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Arrival——MarekandShawna

2021-01-10 經濟觀察網

經濟觀察報 特約作者 梁家俊 身為時裝編輯有一個好處,每當各大品牌有新品、特別限量版推出的時候,總會快人一步先在電郵上看到,不管閣下是否購物狂,只要不是禁欲主義者,總不會對新訊息有過敏反應,先知先覺放在當代社會原來是與電子郵箱掛鈎,難怪越來越多人用Black-berry,這個小小的電子儀器令人聯想到的,是美國FBI專用的衛星追蹤器。

突然某日,收到一個標題為「NewArrival-MarekandShawna」的電郵,開始我以為是什麼新商品登場,但Marek與Shawna,既不似系列名稱,也不似包包的名字,難道是波鞋名?打開電郵,看到的是兩位模特兒,面相身材是本文章的題外話,問題出現在發信者的動機與態度。你可以說我是過度敏感,但在我收到這封電郵的時候,我在心中的第一個反應,是「人口販賣」,雖然看似有點極端,但這毫無疑問就是把人變成了商品的一種絕對性態度。模特兒不再是一種職業,而是把人變成了商品化的一個行為,或行業,只要你有錢,這些商品人就會伴你左右。不要說我在強詞奪理,據我所知某些地方的模特兒公司其實不單提供模特兒拍照服務,還有模特兒伴遊、模特兒派對外送服務,一切也因為金錢社會的擴張而變本加厲。難道說我們的文明有走回頭路之嫌?

這個現象的出現並不奇怪,也不是什麼新鮮事,地下運作的歷史可能比任何史實還要長,但如此形式的電郵發送卻代表著那一種態度的普及性,模特兒當然是模特兒公司的生財工具,但也不要把人看成這樣子吧,照這理論推敲,其實與牛奶公司的牛、雞蛋農場的雞有什麼分別呢?如是者繼續推算下去,即將而來的電郵可能會更厲害,「Sale-MarekandShawna」、「FurtherSale-PaulandJoe」、「FinalSale-MaryandJane」,既然模特兒是商品的一種,為何不能大減價?又或者「Buyonegetonefree」又或是「Allyoucantake」,當然這是誇張法,但活在當下這個後現代新世紀,真是什麼都可以發生。當道德觀與金錢扯上關係,這個世界便逐漸走向完蛋了。

相關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