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一門新語言通常令人困擾。雖然小時候的我們可能不這麼覺得——對於一個新生兒來說,原則上任何一門語言都和其他語言一樣簡單或困難。但是從青春期早期開始,由於大腦部分神經元的減少,以母語水平掌握一門新的語言變得很困難。
語言的種類有很多。世界各地的人們通常有相同的生理特性,相同的聽、說能力,所以學任何一門新語言的生理潛能是相同的。
但是,不同語言的語音變異性很大,例如某種英式英語大約有40-50種不同的語音。每個詞都是由不同系列的語音組成的,比如「cat」這個詞就有三個不同的語音:/k/,/æ/和/t/。一些西非語言和美洲土著語言也有很多不同的語音——多達144個。而另一些語言的語音則少得多:夏威夷語只有11種語音,一種亞馬遜語言的語音女性有10種,而男性有11種。
在學二語時,哪種語言最難學實際上取決於我們的母語是什麼。我們的大腦已經發展得更擅長理解和表達母語,這樣的「認知窄化」雖然幫助我們更高效地加工母語,但一定程度上也使我們學習二語變得困難。
英國外交學院的看法是,對於英語母語者來說,日語是最難學的,隨後是阿拉伯語、波蘭語、喬治亞語、漢語普通話、匈牙利語和泰語。實際上,最難從頭開始學的其實是和母語有著完全不同的詞彙系統、發音和語法系統的語言。
要想高效學習語言,需要具備三個要素:學的時候要有技巧,不斷練習,找到動機防止自己輕易放棄。
學習技巧:不必先學生僻詞,就像老外不用先學「耄耋」
所以,在詞彙學習方面的建議是,查閱詞頻表,關注要學的語言中最高頻和最有用的核心詞彙。另一個詞彙學習的技巧是思考學習語言是為了什麼,比如如果是為了職業需要,那就要首先關注專業術語。還有就是學習最常見的語法。記東西沒有捷徑,所以要關注最核心的內容。
可以每天不間斷地使用所學習的語言交流——這一點藉助現代科技很容易實現。根據個人興趣,可以選擇關注音樂或文學話題,下載書籍、漫畫和報紙,或者在網站上看視頻。你可以在網上找對話練習教程,在社交媒體上發現一起學習語言的夥伴,甚至付錢給別人談論共同的興趣。
最後一個要素是要有強烈的動機。比如,男/女朋友是外語母語者,而兩個人不對同一種語言不夠熟悉,就會錯過很多有意思的梗。或者也可能是愛好——比如喜歡某種文化。另一種常見的可能性是職業動機,學一門外語可以更好地找工作……找到是什麼誘發了學習語言的動機,並關注這些因素,能幫我們堅持學下去。
一家投資銀行於2014年進行了一項研究,發現法語是世界上發展最快的語言。在2010年,世界上有10%的人口說普通話,8%的人口說英語,6%的人口說西班牙語,3%的人口說法語。但是預計隨著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區(屬法語地區)的人口增長,這種情況到2050年會有所改變。因此,預計到2050年將有7.5億的世界人口說法語,屆時會有8%的世界人口說普通話和法語。由於緩慢的人口增長,估計到2050年有7%的世界人口在使用西班牙語,5%的人口使用英語。
但是對就業前景而言,英語仍然是全球化的語言。在世界上195個國家中,67個將英語作為其主要語言或官方語言;另外的27個國家,英語佔據次要地位。在2006年,世界上大約有4億英語母語者,4億英語二語者。如果也加上6-7億將英語作為外語的人口——沒完全掌握英語,但也有一定的水平——會有超過15億人口在一定程度上了解英語。在影響力和影響範圍方面,英語的發展水平遠超其他任何語言,是航空、學術出版、流行歌詞、法律、經濟和外交的通用語言。
如果你已經掌握了英語,那麼能改善就業前景的新語言取決於你所在的地理位置和工作領域。這些語言可能包括阿拉伯語、西班牙語、日語——將來也可能是俄語,這和地區的經濟和影響力發展有關。英語在歐洲大陸的重要性也會產生一定後果——比如當英國脫歐塵埃落定後,其對英國勞動力的影響如何,是否會影響歐洲其他語言的發展——那時英國僱員在歐洲大陸做生意可能還要多會幾門外語。
學堂君
據說大部分人學的第一句外語,要不是和罵人有關,要不就是和吃飯有關🐶。
這樣看來,興趣不是最好的老師,生存才是🐶。
因此,我提議可以通過不背完規定單詞不給吃飯的方式來高效地學習語言🐶。
原文連結:
https://www.psychologytoday.com/intl/blog/language-in-the-mind/202002/how-learn-new-language-and-why-it-matters
編譯 | MLH
編輯 | 9
(本文由京師心理大學堂原創,歡迎轉發至朋友圈,如需轉載請聯繫後臺,徵得作者同意後方可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