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註定要在中國武俠(小說/故事)史上留名的一年,伴隨著金庸先生仙逝,當年「四大名家」如今僅剩創作過《四大名捕》等作品的大師溫瑞安一人而已。雖然說是「武俠四大名家」,但事實上國人印象最深的,恐怕還得是金庸查老先生。不僅是文藝作品界如此,就連遊戲界,也一直流傳著金庸先生的傳說。
沒錯,那就是發行於22年前,留存在許多玩家回憶當中的絕世經典《金庸群俠傳》。
這款誕生於22年前的遊戲,擁有著即便是現在也依然時髦的遊戲設定——開放世界。是的,雖然不能喝這個年代的開放世界相提並論,但是將其視為開放世界的雛形也未嘗不可。《金庸群俠傳》擁有著區別於當時世界上任何一款遊戲的玩法,以獨步天下的遊戲性傲視群雄。在體現出濃濃的傳統文化的同時,有別具一格的擁有與當年「雙劍」完全不同的玩法,可以說,在那個年代擁有這樣的作品,是國產遊戲界之幸。
而《金庸群俠傳》是河洛工作室群俠傳三部曲當中的第一款作品,或許也是三部曲當中對國產遊戲,尤其是國產同人遊戲影響最大的作品。而其放在今天已經貴如天價的授權費,似乎已經能夠讓其擁有無法複製的資本——那可是整整十四本小說的授權費啊,光是這個IP就已經足夠豪華了吧?
而且,小編可能有些知識淺薄,因為在小編記憶中,這二十多年來國產遊戲當中,以其獨創性玩法而非劇情、人設等方面能在玩家心中留有一席之地的遊戲不多,而《金庸群俠傳》可謂其中翹楚。
當然,《金庸群俠傳》之所以那麼令人印象深刻,這和它開創的金庸同人遊戲圈子密不可分。
在上一個十年,國產單機遊戲水深火熱,而整個國產遊戲圈還在進行「網遊競賽」的時候,《金庸群俠傳》依然沒有被玩家們遺忘。當時有一款《金庸群俠傳2》的flash遊戲成為了一代人的回憶,(順帶說一下,百科裡面《金庸群俠傳2》詞條內,關於這款小遊戲的「發行時間」絕對是錯誤的,小編印象中很早就玩過這款遊戲,而且4399上面關於這款遊戲的時間是「發行時間」是2007年)。
實際上,當年小編第一次接觸「金庸遊戲」,就是從這款遊戲開始的。而這款遊戲也是小編接觸的第一款「非線性敘事遊戲」,在當年,這款遊戲在只玩過網遊的小編看來自由度極高。能夠由玩家自由探索的廣袤世界,以及通過玩家觸發劇情才會學到的技能,也不受裝備等級的束縛,甚至來說,人物連黑道白道的立場也可以自由選擇……
是的,小編很清楚,像是《輻射》系列、《上古捲軸》系列等遊戲在那個年代早已發售,但小編當年接觸電腦也沒幾年,剛剛學會打字也沒多久,怎麼可能聽說過這些作品呢?更不用說《創世紀》之類的洪荒之作了。是《金庸群俠傳2》讓小編記得了金庸遊戲,也為小編打開了一扇武俠遊戲的大門。
不久後,小編就接連玩了經典的《武林群俠傳》、《天龍八部》等武俠遊戲,而《金庸群俠傳》因為畫面和操作等問題,當時的小編還比較嫌棄,直到大學通關之後也沒有什麼特別的感覺——但小編玩過的幾乎所有金庸武俠世界觀的遊戲,其身上都多多少少帶著《金庸群俠傳》的元素。
毫無疑問的,《金庸群俠傳》就是這些遊戲的鼻祖。
而同樣是今年,作為《金庸群俠傳》精神續作的《河洛群俠傳》發售了。小編自然第一時間就入手了,但是一開始糟糕的優化(I7+1066開低特效山洞內都有卡頓)、層出不窮的BUG(有些地方無法觸發劇情)卻讓小編望而卻步。後來咬咬牙又玩了一陣,小編就滾回去玩《荒野大鏢客 救贖2》了。
是《河洛群俠傳》不好玩嗎?或許也沒有吧,雖然小編的確不喜歡。但像《金庸群俠傳3》之類的金庸同人遊戲,小編這兩年一樣玩得津津有味。或許只是少了一味元素吧,一味名為「金庸」的元素。
《河洛群俠傳》究竟是否能夠取得《金庸群俠傳》的成功,小編不得而知,畢竟在小編接觸的很多《河洛群俠傳》的粉絲看來,這款遊戲似乎又是一代經典,容不得半點反駁。小編唯一能夠肯定的是,《金庸群俠傳》已經誕生了許多「模仿者」。當年他們不為名利,僅僅只是因為對遊戲的熱愛,對《金庸群俠傳》的熱愛,就創作出了許許多多的作品。當年鐵血丹心論壇是如此,半品神仙醋亦是如此……
二十多年來,我們從《金庸群俠傳》這款遊戲上所看到的,是「傳承」這兩個字。
希望新河洛工作室能夠再創輝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