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將持續關注感人相擁背後的故事。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