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1430字 閱讀時間∣5分鐘
※1、掃一屋和掃天下是兩回事
在我們上學的時候,大概都聽過這樣一句話:「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意思是一個人連自己的個人事務都管理不好,就更談不上管理天下大事了。這句話來源於一個故事,東漢時代,有一個叫陳蕃的人,每天忙於各種工作、交友以及學習方面的事務,結果自己住的房子很髒亂,一天,他父親的朋友去拜訪他,責備他不注意個人衛生,陳蕃答道:我每天忙著各種大事呢,沒有時間管理自己房間的衛生。朋友生氣地說:你連自己的屋子都打掃不了,別說做天下大事了。
說句實在話,這句話對我產生的影響很大,因此,我一直以為只有做得了也做得好小事的人,才能做大事。
但是,在從事人力資源管理教學和實踐的過程中,我逐漸發現,這句話存在比較嚴重的問題。掃一屋和掃天下真不是一碼事,沒有必然的因果關係。
我認識一位北京大學畢業後在企業做市場趨勢分析的姑娘,這位姑娘善於宏觀思考,很有前瞻性,因此在做市場趨勢分析的時候很能把握重點,抓住要害。有一段時間,他們部門一位姑娘回家去生孩子,把每月做考勤報表的事情交給她代管幾個月,沒想到的是,能做好趨勢分析的姑娘,卻做不了簡單的考勤報表!
原因是什麼的呢?原來,做趨勢分析需要的是宏觀思考和思維的前瞻性,這樣的人往往在注意細節和微觀問題上存在不足之處,他們很難看到細節問題,所以做報表不是長項,做趨勢分析倒是很在行。
這可能就是典型的適合掃天下,但是不適合掃一屋的人吧!
※2、掃一屋和掃天下需要不同的人
但凡家長希望自己的孩子成才,都是希望孩子將來能做大事,很多年輕人評價自己職業生涯是否成功的時候也是通過自己是否能做大事來判斷的。但是,真不是每一個人都適合掃天下的。
關注細節,認真仔細的人更適合掃一屋。我有一個朋友,每一次下級呈遞上來的文件,他都能一眼看出錯別字或者標點符號的錯誤,每一次看到這些錯誤,他都感覺非常彆扭,也因此認為這些文件寫的水平太差,為此,他沒少批評這些下級,搞得大家每一次給他呈遞文件,都非常緊張。這就是一個注意細節的領導,認真仔細,責任心強,但是在工作中會出現事無巨細,樣樣關注的問題,且不會給自己的下級授權,所以,我開玩笑地跟他說,你比較適合被「領導」。這就是適合掃一屋的人。
善於宏觀思考,關注大局的人適合掃天下。在生活和工作中,有些人總是看不到細節,但是他們可以宏觀思考,說到大事他們往往頭頭是道,落實到寫的文件當中,你會發現一些小錯誤。他們的工作也比較容易被人挑出毛病,尤其是當他們還比較年輕、沒有話語權的時候,這些不注意細節的事情就更容易被人嘲笑了。但是他們的宏觀思考和趨勢把握能力對職業生涯的未來有很大的好處。
※3、別再受「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的騙了!
在現實生活中,掃一屋的人容易看不上掃天下的人,很簡單,因為大家覺得:一點小事都做不好,還談什麼大事呢?一份文件都寫不好,怎麼適合看宏觀,一個錯別字都發現不了,怎麼能擔當大任呢?
掃一屋的人呢?往往容易得到各種美譽:踏實穩健、責任擔當、務實謹慎……掃天下的人呢?「好高騖遠」、「眼高手低」等成語好像都是為他們量身打造的。
好吧,讓我們回到開篇的陳蕃,在歷史上,沒有人知道是誰說出了「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這句話,因為「不掃一屋」而被鄙視的陳蕃卻因為卓越的貢獻青史留名!
因此,在職業生涯發展中,如果你適合掃一屋,那就踏踏實實地去掃好每一個房間,如果你適合掃天下,那就認認真真地承擔大任。
要記住的是,掃一屋的人與掃天下的人需要團隊協作,才能最好地實現雙方最大價值。
(圖片來自百度圖片版權屬於原作者)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