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愚蠢的行為,就是講道理。
生活告訴我們,當我們受到不平等的待遇時,要維權。但是生活不會真正地講道理。
它只會在生活中,狠狠的給你上一課。
生活教會你的不是道理,而是口才和情商的管理。
家庭中,沒有道理可講。
家庭是講究愛和溫暖的地方,是家庭成員的避風港灣。
如果老公在外應酬,很忙。回到家還講道理的義正言辭,讓老婆做飯,收拾衛生。那你是真心愛你的老婆,還是只是需要一位保姆。
當你在愛情中,講道理的時候,就已經輸了。
小R的男朋友是個智商很高的人,但是智商高的人,好像情商都低得可憐。小R的男朋友也不例外。
小R過生日,直男打電話過來:「今天生日,你想要什麼禮物」
小R害羞的說:「一個生日而已,不必太隆重,隨便吃個飯就好」
小R心裡美滋滋地,以為晚上是頓大餐。
到了晚上,男友帶著她去吃了一碗麵條。
小R說,今天只有一碗麵嗎?
男友端坐身子,迫擊炮的恢復到:你不是說隨便吃點嗎!
就這樣一個生日,不歡而散。
其實,小R並不在乎只是一碗麵,而是在意男友的態度。
當男友義正言辭說「你說的隨便吃點」時。這段感情,就註定失敗。
愛情不是講道理,而是態度問題。
工作中,沒有道理可言。
最近熱劇《我叫餘歡水》,郭京飛塑造了一個完不成業績,還謊話連篇的人物。
一次上班,餘歡水因為送兒子上學遲到,當領導問及的時候,餘歡水毫不臉紅的說:我是為了救助別人,做好事才遲到的。並且還邊說邊演。
領導不在乎你遲到的原因,只在乎你遲到了,就應該按照制度處理。
職場是利字當頭,講道理只會讓周邊的人越推越遠。
面對長輩中,不能講道理
畢竟父母和孩子相差著幾個年代,沒有代溝,是不可能的。
那和父母出現衝突和矛盾的時候,需要講道理嗎?
講道理也未必聽得懂吧。
和父母的相處之道,是告訴他們該怎麼做。
教會他們,比講道理讓他知道錯處,更有作用吧。
比如鹹素媛和婆婆的帶孩子觀念。
一期節目中,鹹素媛的婆婆咀嚼碎食物,餵給孫女吃,讓鹹素媛當即制止。
兒子在旁邊也說,這樣餵孩子,不衛生。
母親的臉色頓時很尷尬。
兒子說的是正確的,但是維護孩子的同時,卻傷害了母親。
真正厲害的人,是講故事,而不是講道理。
不會溝通的人,總是提高嗓音,義正言辭的講著道理,試圖讓別人認可自己的觀點。
聰明的人,總是用故事的感染力,說服別人,既保留了別人的面子,也達到了自己的目的。
笨拙的人,總是喜歡在別人面前,彰顯自己的能力和優勢。
聰明的人,總是能總能不漏鋒芒的悄悄拔,關鍵時刻彰顯魅力。
我是糖果,每天甜一點,生活很簡單,關注糖果,能量滿格。
下期你想聽什麼,評論區告訴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