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新聞網9月19日訊(記者 丁淑華 通訊員 許恩暢)「我的兒子和女兒都是九中學子,這裡對我來說就是第二個家。」今年84歲的楊瑞芳是青島九中的數學老師,從1974年任教到1993年退休,她在此辛勤耕耘20年,今天,離校二十多年的楊老師拄著拐杖,在家人的陪同下,早早來到上海路7號(同濟大學附屬青島禮賢初級中學)青島九中原校址,與校友們一起慶賀學校120歲生日。
9月19日,青島近代史上第一所新式中學——青島九中迎來建校120周年校慶。從1900年到2020年,青島九中育人施教,禮賢布道,展現世紀風華迎來百廿榮光。今天,這場百廿校慶璀璨於膠州灣兩岸,西海岸新區七星河路559號校區為主會場,上海路7號分會場同步轉播,主會場分會場共襄盛會,迎全球校友回家慶生。
「百廿滄桑砥礪,百廿春華秋實」,120年,青島九中教育初心不改,辦學理想不曾止息,培養了以兩院資深院士、共和國「兩彈一星」元勳、改革開放40年先鋒人物王大珩等八位院士為代表的萬千英才,學校也成為了為國育才、為時養器的國內知名學府。
「在九中學習生活的六年,是我一生中最難忘的回憶,銀杏樹左邊是我們的教學樓,樹的右邊是老師們的辦公室。」1985年初中入學,1991年高中畢業的九中學子楊女士和兩位昔日同窗相約回校,她指著上海路7號校區操場旁高大的銀杏樹說,畢業這麼多年,一進校門,郎朗書聲迴蕩在耳畔,一如昨日,銀杏樹下,同學們嬉戲的年少模樣,歷歷在目。
楊女士的同學有的出國,有的紮根青島,她畢業後從事教育培訓工作。得益於九中「外語+」的辦學思路,上世紀末,楊女士就比同齡人獲得了更加前沿的外語教學,也促成了她選擇英語培訓工作。「九中對我來說是什麼?是驕傲,是底氣。」楊女士說。
兩個甲子風雨浸潤歲月流嵐,青島九中積澱下踏實的腳步,成為島城教育界一顆耀眼的明珠。市委教育工委常務副書記,青島市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劉鵬照表示,在新的歷史節點上,希望青島九中繼續執行見賢思齊的校訓,以集團化辦學為抓手,牢記教育初心,聚焦教育質量,彰顯辦學特色,繼續為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貢獻力量。
「進入新時代,全體九中人牢記使命擔當,立德樹人,五育並舉,堅持『團結、發展、創新』,遵循『外語+』的辦學思路,教育教學質量、管理服務水平再上臺階。」青島九中校長馬志平表示,近年來,學校獲評「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工作先進單位」、「全國首批示範性外語特色學校」、「山東省教育系統先進集體」等多項榮譽,學校的吸引力進一步增強,更多的有理想信念、有家國情懷、有責任擔當、有國際視野的優秀禮賢人從這裡走向了世界。
活動現場,青島市委教育工委常務副書記,青島市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劉鵬照,青島三十七中副校長周強,青島外事服務職業學校校長褚維東共同為青島九中禮賢教育集團揭牌。
【來源:青島新聞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