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章書院全稱為「豫章書院修身教育專修學校」,是一所打著為孩子戒網癮為旗號的學生管理學校,由於教學過程存在大量體罰、囚禁、虐待、暴力等諸多問題,已被有關部門所查封。
2020年7月7日,隨著豫章書院案件的最終宣判,吳軍豹、任偉強、張順、屈文寬等人犯非法拘禁罪被判刑後,這所圍繞造學生心頭的「惡夢工廠」終於倒下,但困擾在我們心頭的疑惑仍然沒有解開,這些送孩子進入豫章書院的家長究竟是怎麼想的,什麼原因造成他們為了「教育」孩子出此下策呢?
家長將孩子送往豫章書院的原因
對豫章書院本身缺乏了解
豫章書院在古代是江西四大學院之一,始建於南宋、先後以理學祠、孝廉堂、書院等形式存在,清代時期稱為江西省城書院、為古代江西學術思想傳播,人才培養的著名機構。
由於這樣的歷史背景,豫章書院在江西省份具有較大的影響力,人們對於豫章書院印象也大多停留在傳播傳統文化,教導孩子道德品質的層面上,導致將孩子送往豫章書院的家長們很少有對書院進行深層次的了解,看到名稱一樣就將孩子送往到裡面進行所謂的戒網癮「學習」,誰知最後卻害了孩子,也葬送了孩子與自己溝通的橋梁。
工作繁忙無暇照看孩子
根據已經了解到的資料,一般將送往豫章書院的學生家長本身工作較為繁忙,留予陪伴孩子的時間不多,孩子在學校裡的表現究竟如何,往往並沒有太多關注。導致忽然發現孩子「變壞了」,難以尋找到解決的辦法,只得將孩子的教育寄托在他人之上。
這類家長並非不知道豫章書院是如何的教學方式,也大概了解這種教學方式可能存在違法現象,但為了能夠贏得一個「好孩子」,來掩蓋自身工作繁忙造成的教育失敗,對她們而言將孩子送往到豫章書院是一個行之有效的解決辦法。
家長存在打罵孩子等教育陋習
在將孩子送往到豫章書院的家長群體中,往往也存在在平時教育孩子時進行毆打、辱罵的現象,注意,筆者用的是毆打和辱罵這兩個詞。我國家庭教育文化當中,父母打罵孩子並不罕見,即便是教育發展到今天,這種現象仍然存在。
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有很多,主要的原因就是家長的知識文化水平不高,處理孩子問題時無法找到正確的方法和途徑,因此打罵這種見效快的方式也就一直存在著。其次就是收到我國傳統封建陋習的影響,父母和孩子在大多數家庭還種,仍然存在「上下位」的關係。
豫章書院存在的根源,來自於父母對待身處在叛逆期的孩子缺乏有效的教育方式,因此為了防止豫章書院案件的再次發生,父母又該如何處理孩子的教育問題。
孩子叛逆,父母該怎麼辦
尊重孩子的感受,多做情感交流
父母的教育行為對於孩子的影響往往最為深刻,雖然叛逆期的孩子對待事物缺乏耐心,但本身對於外界的評價十分敏感,需求他人對自己的認同,叛逆的內心下其實更需要與人之間的交流。
父母在這時需要做得就是要學會聆聽,尊重孩子的內心想法和感受,在情感交流的過程中表達出自己的善意,而不是將自己的一直強加到孩子身上。
培養孩子其他興趣愛好
父母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往往最為關注的就是孩子的學習成績,影響到學習或是與學習無關的行為通通都會被認定為是「玩」。
其實不然,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所需要的學習的知識是多元素的,這些元素往往並不存在於課本當中,因此尊重和培養孩子其他興趣愛好十分重要,也有利於防止孩子由於沉迷網絡而還給學業的問題發生。
結語
父母往往將孩子當作為自己人生的延續,喜歡將自己的思想強加給孩子,但孩子的人生是屬於自己,有著自己的規劃和未來要走的道路,父母需要做得就是指導、理解和陪伴。
您認為豫章書院這樣的教學機構還會出現嗎?不妨在評論區裡留言,和大家一起討論吧~
分享最新教育最新,解析當下教育現象,您每一秒的停留都是對我莫大的鼓勵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