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適合掃天下,還是掃一屋?

2020-12-22 騰訊網

文∣1430字 閱讀時間∣5分鐘

1、掃一屋和掃天下是兩回事

在我們上學的時候,大概都聽過這樣一句話:「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意思是一個人連自己的個人事務都管理不好,就更談不上管理天下大事了。這句話來源於一個故事,東漢時代,有一個叫陳蕃的人,每天忙於各種工作、交友以及學習方面的事務,結果自己住的房子很髒亂,一天,他父親的朋友去拜訪他,責備他不注意個人衛生,陳蕃答道:我每天忙著各種大事呢,沒有時間管理自己房間的衛生。朋友生氣地說:你連自己的屋子都打掃不了,別說做天下大事了。

說句實在話,這句話對我產生的影響很大,因此,我一直以為只有做得了也做得好小事的人,才能做大事。

但是,在從事人力資源管理教學和實踐的過程中,我逐漸發現,這句話存在比較嚴重的問題。掃一屋和掃天下真不是一碼事,沒有必然的因果關係。

我認識一位北京大學畢業後在企業做市場趨勢分析的姑娘,這位姑娘善於宏觀思考,很有前瞻性,因此在做市場趨勢分析的時候很能把握重點,抓住要害。有一段時間,他們部門一位姑娘回家去生孩子,把每月做考勤報表的事情交給她代管幾個月,沒想到的是,能做好趨勢分析的姑娘,卻做不了簡單的考勤報表!

原因是什麼的呢?原來,做趨勢分析需要的是宏觀思考和思維的前瞻性,這樣的人往往在注意細節和微觀問題上存在不足之處,他們很難看到細節問題,所以做報表不是長項,做趨勢分析倒是很在行。

這可能就是典型的適合掃天下,但是不適合掃一屋的人吧!

※2、掃一屋和掃天下需要不同的人

但凡家長希望自己的孩子成才,都是希望孩子將來能做大事,很多年輕人評價自己職業生涯是否成功的時候也是通過自己是否能做大事來判斷的。但是,真不是每一個人都適合掃天下的。

關注細節,認真仔細的人更適合掃一屋。我有一個朋友,每一次下級呈遞上來的文件,他都能一眼看出錯別字或者標點符號的錯誤,每一次看到這些錯誤,他都感覺非常彆扭,也因此認為這些文件寫的水平太差,為此,他沒少批評這些下級,搞得大家每一次給他呈遞文件,都非常緊張。這就是一個注意細節的領導,認真仔細,責任心強,但是在工作中會出現事無巨細,樣樣關注的問題,且不會給自己的下級授權,所以,我開玩笑地跟他說,你比較適合被「領導」。這就是適合掃一屋的人。

善於宏觀思考,關注大局的人適合掃天下。在生活和工作中,有些人總是看不到細節,但是他們可以宏觀思考,說到大事他們往往頭頭是道,落實到寫的文件當中,你會發現一些小錯誤。他們的工作也比較容易被人挑出毛病,尤其是當他們還比較年輕、沒有話語權的時候,這些不注意細節的事情就更容易被人嘲笑了。但是他們的宏觀思考和趨勢把握能力對職業生涯的未來有很大的好處。

※3、別再受「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的騙了!

在現實生活中,掃一屋的人容易看不上掃天下的人,很簡單,因為大家覺得:一點小事都做不好,還談什麼大事呢?一份文件都寫不好,怎麼適合看宏觀,一個錯別字都發現不了,怎麼能擔當大任呢?

掃一屋的人呢?往往容易得到各種美譽:踏實穩健、責任擔當、務實謹慎……掃天下的人呢?「好高騖遠」、「眼高手低」等成語好像都是為他們量身打造的。

好吧,讓我們回到開篇的陳蕃,在歷史上,沒有人知道是誰說出了「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這句話,因為「不掃一屋」而被鄙視的陳蕃卻因為卓越的貢獻青史留名!

因此,在職業生涯發展中,如果你適合掃一屋,那就踏踏實實地去掃好每一個房間,如果你適合掃天下,那就認認真真地承擔大任。

要記住的是,掃一屋的人與掃天下的人需要團隊協作,才能最好地實現雙方最大價值。

(圖片來自百度圖片版權屬於原作者)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一份簡歷告訴你,「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究竟對不對?
    這個崗位最重要的素質是:細心、細心、還是細心。 因為標書只要一個小疏漏就可能會導致廢標或者不中,需要根據招標人千奇百怪的要求逐條梳理、認真摳細節才能寫出一份合格的標書。 這是典型的「掃一屋才可以掃天下」的崗位——思想、境界、智慧、認知……等等再高都沒有用,一個無心之失、低級錯漏就會導致滿盤皆輸。要「掃天下」,必須「掃好每一屋」。
  • 小學課文「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記得嗎?你被騙了,事情是這樣的
    從小我們就從書本上學到很多勵志故事,「頭懸梁錐刺股」、「鑿壁借光」、「孟母三遷」等等,這些故事伴隨著我們成長,鼓勵著我們努力學習進步,多年後,回想起來,還是記憶尤新。老師對我們的教育可謂煞費苦心,絞盡腦汁。記得小學有這樣一片課文,《「掃一屋」和「掃天下」》,說東漢時期,有個叫陳蕃的年輕人,他志存高遠,喜好讀書,但生活卻很懶散,連自己的書房也很少收拾打掃。
  • 幫你做到即興演講的5個小技巧
    人生處處是考場考場,檢驗你水平的地方。你會什麼,不會什麼,付出了多少努力,可在考場中一展無餘。朋友,你想過沒有,生活也在不斷地對你進行考試,無論何時,無論何地。曾經聽過這樣一個真實的事:某學校在考場門前故意放了一隻黑板擦,觀察能有哪位同學揀起它。
  • 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爆賣掃地機器人的石頭科技今日成功登陸科創板
    靠研發智慧機器人幫用戶「掃一屋」的石頭科技,今日成功登陸科創板,挾26%的市場佔有率開始「掃天下」的徵程。
  • 「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明明不對,為何卻經常這樣說?
    「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明明不對,為何卻經常這樣說?作者丨書童一、破題:一屋不掃,可以掃天下!「有賓客來,你怎麼不把房間打掃乾淨?」「人生在世,應該掃除天下,怎麼能只想著把房間打掃乾淨!」東漢時期,十五歲的陳蕃一人在家,突然父親的朋友薛勤到訪,看到庭院和房間比較雜亂,不禁「斥責」,沒想到陳蕃脫口而出。
  • 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我們被這句話騙了,主人公一生都在掃天下
    小學課文裡有一篇文章,叫做《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說的是一個叫陳蕃的年輕人,十五歲的時候,他父親的朋友來拜訪,發現他的屋子非常亂,就問他為什麼不打掃房間歡迎賓客呢?陳蕃回答:大丈夫在世上,應當掃除天下,怎麼會掃一室呢!客人就回覆: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
  • 《陳蕃欲掃天下》的理解與解釋
    他父親的朋友同郡人薛勤來看望他,對陳蕃說:「你這個小孩兒為什麼不打掃乾淨房間招待客人。?」陳蕃說:「大丈夫生活在這個世上,應當掃除天下,哪能只做打掃一間屋子的事呢!」薛勤知道陳蕃有讓世道澄清的志向,認為他是一位很特別的人。《滕王閣序》中,徐孺下陳蕃之榻一句裡提到的陳蕃,真不是一位普通人啊,小小年紀才十五歲,就以掃除天下為己任。難怪王勃引經據典時提到了陳蕃。
  • 「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愛國衛生運動教你如何「掃一掃」!
    「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愛國衛生運動教你如何「掃一掃」!來源:市衛健委、市愛衛辦、市健促中心原標題:《「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愛國衛生運動教你如何「掃一掃」!》
  • 今日故事——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
    今日故事——「聞雞起舞」,「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我的「打法」一直是~如圖講完,找到趣點再和孩子延伸。聞雞起舞:講完,兩個角色,一人一個,先裝睡,然後我偷偷裝雞叫,他一躍而起,我們開始以手為劍️,有配合的你來我往。呵呵,男孩子對這點還是有點興趣的!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講完,今天我開闢了一個新的理論點,你長大要做什麼樣的人?那現在就按著「它」的標準來。
  • "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英語怎麼翻譯?
    比如,在一篇論證「孩子應該學做家務」的英語作文中,如果能用上「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這樣的諺語進去,再加上一點點的拓展,感覺會非常好: 「有一句中國的諺語說得好,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做家務或許是一個孩子邁向人生成功的第一步。」 但問題來了,如何翻譯這句諺語???
  • 衡水十四中軍訓內務篇:掃一屋,可掃天下
  • 古人說「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究竟講的是什麼道理?
    古語有云:「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相信很多人聽說過這句話,今天筆者就來給大家深入解讀一下這句話。這樣的回答讓他父親的朋友很詫異,於是勸說道:「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通過這樣一句話,勸說陳蕃應該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最終陳蕃受到點撥,成為了東漢太傅。「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這句話每個人都會說,但是能真正理解背後意思,並且從小事做起的又有幾個?
  • 不掃一屋何以掃天下
    不掃一屋何以掃天下家庭基本收納:衣物的摺疊佔很重要的比例,那麼日常我們的衣服,褲子,羽絨服都怎麼疊呢?今兒話不多說,直接上乾貨!!!來來跟著小編一起學疊衣服!
  • 《給領導幹部提個醒》: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
    「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是一個歷史典故。說是東漢時,有一年輕人名叫陳蕃。陳蕃自命不凡,一心只想幹大事業。一天,他的朋友薛勤來拜訪他。薛勤見他獨居的院內齷齪不堪,就對他說:「孺子何不灑掃以待賓客?」陳蕃回答說:「大丈夫處世,當掃天下,安事一屋?」薛勤當即反問道:「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陳蕃無言以對。
  • 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耐心讀完)
    方丈想了想,對此人說:「你可看到這院中的落葉?小和尚天天掃之,樹葉亦天天落之,小和尚會因樹葉一直落而不掃?又或者樹葉可因有人掃地而不落?紛爭不斷亦因四季更迭,萬物相生相剋,到了落葉的季節,非人力所能控制。但縱使掃不盡的落葉,也終有看不見落葉的一天,我們要做的,只是等這一天而已,如若知道這一天早晚會到來,擔憂無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