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州灣畔兩校區共迎百廿校慶 青島九中校友回家慶生

2020-09-19 青島微城事

青島新聞網9月19日訊(記者 丁淑華 通訊員 許恩暢)「我的兒子和女兒都是九中學子,這裡對我來說就是第二個家。」今年84歲的楊瑞芳是青島九中的數學老師,從1974年任教到1993年退休,她在此辛勤耕耘20年,今天,離校二十多年的楊老師拄著拐杖,在家人的陪同下,早早來到上海路7號(同濟大學附屬青島禮賢初級中學)青島九中原校址,與校友們一起慶賀學校120歲生日。

9月19日,青島近代史上第一所新式中學——青島九中迎來建校120周年校慶。從1900年到2020年,青島九中育人施教,禮賢布道,展現世紀風華迎來百廿榮光。今天,這場百廿校慶璀璨於膠州灣兩岸,西海岸新區七星河路559號校區為主會場,上海路7號分會場同步轉播,主會場分會場共襄盛會,迎全球校友回家慶生。

「百廿滄桑砥礪,百廿春華秋實」,120年,青島九中教育初心不改,辦學理想不曾止息,培養了以兩院資深院士、共和國「兩彈一星」元勳、改革開放40年先鋒人物王大珩等八位院士為代表的萬千英才,學校也成為了為國育才、為時養器的國內知名學府。

「在九中學習生活的六年,是我一生中最難忘的回憶,銀杏樹左邊是我們的教學樓,樹的右邊是老師們的辦公室。」1985年初中入學,1991年高中畢業的九中學子楊女士和兩位昔日同窗相約回校,她指著上海路7號校區操場旁高大的銀杏樹說,畢業這麼多年,一進校門,郎朗書聲迴蕩在耳畔,一如昨日,銀杏樹下,同學們嬉戲的年少模樣,歷歷在目。

楊女士的同學有的出國,有的紮根青島,她畢業後從事教育培訓工作。得益於九中「外語+」的辦學思路,上世紀末,楊女士就比同齡人獲得了更加前沿的外語教學,也促成了她選擇英語培訓工作。「九中對我來說是什麼?是驕傲,是底氣。」楊女士說。

兩個甲子風雨浸潤歲月流嵐,青島九中積澱下踏實的腳步,成為島城教育界一顆耀眼的明珠。市委教育工委常務副書記,青島市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劉鵬照表示,在新的歷史節點上,希望青島九中繼續執行見賢思齊的校訓,以集團化辦學為抓手,牢記教育初心,聚焦教育質量,彰顯辦學特色,繼續為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貢獻力量。

「進入新時代,全體九中人牢記使命擔當,立德樹人,五育並舉,堅持『團結、發展、創新』,遵循『外語+』的辦學思路,教育教學質量、管理服務水平再上臺階。」青島九中校長馬志平表示,近年來,學校獲評「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工作先進單位」、「全國首批示範性外語特色學校」、「山東省教育系統先進集體」等多項榮譽,學校的吸引力進一步增強,更多的有理想信念、有家國情懷、有責任擔當、有國際視野的優秀禮賢人從這裡走向了世界。

活動現場,青島市委教育工委常務副書記,青島市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劉鵬照,青島三十七中副校長周強,青島外事服務職業學校校長褚維東共同為青島九中禮賢教育集團揭牌。

【來源:青島新聞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青島九中迎來120周年校慶 禮賢教育集團成立開創新格局
    青島市政府、德國駐華使館、市教育局相關領導,全國高校代表、青島九中知名校友和社會各界人士齊聚九中新校區,共同見證青島九中120周年華彩篇章。校慶慶典迎來眾多知名校友百廿禮賢、世紀傳承,青島九中擁有「學在九中,院士搖籃」的美譽。
  • 百廿禮賢 赤子追夢 青島九中迎來120周年校慶
    2020年9月19日,山東省青島第九中學迎來建校120周年紀念日,以「百廿禮賢·見賢思齊·赤子追夢」為主題的120周年校慶活動拉開帷幕。青島市政協主席楊軍、德國駐華大使葛策先生,市教育局,全國高校代表、德國駐華使館有關官員,青島九中知名校友和社會各界人士齊聚青島九中,共同慶祝青島九中建校120周年,並見證青島九中禮賢教育集團成立。
  • 「百廿禮賢 赤子追夢」青島九中迎來120周年校慶
    青島市市政府、德國駐華使館、市教育局相關領導,全國高校代表、青島九中知名校友和社會各界人士齊聚青島九中,共同見證青島九中120周年華彩篇章。青島九中秉持「全面發展,文理兼通,外語見長」的辦學理念,「禮賢教育集團」成立後實行集團化管理和運作,必將進一步提高學校多元化、特色化辦學的水準,為學校實現高平臺上新發展打造良好的基礎。九中人將秉承120年的優良辦學傳統,兼融中西教育,科學人文共舉,志存高遠,見賢思齊,以最優質的服務態度、一流的教育教學質量為學生搭建全面發展的立交橋,為島城教育的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 禮賢人歡迎回家!青島九中120周年校慶活動指南
    >「百廿禮賢 見賢思齊 赤子追夢」校慶文藝演出  時間:9:59—10:59  地點:田徑場  節目單:  古箏齊奏《盛世國樂》演奏:青島九中「小茉莉」古箏隊  女聲獨唱《春天的芭蕾》演唱:伯鶴(校友)  世界各地校友祝福  青島九中校友會各地分會成立暨授旗儀式  「愛校助學貢獻獎
  • 青島九中120周年校慶 校友獻7.2米「九生萬象」雕塑
    青島新聞網9月19日訊(記者 李麗濤 實習記者 王豔玲)世紀弦歌,甲子成雙。作為島城頗負盛名的百年名校,120年來,青島九中培育出了一代又一代的優秀學子。
  • 青島九中舉行120周年校慶
    郭曉光9月19日,山東省青島第九中學迎來「百廿禮賢·見賢思齊·赤子追夢」120周年校慶紀念日。青島市政協主席楊軍、德國駐華大使葛策先生,市委教育工委副書記,市教育局局長、黨組書記劉鵬照以及青島市體育局、青島市外辦、中德生態園,高校代表和師生校友參加活動。
  • 青島九中120周年校慶倒計時10天!「愛在禮賢」名單(二)出爐啦
    大眾網·海報新聞 記者 張雅新 青島報導世紀風華,百廿璀璨。源遠流長,根深葉茂。自青島九中「愛在禮賢」活動啟動以來,收到了來自世界各地禮賢校友們的積極投稿,也送來了對青島九中120周年校慶的祝福。讓我們 一起來聆聽他們與九中的故事吧!
  • 年度特輯丨歡聚一堂慶元旦,放飛夢想迎新年——青島九中舉行教職工...
    放飛夢想迎新年 青島九中舉行教職工新年聯歡會 歡聚一堂慶元旦
  • 青島九中校友親自設計捐贈「九生萬象」主題雕塑
    半島全媒體記者 孫雅琴9月19日,青島九中迎來120周年校慶慶典。五湖四海的禮賢校友們再次回到母校,共同見證這一重要時刻。校慶當天,由青島九中劉青硯、林建業、趙高潮三位校友為母校設計的「九生萬象」主題雕塑於院士廣場落成,該雕塑由青島九中校友會捐贈,向母校120周年華誕獻禮。
  • 百廿養正 不忘初心 杭四中慶120年校慶
    天下四中人歡聚一堂,為母校慶祝120歲生日,可謂「百廿養正,踵事增華,與國同慶,不忘初心」。百廿養正 不忘初心杭州第四中學的歷史脈絡,幾乎就是杭州近代中等教育的縮影。杭四中前身是1899年時任杭州知府林啟創辦的「養正書塾」,開浙江官辦近代中等教育之先河,與浙江大學、浙江理工大學同出一源,文化底蘊豐厚。
  • 青島九中校友會會長現場為18個地區分會授旗
    月19日,山東省青島第九中學迎來建校120周年紀念日,以「百廿禮賢·見賢思齊·赤子追夢」為主題的120周年校慶活動拉開帷幕。原青島市教育局黨委書記、局長,青島九中校友會會長杜小悌作為1966屆校友來到了校慶現場。據悉,青島九中校友會於2019年9月19日正式成立,現已籌備北京、上海、濟南、深圳、香港、美國、加拿大、日本、澳洲、英國等18個地區分會。
  • 用特殊方式為你慶生——北京大學122周年「雲校慶」紀實
    醉紅妝·參加「團結·奮進」校慶122周年北大人全球線上跑有感時迎校慶又逢春。著紅妝,熾熱魂。馬拉松賽寄情深,雲隨步,歲留痕。傳承德賽總牽魂。縱馳騁,笑浮沉。校友相攜風雨路,歌北大,報師恩。值此母校122華誕之際,北大洛陽校友會全體校友祝福母校:宏圖大展,再譜華章!——洛陽校友會燕園情,千千結,問少年心事,眼底未名水,胸中黃河月。未名湖畔記錄少年壯志,祖國萬裡河山踐行人生理想,願北大青春永駐!
  • 校慶·奮進七十年//青島科技大學70周年校慶公告(第三號)
    2020年9月20日,青島科技大學將迎來建校70周年華誕。鬱鬱蔥蔥的青科大校園煥然一新,侯迎八方來賓,共慶華誕,同襄盛舉!在此,我們謹代表全體師生,向長期以來關心、支持我校建設和發展的各界朋友致以衷心的感謝和崇高的敬意!向海內外心繫母校、關愛母校的廣大校友致以節日的祝賀和親切的問候!憶往昔,崢嶸歲月!七十載風雨滄桑,薪火相傳,步履鏗鏘。
  • 會議中心舉行「學習校史校情,服務百廿校慶」座談會
    為進一步深化北大校史校情學習,總結百廿校慶接待服務工作,提高隊伍集體榮譽感和凝聚力,會議中心於5月24日下午在英傑交流中心第三會議室舉行「學習校史校情,服務百廿校慶」座談會,包括中心領導班子成員在內的近40名幹部員工共話校慶專題、分享個人體會、交流工作經驗。座談會由中心主管培訓工作副主任李榕主持。
  • 【百年校慶】南開百年華誕 活動精彩紛呈
    南開大學師生員工、海內外校友及社會各界友好齊聚南開,暢遊校園,共同參與了豐富多彩的校慶活動,並以不同方式為百歲南開送上生日祝福。  南開大學百年校慶是中國教育界的一件大事,是海內外所有南開人同襄共慶、暢敘情誼的華誕盛會,更是匯集南開人智慧、凝聚社會各界力量、共商南開新時代新百年新發展的重要契機。學術交流、文化紀念、校友座談等各類活動繽紛呈現,校園裡喜氣洋洋,處處歡聲笑語。
  • 百廿北大 一生燕緣——致敬北京大學120周年校慶志願者
    編者按:百廿北大,靜看歷史風雲變遷;此間少年,細聽今朝熱鬧非凡。未名的湖水,泛著綠意,和著慶祝的旋律蕩漾波光;園子的他們,穿著紅衫,隨著節日的歡呼舞動節拍。5月6日,校慶周已接近尾聲,盛大節日中的助力者——校慶志願者們依然在崗位上毫不懈怠地進行最後的服務。那麼校慶活動中的他們是什麼樣的呢?一起來回顧一下吧!
  • 九中60年校慶徵文||「去勞大」——那段值得回味的經歷(文/歐業墅校友)
    每兩周回家一趟,接受家裡的補給。        上課基本不用常規的課本,其實也沒課本,分校辦學宗旨就是與生產實踐相結合。有生物學常識,植物病害蟲常識,化肥種類知識,水利常識(動勢能原理),還學了毛澤東的《農業八字憲法》,至今仍覺得毛主席還是一位了不起的的農業專家,土、肥、水、種、密、保、管、工——八字憲法,每一條都那麼貼合實際,既有理論又有實踐。
  • 校友回家:中南大是你永遠的溫暖
    這次校慶,大家從全國各地趕回來,終於可以好好聚一聚了。」1984級的校友羅水林感慨道,闊別32年的他們終於在此時相聚於首義校區中南樓前。學校內的一磚一瓦似乎都能喚起校友們心中的記憶,每一處建築與標識都是校友們爭相合影的地方。「我們當時學習特別認真,在30、31號樓上課,還在信息學院進行計算機二級學習。」
  • 58中39中昨共迎校慶 專家解讀青島歷史名校三成因
    58中校慶慶典上,兩位老同學見面緊緊地擁抱在一起。     10月6日,青島兩所著名中學——青島58中和39中同時迎來建校六十周年慶典。六十年一甲子,對於一所學校來說,六十年校慶承載著太多人的記憶和期盼,兩所學校的校友均紛紛返回母校。記者採訪發現,儘管校慶慶典本身很隆重,但學校都把校慶最根本意圖定位為育人,要藉助校慶對在校生進行教育。
  • 北大百廿周年校慶 海內外校友爭睹《北大築夢圖》
    北大百廿周年校慶 海內外校友爭睹《北大築夢圖》 2018-05-07  北大百廿周年校慶 海內外校友爭睹《北大築夢圖》  5月4日,正值五四青年節之際,又逢北大校慶日,北大學子策劃了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校慶活動迎接母校百廿華誕,優秀師生濟濟一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