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看16集中國懸疑劇《摩天大樓》,這部電視劇改編自好友、臺灣作家陳雪的小說。這部劇有看點,不僅僅是懸疑劇這麼簡單,包含了眾多社會及女性職場話題。
劇情圍繞咖啡館單身女老闆之死而展開。在第一集,中年男警察看到屍體時便旋即斷定,「漂亮女生一般都是情殺」。一個女性,甚至在被殺害之後都要先從自己身上找原因,社會對於女性慣常的苛刻可見一斑。比起電視劇,現實或許更為狗血。
日前,廣西大學官網「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題網站」的「雨無聲」頁面,發布了2020級迎新專題「女生安全攻略」。這份安全攻略分別對著裝、住宿、出行、侵害等9種情況提出50條建議。其中對於女生著裝建議,「不要穿過分暴露的衣衫和裙子,不低胸、不露腰、不露背,防止產生誘惑」,引發網絡熱議。3天後,微博上關於「廣西大學女生安全攻略」的話題,閱讀量高達1.7億,討論量1.5萬。
涉嫌性別歧視
輿論指「對女生著裝建議」涉嫌性別歧視。該校學工部人員則回應稱,「穿著暴露不符校園文明禮儀」、「同學們在學校應懂得有怎樣的規矩」,圖書館和教室等場所都是不能穿著吊帶衫裙進入的。這番回應更是一石激起千層浪。不少網友認為「穿著屬個人自由,限制女生穿著以『防止產生誘惑』並不合適」。但也有網友認為,「學生就該有學生的穿著打扮」,學校發布善意提醒無可厚非,女生確實應該懂得保護自己。
既然是安全攻略,向女生提示生活中可能出現的危險,給出防範指南,也在情理之中,這份善意可以理解。
學校重視安全教育是必要的,但保護女生最首要的就是想方設法構建平安健康的校園環境,給她們以安全感,而不是讓女生「安全著裝」,把保障校園生活安全的責任轉嫁到女生身上。「防止產生誘惑」這樣的言論,不僅表述不當、不合時宜,還極易產生誤解和「性騷擾受害者有原罪」的價值導向。
有男性本位之嫌
其實,這些所謂規則更多只是想當然,缺乏犯罪學的實證依據,目前也並沒有任何研究指出,受害人的衣著與性侵加害者的目標選擇有直接聯繫。對女生衣著諸多規定,未免有「男性本位」之嫌,將女性當作「審美客體」,本身就有不尊重女性的意味。
事實上,類似舉措並不少見,安徽有圖書館規定「女生穿短於50公分短褲短裙不得進館」;杭州地鐵工作人員阻攔穿著吊帶衫裙的女生進站;還有高校禁止學生穿短裙上課,並稱若違反會遭記名扣分……在網上,不少人看到這份廣西大學安全攻略後便紛紛指出:「是不是也應該出一個男生如何管好自己攻略」、「出一個對應的男生專題,告訴男生要抵制誘惑,培養高尚情操」……網友們這麼說,也反映出這類安全攻略在著力方向上出現了偏差。
前段日子,深圳公安在網絡上發布一篇〈世上好看的小裙子,你儘管去穿!地鐵上的色狼,我們來抓!〉的文章,霸氣語言透露出的「寵溺」,給很多女性打了一劑「定心針」,讓不少網友直呼「男友力max」(網絡流行語,指男人味十足,暖心而體貼,還有些小霸道,常被用來形容男生能給女生安全感的行為)。
中國傳統觀念認為,女性被騷擾是「自討苦吃」。不記得是哪位作家說過的:「這世界上賊的出現,並不是因為桌子上放著一塊無人看管的麵包。」色狼實施性騷擾,問題在於色狼,而不是在被騷擾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