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成功,運氣重要還是努力重要?看層次高的人怎麼說

2020-12-13 學習委猿

如果說基層往中層發展還可以靠努力來實現,那中層往高層發展就看個人的機遇了,這點我深有體會,且身邊混得不錯的朋友都深感認可。我雖說也是努力的人,但坦白說,比我努力十倍百倍的人多了個,他們在職場上的發展卻未必能站得多高。這就好比,以前讀書的時候,學霸明明不比別人努力,但卻始終領先於他人,這就是學習的天賦,換做職場來說,就是機遇的問題。

所以你要是問我,我也是說運氣好,一則不敢太自大,二則確實見過很多比我努力的人。而且,站得層次越高,也就更能深刻地體會到,很多時候運氣決定了一個人發展的上限。而層次低的人確實應該多談談努力,不要好高騖遠。為什麼這麼說,我們不妨來聊聊看。

層次高的人有本事謙虛,層次低的人只能依靠努力來證明自己

有個做諮詢顧問的朋友說過一句話,我印象深刻,他說,我們站的位置越高,越需要謙虛,不要把自己的努力看得太重。而我們站的位置越低,越需要強調努力,並以此證明自己。

這句話說得一點沒錯,當我們已經位居高位,不需要再用努力來證明自己,為了更好地和外界相處,這時候我們獲得他人認可的方式往往是謙虛,談及自己的成功,應當更感恩且重視外界的助力,他人的幫助,前輩的扶持,職場的機遇等等。

愛迪生說,天才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但那百分之一的靈感往往比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來的重要。職場上層次越高的人,往往都會感謝運氣和機遇,而這些都是外界賦予的。反之,當我們仍處於基層的時候,不宜過于謙虛,更需要敢於表現,且還需要比別人更努力來證明自己,哪怕努力表現得更為張揚,也比默默無聞地好,至少能讓我們獲得他人的關注,更容易獲得認可。所以,層次高的人將成功歸結於運氣,自然是有種謙虛的意思。但層次低的人,更需要談努力,因為他們需要得到別人的認可先。

層次高的人已經取得成功,越理解機遇的重要性,還未成功,必須努力

站的層次越高,我們看得越清楚,並不是說努力不重要,但努力只是職場發展的基礎,這個基礎打紮實了,至少能讓我們達到職業發展的中等層次,比如中層管理者,項目主管,高級技術工人,高級工程師等等。在這個層次還想往上爬,則是看個人的機遇了。

而在當下的社會中,能談得上成功的,是站在頂尖的那批人,他們當然也很努力,把馬雲、任正非、雷軍的日常安排拿出來一比,一般人還真的沒這麼拼。但馬雲還是會說,阿里巴巴稀裡糊塗做到這麼大,我們是靠運氣,我們這個時代運氣特別好。雷軍也會說,站在風口上,豬都能飛,他只是找到了風口。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這些已經成功的人,他們的目標更遠大,更高,而要成功達到這些目標,已經不是通過個人努力就能實現的,一則要靠企業合力,二則要靠機會,所以他們將成功歸結為運氣,是更合理,也更正確的答案。

而層次低的人,看到的成功是個人追求的階段性目標,這些確實是可以通過個人的努力來達到。當個人層次越來越高后,目標也會更高,到時候自然就會覺得,成功更需要靠運氣。

先通過努力打下根本,再抓住機遇,拓展人脈圈子

所以,我們談職場上的發展,在基層時應當先強調個人的努力,並通過努力工作來打下職業發展的根基,至少進階到中層管理的角色。在這個基礎上,我們要抓住對自己發展有益的機遇,包括來自領導的扶持,可以爭取的晉升機會,或某個大項目的參與機會等等,只要對個人成長和發展有益,哪怕再艱辛,也應當主動站出來爭取。

我們的機遇,很大程度上與外界的助力相關,比如領導或前輩可以為我們提供晉升或發展的平臺、好項目的參與機會等;而同事、同行有可能提供更多職業發展相關的信息等。所以,在自己努力工作的同時,我們應當主動走出去,拓展人際圈子,以便提高獲得機遇的概率。做到這兩點,並不是說我們一定能成功,但至少不會混得太差,而且獲得成功的機會也會更高。

【歡迎關注學習委猿】每日更新、專注職場個人成長、一起升職加薪!

相關焦點

  • 成功與運氣:比爾·蓋茨的成功歸咎於什麼?天賦、努力,還是運氣
    這本書清晰界定了一個我們長久以來爭論不清的根本問題:成功到底是靠天賦、努力,還是運氣。01、運氣為什麼重要作者說,大多數人堅持認為,成功完全只能靠天賦和努力,這些特質確實非常重要,但是由於爭奪社會大獎的競爭異常激烈,要確保勝利,僅靠天賦和努力是不夠的。
  • 考公務員到底是運氣和關係重要?還是個人努力重要
    很多人認為權力=資源和財富,這對考公務員來說更是如此。比如一個家庭背景不錯的學生考上公務員後,大家就會議論,說他找了關係。其實或許根本沒找。看看網友怎麼說:@花果木: 關係再硬,第一輪筆試你肯定得通過吧,所以與其擔心那些有的沒的,還不如把握好自己,要是你第一輪分數很高,那就算這個崗位有「貓膩」或者其他人有關係,那他們要付出的代價會很高,你自己能成功的機率也會更大;@粒粒落: 我一個朋友,父母都是軍人
  • 研究表明:有時候運氣,比努力更重要
    但是,你有沒有想過,可能,有時候運氣對於成功的重要性,遠遠大於我們的想像。我前段時間看了篇論文,義大利物理學家Allesandro Pluchino、Andrea Raspisarda和義大利經濟學家Alessio Biondo,第一次嘗試量化運氣和天賦對成功的影響。
  • 託福|閱讀29分,是努力重要還是運氣重要?
    剛開始決定自學,畢竟自己的功底還是可以的,但長時間一直專注於自己的學習方式,會發現很難渡過託福的瓶頸期,於是想來學校借鑑老師的學習方式。因為閱讀是很多人擅長的模塊,我給自己定的分數也是30分,但託福畢竟是一種考試,是考試就會存在運氣的因素,最後出分29,有點遺憾,但自己也努力了。
  • 現如今想要獲得成功,出生、運氣和努力這三要素哪一個才更重要?
    說起成功人士人們很容易的就會被他們的各種奮鬥歷程所打動,在風雲激蕩的年代,那些如今的商業巨頭們是如何一步步成長起來,如何一步步壯大起來,如何一步步打造了屬於自己的商業帝國!然而就在雞湯都沒喝完的時候就會有很多人說,他們的成功和努力一點關係都沒有! 你看比爾蓋茨的媽媽是幹什麼的?
  • 「選擇」重要還是「努力」重要?可能跟你想的不一樣!
    「選擇大於努力」可能是近些年比較流行的一句話,搞得好像你不知道這句話或者不認同這句話你就落伍了,或者思想落後了,因為之前大家都信奉的是這些「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成功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還有更直接的「只要堅持就能成功」之類的,還有很多
  • 老男孩老師談:努力重要還是選擇重要?
    到底努力重要還是選擇重要,這是一個很難以回答的問題,因為這是一個沒有明確對錯結論的主題,其實這句話很適合學生辯論用。如果拿一輛汽車做比喻,那麼選擇類似汽車的方向盤,它掌握著汽車行駛的方向,而努力有點類似汽車的發動機,它是汽車行駛的動力,只有同時具備了選擇和努力這兩個要素,最終汽車才能行使到想要去的目的地。
  • 成大事者,運氣很重要:智商與情商決定下限,而運氣決定人生上限
    只不過命運女神無情轉動輪盤的時候,從不管運氣降落在誰的身上,從不管對人們來說是好事還是壞事,她只關注這件事發生的概率大小。所以世人敬仰愛慕的科比竟難逃厄運,什麼事也沒做錯的人也可能遭遇SRIA肆虐的低概率事件。生命本是場偉大奇蹟,活得如何卻還要看運氣的臉色。
  • 越努力越幸運?成功究竟是靠運氣還是十年寒窗?
    在大多數人看來,「賢能制度」不僅是當下世界的「應然」,也是一種「實然」,即人們認為當今世界就是「任人唯賢」的。在2009年英國的社會態度調查問卷中,84%的受訪者表示,努力工作在職業晉升中是「必要的」或「非常重要的」;在2016年布魯金斯中心的調查中,69%的美國人相信,人們的才華和能力終會得到回報。英美兩國的受訪者均表示,運氣和出身富裕等外部因素遠沒有那麼重要。
  • 成功,靠努力不如拼運氣?4個方法幫助你提升運氣
    而這些富豪們的回答卻讓人大跌眼鏡,他們竟然無一例外,也都宣稱成功要感謝運氣。成功人士之所以成功,主要是靠運氣嗎?在我看來並不見得,機會只偏愛有準備的頭腦,你只有非常努力,才能看上去毫不費力。面對不同的事情,努力和運氣的佔比可能大不相同。所以成功很可能等於努力+運氣。看到這裡,可能會有一點喪,想著自己大半輩子都很努力,周圍的夥伴努力的程度可能還不及自己的一半,就是因為遇上了更好的機會,一下子就超出自己一大截,感覺很委屈。我們會擔心,如果自己一輩子都沒有運氣怎麼辦?
  • 選擇大於努力?沒錯!更重要的是,遇到挫折只有選擇努力通向成功
    沒有讀過大學的孩子,也有很多有出息的,但是他們的付出要比別人高很多倍。很多人都知道一個道理:選擇大於努力。然而多數人不知道:人生最重要的選擇,是在努力和放棄之間做出選擇,選擇努力通向成功,選擇放棄接受失敗。作為一個學生,努力學習是最正確的事情。新東方教育創始人俞敏洪,參加了三次高考,前兩次高考因為英語成績太差,連上個大專的可能性都沒有。
  • 萬維鋼:運氣動力學,運氣真的很重要(簡短好文)
    成功當然需要有實力,有能力,需要特別的努力才能夠看起來毫不費力。但是實際上,有很多時候當我們某件事失敗時,特別是在離成功只有一步之遙卻失敗時,內心裡的第一句話肯定是:我的天,運氣真是太背了,差一點點就成功了。等冷靜下後,才會思考如何去改進,同時也會在心裡祈禱著下次運氣能夠好一點。
  • 申請考博:運氣與努力一樣重要
    「骨架」: 最開始,我就花了一個星期仔細打磨出一封專業科研方向的郵件,其中涉及了我的碩士工作內容、我的科研思路、我對本方向的簡單總結以及博士期間擬從事的工作方向等等內容,回過頭看,也是這封專業性的科研郵件幫我成功申請到了博士,所以花時間寫好一篇優秀的科研郵件是非常有必要的。
  • 雷軍:我的成功85%靠的不是勤奮努力,是運氣
    金山雲「雲上市」成績如此斐然,雷軍卻還是不將這一切歸於自己的努力,「假如你創業成功的話,你一定要意識到85%是運氣,不是你比別人聰明」。這是雷軍在獲得「2012中國年度創業人物」大獎發表的演講,而他雖然又經歷了多次成功,但是從來沒有改變過這個想法。 本文將從雷軍的人生經歷來層層解讀這個說法:成功的主要原因是運氣、失敗的原因可能是沒有順「勢」、看運氣並不意味著不努力就能成功。
  • 鬥地主到底是靠運氣還是靠實力?聽聽高手們怎麼說
    出牌看大小、憑感覺,但鬥地主高手似乎很有門道? 鬥地主這款棋牌遊戲,真的靠運氣就能打好? 鬥地主最大的特點就是「易學難精」,這是個老少皆宜的運動,大部分人都會玩,大部分人玩確實是靠運氣,但這並不能說明鬥地主就是一個靠運氣才能取勝的遊戲。 來看看高手們怎麼說!
  • 選擇比努力更重要!想成功首先要找對平臺,跟對人
    山有山的高度,水有水的深度,沒必要攀比,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大多數的人之間其實並沒有什麼特別大的差異,那些成功的人往往只是比普通人思考得更多罷了。只有學會在正確的時間做正確的事,再加上努力才會成功!如果努力就可以獲得成功,那麼滿大街打工者都將是成功的人。所以說,想成功首先要選對方向,找對平臺,跟對人,尤其是如今的社會環境裡,成就一個人的決不僅僅是努力和堅持,更多的是他所處的環境和人脈圈。就好像同樣的一道炒菜,自己做可能成本才幾塊錢,放到小飯店就是十幾塊,放到酒店就是幾十塊。
  • 之敬隨筆:讀書筆記 -- 成功,運氣,與努力(一)
    現在停下來,覺得還是想寫點東西,充實一下由於開會而流失的腦細胞。疫情我就不多說了,雖然看起來有點曙光微露,但也還是不容樂觀:美國確診人數直逼40萬,且已有一萬兩千多人失去了寶貴的生命。這些生命本來是鮮活的,本來是可以和你我一樣享受著陽光和大自然的饋與,享受著天倫之樂的。不期一場突如的疫情,讓他們過早地離開了這個美好的世界,使得他們本來的計劃落空。
  • 選擇重要,還是努力重要?愛一行幹一行,還是幹一行愛一行?
    也想學一些技術,所以報了管理類的自考,可惜沒有堅持考完。又報了CCNA的網絡工程師,因為計算機很熱門,考到了證書,但最後也沒有做計算機方面工作。而對於農業也沒有什麼感覺,班上有一些和我一樣被調劑來的,但一問他們的高考分數,高的嚇人,好些原始分比我高出一百多分。畢竟我們學校不但是一本,後來還成了985、211,那時候才發覺,自己好像讀了一個很不錯的學校。
  • 天賦重要還是後天努力重要?愛迪生早在100多年前就給出了答案
    文章開頭的這句名言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最早在小學的語文課本中我們就接觸過。但是,我們當時學習的和為人所熟知的都是這句話的前半部分——「天才就是九十九份汗水加一份靈感。老師和家長們也經常用這句話來勉勵我們努力學習,告訴我們努力比天賦重要。
  • 愛一行幹一行,還是幹一行愛一行?選擇重要,還是努力重要?
    也沒有認真想過以後做什麼,總想著外面的世界很大,總有容身之處。也想學一些技術,所以報了管理類的自考,可惜沒有堅持考完。又報了CCNA的網絡工程師,因為計算機很熱門,考到了證書,但最後也沒有做計算機方面工作。而對於農業也沒有什麼感覺,班上有一些和我一樣被調劑來的,但一問他們的高考分數,高的嚇人,好些原始分比我高出一百多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