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法治日報
殺人逃亡二十五年終落網
□ 本報記者 劉志月
□ 本報通訊員 徐飛
□ 本報實習生 王維佳
「砰!砰!」25年前的一天,兩聲槍響打破了湖北省武漢市江夏紙坊龍頭街的深夜靜謐。至今,不少老紙坊人對這起持槍殺人案仍記憶猶新:幾句口角、一時衝動,命案造成一死一重傷。
兇手王某來是當地小有名氣的商人,作案後畏罪潛逃,銷聲匿跡。囿於條件,這起命案成了武漢警方的一塊「心病」。經不懈努力,武漢市公安局江夏分局近日將王某來抓獲歸案。
一張彩色老照片
「王某來這個案子發生時,我還在上小學呢!」負責追蹤辦理這起命案積案的江夏分局刑偵大隊副大隊長文皓是名「85後」民警。
為了啃下這塊「硬骨頭」,2020年初,文皓一邊向當年參與過此案的老同志詢問案情,一邊翻閱當年的案卷,希望從中找到突破口。
譚遵偉是江夏分局刑偵大隊的老民警,從警有30個年頭。
「這起案子是我參警的第5個年頭發生的,兇手是誰我們都知道,為了抓到他,25年來我們幾代刑偵民警,逢年過節都會去他家附近蹲守,每年『拜年』從未間斷。」譚遵偉說。
江夏分局藏龍島派出所所長曾凡參辦此案多年。2000年底,他們得到消息,王某來有可能潛回老家過年。曾凡與同事大年三十當天冒雪蹲守一夜,沒能等來狡猾的「獵物」。
在前人偵辦基礎上,文皓與同事從案卷中找到一張王某來25年前的半身彩色照片,通過大數據對比確定了20名相似對象。拿著照片,民警們找到王某來的舊相識,挨家挨戶對照辨人,最終鎖定了一個名叫「孟某勝」的男子可能就是多年前畏罪潛逃的王某來。
調查顯示,2011年孟某勝曾在廣州市增城區有過報警記錄。經聯繫當地公安機關調查發現,孟某勝是湖南張家界人,癱瘓在床多年,且從未離開戶籍地。
越是情況異常越是有價值的線索。今年7月6日,文皓與同事趕往廣東調查。
一條牆體小廣告
根據廣州警方提供的孟某勝報警信息,辦案民警到其飼養藏獒的瑤湖農場開展走訪調查,發現孟已於2014年6月離開農場,之前的聯繫電話也停止使用,具體去向不明。
7月10日,專案組連夜開會,調整追逃思路,確定了再次詢問農場會計老何的工作方案。
老何不經意的一句話帶來新曙光:「2014年我見過老孟,他離開農場後曾租住在沙埔醫院附近的私房,靠養狗和跑摩的賺錢餬口。」
到達孟某勝租住的私房區域,民警們倒吸一口涼氣:這是一片外地人打工租住聚居地,範圍大、租戶多、人員複雜。文皓等人著手走訪,從當地一家摩託車修理店老闆口中得知孟某勝的租住地,一位摩的司機帶他們到了孟某勝的租住地。
在房屋鐵門後的一處牆上,民警發現了一條「有事電聯」的牆體廣告和一個手機號碼。民警們安排房東撥通號碼。當聽到電話那頭的回應夾雜著熟悉的口音時,文皓和同事的心快提到了嗓子眼兒,躲在孟某勝「背後」的王某來又近了一步。
得知孟某勝已回到湖南常德老家,7月12日下午,民警們匆匆踏上前往湖南的火車。
一個冒用的身份
在當地警方配合下,專案組查明,孟某勝現住常德市石門縣的一個偏僻小山村。村子位於石門縣、臨澧縣、慈利縣三縣交界處,王某來很可能隱匿其中。
該村有900多戶人家,地形社情複雜。經一天一夜摸排,民警們鎖定了一戶3年前來此的人家,男子平日深居簡出,體貌特徵均與警方資料吻合。
7月13日22時許,專案組收網,當場控制正在自家院內包餃子的王某來。「我是江夏來的警察,知道為什麼找你嗎?」文皓用家鄉話開腔。王某來一怔,隨即放下手中的餃子,長嘆一聲:「終於到頭了。」
經審訊,這名冒名孟某勝的男子承認就是王某來,他交代了自己在1995年持槍殺人的事實。
頭腦活絡的王某來是學校體育老師,他憑著社會上結識的商人老闆倒騰建築材料,幾年後白手起家蓋起了三層小洋樓、跨上了「南方250」摩託車,帶著妻兒早早過上小康生活,惹得周圍同事、同學豔羨不已。案發當天,王某來與一幫朋友喝下一斤半白酒,步子踉蹌路過從前有過小矛盾的燒烤攤,與攤主一言不和起了爭執。
盛怒之下,王某來回家拿起私藏獵槍,返回燒烤攤前摳動扳機,造成一死一重傷。案發後,他回家匆匆收拾行李,騎著摩託車走鄉村小道倉皇出逃。
王某來逃到湖南張家界深山,在當地幹起採石業務,其間結識了湖南籍民工孟某勝。在一次開山炸石中,孟某勝意外被炸瞎雙眼、炸斷手臂。照顧孟某勝生活時,見其不能出門,王某來便偷偷將孟某勝的身份證藏了起來,其後輾轉多地一直冒用孟某勝的身份。
亡命天涯後,王某來先後幹過廚師、摩的司機,也開過採石場和養狗場。「但無論走到哪裡,總是夢魘纏身,靈魂備受煎熬。」王某來說。
目前,該案正在進一步偵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