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馳、寶馬和奧迪,如果給這三個豪華品牌進行排名,我想大多數人都會把奔馳排在第一位;在同級別的「BBA」車型當中,奔馳的產品也會比競品車型的價格高上一頭。
究其原因或許是得益於奔馳率先對旗艦車型S級進行改款,以及邁巴赫S600的加入,都讓奔馳S級在豪華旗艦車領域不管從品牌美譽度還是市場銷量上,甩開寶馬7系1條街,奧迪A8至少2條街。
比如2019年奔馳S級全年銷量25362輛,領先寶馬7系近5000臺,領先奧迪A8L接近13000臺,對於旗艦級轎車來說,這樣的差距差非常懸殊;而這樣的差距帶來的「消費認知」自然也從頭頂滲透到了腳尖,從2015年到2019年,短短四年的時間,奔馳在國內的銷量已經翻了一倍。
不過和銷量上揚相對應的,是奔馳召回次數的提升。
2019年奔馳在中國市場共計召回24次,累計召回數量達145萬輛,位居2019各大品牌召回數量排行榜首位。而2020年第一季度還沒結束,奔馳在中國市場召回次數已達6次。而且3月20日,奔馳剛剛向國家市場監督總局備案了召回4884輛車的計劃,時隔一周,3月27日,奔馳再次發布召回77607輛車的計劃,讓人有些應接不暇。
雖然「以召回論英雄」是一件不可取的事,畢竟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召回也是品牌企業責任感的體現,但仔細看看奔馳的這些召回原因和過程,你就能發現它的奇葩之處。
先說說3月20日的召回原因:前排乘客側遮陽板處可能安裝了不正確國家/地區的安全氣囊警告標籤,標籤上指示兒童座椅正確使用的圖例以及附帶的解釋可能不包含中文,不符合國家相關強制性標準的要求,存在安全隱患。
簡單的來說就是,在副駕駛位的遮陽板上有一張貼紙,是用來警告車主「前排有安全氣囊,所以不可以把兒童座椅扔前排」的,和加油站「不許抽菸」的標語類似。只是由於這批車是奔馳德國原裝進口的車子,本來應該入鄉隨俗的貼上中文貼紙,可是德國人搞錯了,最終那張紙上啥文字都有就沒中文……
在我的記憶裡,上一次出現類似的狀況還是2017年3月,沃爾沃在國內召回42輛XC90車輛,原因是副駕駛側遮陽板化妝鏡蓋上的安全氣囊警示標籤缺失,副駕駛側遮陽板摺疊後無可視的安全氣囊警示標籤,存在安全隱患。
時隔三年,如此錯誤再現江湖,還正趕上2018年實施的最新版《機動車運行安全技術條件》,奔馳作為一家在國內市場根植多年的老牌車企,這樣的低級錯誤是完全不應該出現的。
然而這還不是最令人迷惑的操作,再來看看最近3月27日的召回原因:在執行2019年3月12日發布的「奔馳召回部分C級、E級、GLC汽車」召回維修工作過程中,或未能完全依照操作指導更換轉向齒條止推件,可能造成轉向波紋管密封不當。水可能進入轉向波紋管,導致轉向系統腐蝕,造成電子轉向助力系統故障。如果大量的水進入轉向系統,則不能排除電子轉向助力系統停用的可能性,會增加車輛發生碰撞的風險,存在安全隱患。
這批受波及二次召回維修的車輛,在第一次召回時是因為轉向機的轉向齒條止推件邊緣區域的膠層過薄,可能造成止推件不滿足耐久性要求,對於駕駛者來說會出現受影響側方向盤的轉向角度低於180度,或將導致事故發生。當時北京奔馳在召回信息中表示這是由於供應商生產過程有偏差(你自家的品控難道不背鍋嗎……)但事實上錯裝、漏裝這一類錯誤在奔馳近兩年的召回裡屢見不鮮。
2020年1月,新上市的GLB發布召回,原因是二排線束沒有按照規則布線。
2019年8月GLE、GLS召回,原因是催化器安裝錯誤。
2019年7月進口C級、CLS召回,原因是螺栓錯裝。
近日江湖還有「傳言」,北京奔馳首款國產AMG A35L車型,存在發動機水管在部分新車上出現「反裝」的情況,導致車輛水溫控制不正常,水箱風扇過度工作產生巨大聲響,影響車輛正常使用。雖然廠家並未發布召回通告,但據知情人表示,廠家已通過不公開的形式通知車主返店維修。
從這些種種召回原因來看,奔馳工藝、品控的不嚴格問題暴露無遺。
或許有人看到這裡會說「起碼奔馳的態度還是很端正的」,只是談到態度問題,不知各位是否還記得當年鬧得沸沸揚揚的奔馳「斷軸門」。
從2016年上市以來一直有反覆報導,很多受害客戶在論壇和媒體抱怨,卻一直沒有得到解決。直到2019年11月,奔馳才突然發布一則召回通告,涉及40多萬輛的國產和進口E級。
其實早先在2019年5月奔馳已經發過召回通告涉及30萬輛E級,27萬輛C級,11月的召回是判斷對E級僅僅更換加強後的減震器不能解決問題,進一步推出的措施。不過在2020款上市之後才對舊款召回,不得不讓人懷疑理由是否是因為法律規定:召回措施完成前不得繼續生產。
而反覆的擴大召回和增強措施,則顯示了奔馳對這個問題仍然缺乏一次排除問題的信心,究竟2020新奔馳E級會不會出問題,召回措施是否有效,也需要時間驗證。
日前,北京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發布了2019年的業績報告。數據顯示,2019年北汽股份營業收入為1746.3億元,同比增長14.95%;年度利潤為143.2億元,同比增長0.36%;歸屬於本公司權益持有人利潤(即歸母淨利潤)為40.8億元,同比降低7.83%。財報顯示,銷量僅為56.7萬輛的北京奔馳毛利潤達到422.2億元。也就是說,平均奔馳賣出一輛國產車,收穫的毛利便超過了7萬元,成為了北汽毫無疑問的現金奶牛。
一邊在國內市場賺的盆滿缽滿,一邊質量問題頻發。即使是撇開鋁換鋼這些減配橋段不說,在造車最基本的素養上,奔馳也需要一次大型自我反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