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北堡西部影城,實為兩座廢棄古堡,一座堡俗稱「老堡」,始建於明代弘治年間,是古代軍事要塞的兵營,在清乾隆三年(1738年)被地震摧毀,距今已有500年的歷史。
另一座「新堡」是清代修建的,清代為防禦外族的乘虛而入,在震毀的「老堡」旁邊不到200米的地方,又修建了一座比「老堡」略大一點的土城堡,這就是所稱的「新堡」,它大約落成於舊堡被震毀後的兩年,也就是清乾隆五年(1740年),距今已有290多年的歷史。
這種古堡,在當地俗稱「土圍子」,是中國西北部地區特有的「覆土建築」。古代人也講究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城堡牆體沒有一塊磚石,完全用黃土夯築而成。經過數百年的風吹雨打,雪霜浸蝕以及人為的破壞,到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邊防要塞的雄姿已經蕩然無存。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1961年在附近南梁農場的張賢亮,發現它的存在價值,認為它有一種衰而不敗的雄渾氣勢和發自黃土地深處的頑強生命力。
到80年代,他第一次將鎮北堡寫進了他的小說《綠化樹》,在書中稱「鎮南堡」,並將它介紹給影視界,電影《紅高梁》就是從這裡走向世界的,並榮獲第38屆西柏林國際電影《金熊獎》,從此,在這裡攝製影視片之多,升起明星之多,獲得國際國內大獎之多,皆為中國各地影視城之冠。
電影《紅高粱》、《牧馬人》、《黃河謠》就是在這裡拍攝的,並獲得國際大獎。這塊神奇的土地,就是著名作家張賢亮及同仁們創辦的「西部影視城」,被稱為「中國一絕」的鎮北堡西部影城基地。
鎮北堡西部影視城位於銀川市城區西北郊區空曠的荒野上,距離銀川市城區35公裡。在銀川市區的南關清真寺附近有直達影視城的中巴車,首班車7點左右,末班車17點左右,約十分鐘一班,全程約1小時,車費8元左右。每年的4月底-10月底,在銀川火車站和新月廣場(北京東路新月廣場公交旅遊總站)開通直達影視城的旅遊專線車,班次很多,交通十分方便。
喜歡電影的人,就想親臨拍攝現場,體驗穿越時空,感受著不同的人生哲理。張賢亮是一個上海人,是一個去支邊的青年,在那個時代本身就是一個故事的人,他的故事又是那個時代萬人經歷的故事,但那個時代的那幾代人,其故事並不遙遠,一些人或淡忘或留下,都無關緊要,緊要的是經過那段時間的磨練,如何幹好今天的事業,過好現在的生活。
由靈與肉改編的電影《牧馬人》,它以真實感人的藝術形象,頗具特色的藝術構思,譜寫了一曲人性美、人情美的頌歌,真切、內在、冷峻、深刻。千裡之行去銀川的目的就是奔張賢亮的奇蹟——鎮北堡西部影城去的。
鎮北堡影視城在中國眾多的影視城中以古樸、原始、粗獷、荒涼、民間化為特色, 主要景點有明城、清城、老銀川一條街等多處影視拍攝景觀組成 。是中國三大影視城之一,也是中國西部唯一的一座著名影視城。
來這旅遊的人很多,當你看到電影鏡頭裡的熟悉的場景,可能會把你帶回到那個年代,那樣會很有感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