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從5歲左右,開始跟我學畫畫,一直堅持到小學畢業,在學校裡,她是美術骨幹,無論是辦黑板報,手抄報,還是學校挑選學生參加各種繪畫比賽,她總是榜上有名,非她莫屬!臨近小學畢業,同學們在她的畢業留言簿上,紛紛寫著祝她將來考上美院等等祝福的願望!
畢業那年的暑假裡,我們一家三口認真開了一次會,決定讓女兒初中畢業去杭州考中國美術學院附中。當時,有兩個客觀因素也影響了女兒,所以她很爽快的答應了。一是電視裡正在播放新白娘子傳奇電視劇,裡面有西湖斷橋,雷鋒塔等畫面,她很喜歡,二是我們學生家長都說杭州是個好地方啊!上有天堂,下有蘇杭。這些因素在女兒的心裡就留下了印跡。
整個暑假班,女兒除了學畫畫,我還特地為她找了一個優秀的英語老師,進行一對一的輔導。直到這個時候,女兒跟她年齡相仿的同學一起,能坐下來,安靜地學畫幾何體素描了。
從2004起,我把重心都放在了培養女兒身上,除了買菜做飯,備課教學,還和女兒一起畫畫,把客廳的沙發處理掉,放兩套畫架畫板,中午吃過飯後,畫一個小時左右(主要練練手),下午7點半放學回家,畫兩個小時,從8點畫到10點,然後再去寫作業,堅持每天陪女兒畫3個小時。
我還經常搜集有關國美附中的信息,每年的招生簡章,都把它列印出來反覆看,以及我們城市有考上中國美術學院和考上附中的學生,我們全家都要通過各種渠道去拜訪請教,無論天有多晚,無論路有多遠,我們都不想放棄任何一次學習的機會。當我知道附近有一個鎮上,姐妹倆都考上了中國美術學院附中時,我按捺不住內心的激動,通過朋友引薦,我找到他們家,因為大家都是同行,所以很快就成了無話不談的好朋友,通過數次的拜訪請教,我們知道了很多,同時也學到了很多,受益匪淺!
當我知道了附中的考試要求後,採取了不走彎路,狠抓基本功的思路,來訓練女兒畫畫,當時附中考試分文化課(語數英)和專業課(石膏像水粉靜物)共五門課,而每門課都有分數線要求,即使總分再高,只要有一門不及格,就會失去錄取資格。
所以,我就讓女兒著重練習石膏像起稿構圖,不讓她畫明暗,水粉方面,只讓她臨摹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的範畫,
2006年的冬天,我們一家三口背著提著大包小包在大年初二的晚上,坐上去杭州的火車開始了漫漫求學之路。當萬家燈火還沉浸在歡樂祥和的過年氛圍裡的時候,我們一家象是逃荒一般在大年初三的下午就站在了中國美術學院的大門口,當時是在杭州六和塔對面的濱江校區(附中就在這個校區)。
我們在學院傳達室遇到了老鄉保安,他讓我們把行李先放下,把房子租好後再來拿走。我們也沒費太多時間,在附近約十分鐘路程的聯莊村租好了房,四樓約有二十平方左右,有兩張床,很簡單的擺設。
那年杭州的冬天,感覺格外的冷,但我們的心始終都是溫暖的,早上起來,看見窗玻璃上都是冰花,女兒剛去不適應,在畫室裡手凍的都拿不好筆,怎麼畫都畫不成,我去接她,她哭了一路,吃過晚飯,她自己跟自己較勁,自言自語地說:我不相信我畫不好。她拿出畫紙夾在畫板上,埋頭不言一聲又去畫了,我們倆個人默默地坐在床上陪著她,沒有電視,沒有微信……只有默默地陪伴!
畫室的楊老師是江西人,是中國美術學院雕塑系的學生,學費及生活費都是靠自己辦美術班掙出來的,是個很善良能吃苦的人,他告訴我們,當年他來杭州考學連大門朝那都不知道,也是考了幾次才如願以償,這無疑更增加了我們的信心。
每年附中考試都會在五一勞動節前舉行,在這之前,學校會開辦一個考前輔導班,每周休息一天半,說是兩個月,真正上課的時間是不足的,半天文化課,半天專業課,除了上輔導班,晚上還要去老師的畫室再學習三個小時,對一個15歲的小女孩來說,不苦不累那是假的,但女兒從沒退縮過,也從不放棄過,簡直就象變了一個人,在杭州呆了好幾個月,每天就是從出租屋到學校到畫室再到出租屋,大概是在考試前,為了讓女兒放鬆壓力,我們去了一次西湖,女兒看到了斷橋,雷鋒塔很高興。
考學的艱辛,許多令人難忘的細節在這裡省去一萬字。沒有苦哪有甜,沒有累哪有福!當我們看到女兒的錄取通知書的一瞬間,感到付出的一切一切都值了,後來得知,那年我們省就錄取了三個學生。千言萬語彙成一句話:祝福你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