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日在公園散步時,如果飛來小蟲子,大多人會下意識拍打,可是有一種蟲子卻不能拍打,否則容易引起皮膚的急性炎症反應,這種蟲子就是隱翅蟲,由隱翅蟲引起的急性過敏也稱之為隱翅蟲皮炎。南方醫科大學皮膚病醫院皮膚科副主任醫師薛汝增在接受家庭醫生在線採訪時表示,隱翅蟲皮炎會引起皮膚急劇的過敏反應,雖然不會危及生命,但是會產生疼痛、皮膚潰瘍等症狀。
什麼是隱翅蟲皮炎?這種蟲子惹的「禍」
隱翅蟲是一種常在夏季繁殖的黑色蟻形小蟲,晝伏夜出,被人稱之為「影子蟲」。薛汝增介紹,隱翅蟲的翅膀是它獨特的地方,雖然透明,看似「無形」,但是毒性非常強。
與其他的蟲子通過叮咬、蜇傷不同,隱翅蟲一般不會蜇人也不會咬人。隱翅蟲皮炎的發生往往是因為接觸到隱翅蟲的體液,如果毒液沾染到皮膚上,會引起急劇的過敏反應,出現局部皮膚的紅腫、水泡、甚至是膿皰的急性過敏情況,這就是隱翅蟲皮炎。一般人在接觸隱翅蟲10-15秒就會發生反應,產生劇烈的疼痛或起水泡、潰爛等明顯症狀。
隱翅蟲皮炎會致命嗎?接觸隱翅蟲後要這麼做
在網上流傳著許多接觸了隱翅蟲之後不能打死,否則會有生命危險的說法。隱翅蟲皮炎是否具有這麼嚴重的殺傷力?薛汝增回答說,接觸到隱翅蟲後,有可能引起嚴重的症狀,但是大多症狀只是停留在於皮膚表面,並不經過血液循環系統,所以不會引起全身的症狀,自然也不會危及到生命。
「不過,接觸隱翅蟲後不能打死卻是正確的做法。」薛汝增提醒,如果皮膚不小心接觸到隱翅蟲蟲體,不能將其打死,否則會使毒液的接觸面積大大增加,加重過敏症狀。正確的做法應該是讓隱翅蟲離開皮膚表面,已被蟲體接觸的地方不要再去觸碰身體其他部位,及時用大量的清水或肥皂水來衝洗皮膚。
「此時,如果出現較重的皮膚過敏症狀,一方面需要對局部皮膚進行護理,水腫明顯時通過冷敷來消腫,同時帶走部分隱翅蟲的毒液;另一方面是藉助外用的藥物,通過專科醫生開出的爐甘石製劑或激素軟膏來協助消腫、止癢,消退皮損。」在積極護理的同時,也要避免用手去抓繞患處,以防繼發感染。
蚊蟲叮咬也可能出現蜂窩織炎
被蚊蟲叮咬出現皮膚炎症的情況並不少見,除了隱翅蟲皮炎,蜂窩織炎也是一類由於蚊蟲叮咬而導致的皮膚病。
薛汝增介紹,在醫學上,蜂窩織炎是指發生在皮膚和皮下的感染性疾病,屬於皮膚的深層嚴重反應。在醫學的範圍內,蜂窩織炎有兩種情況:1)由於金黃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或腐生性細菌引起的皮膚和皮下組織炎症;2)由於蚊蟲叮咬後引起的皮膚深層過度過敏反應,如人們常說的被臭蟲咬傷後出現的急性過敏症狀,這一類往往與感染不同。
薛汝增提醒,出現蜂窩織炎後,特別是嗜酸性蜂窩織炎,需要及時到專科醫院就診,專科醫生通過相關的檢測,明確疾病性質後對症治療。不建議自行處理,因為患處往往會腫脹得非常明顯,並且持續時間長,自行處理往往達不到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