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給北京大學援鄂醫療隊全體「90後」黨員回信,向他們和奮鬥在疫情防控各條戰線上的廣大青年致以誠摯的問候。習近平總書記的回信令人深受觸動、倍受鼓舞,為廣大青年黨員樹立人生目標、指引奮鬥航向。3月15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給北京大學援鄂醫療隊全體「90後」黨員回信,向他們和奮鬥在疫情防控各條戰線上的廣大青年致以誠摯的問候。習近平總書記的回信令人深受觸動、倍受鼓舞,為廣大青年黨員樹立人生目標、指引奮鬥航向。
3月20日晚,北京大學物理學院本科生黨支部與武漢大學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本科生第一、第二黨支部開展共建學習會。在本次「青春心向黨,南北共戰疫」聯合主題黨日活動中,兩校物理學院本科生支部共同學習總書記回信精神,凝聚青春力量。
活動以網絡視頻連線形式進行,北京大學物理學院本科生黨支部、武漢大學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本科生第一、第二黨支部共60餘名學生黨員參加。北京大學物理學院黨委副書記董曉華,武漢大學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黨委副書記張宇寧,北京大學物理學院團委書記張帆,武漢大學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團委書記盧麗珠,北京大學物理學院專職輔導員商小琦、王婧參會。活動由北京大學物理學院本科生黨支部書記、2016級本科生葛博文主持。
共研讀,戰「疫」一線黨旗飄揚葛博文和武大物院2016級本科生周慶、李青松帶領大家學習了總書記的回信精神,並與總書記此前與北京大學有關的幾封回信和幾次講話相聯繫,總結了總書記對青年的諄諄囑託。
總書記對北大援鄂醫療隊的「90後」黨員給予了很高的評價,用「不畏艱險、衝鋒在前、捨生忘死」肯定了他們在抗「疫」一線的優秀表現,並把青年一代和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希望緊密聯繫在一起,向青年一代表達了美好的祝福和殷切的期望。
大家一致認為,戰「疫」中「90一代」的擔當奉獻,充分展現了中國青年的精神風貌。「90後」是身處新時代,挺立潮頭、逐夢奔跑的奮鬥一代。疫情當前,一線醫務青年在黨的號召下,不畏艱險、衝鋒在前,捨生忘死,交出了合格答卷。危難關頭,信仰接力,他們是全體青年黨員的榜樣。而他們背後,更是黨的領導提供的堅強政治保障。
共踐行,彰顯青春蓬勃力量習近平總書記在回信中指出,廣大青年用行動證明,新時代的中國青年是好樣的,是堪當大任的!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中,以北京大學援鄂醫療隊「90後」黨員為代表的青年一代挺身而出,奮戰在各條「戰線」上,為抗擊疫情貢獻自己的力量。
活動中,兩位來自武漢抗疫一線的醫務人員以錄音的方式與同學們分享了自己的戰「疫」經歷。
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胸外科副主任毛張凡教授作為收治重症病例的定點醫院醫生,與同事們連續奮戰了兩個月。他說,面對未知的事物,害怕是難免的,但是信心與知識可以幫助我們克服恐懼。他激勵同學們保持學習能力,遇事臨危不亂。毛張凡感謝全國人民對武漢的大力支持。他相信,我們一定會取得此次疫情防控阻擊戰的最終勝利。
李敏是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醫院的一位護士長,在多個病區進行為重症、危重症患者進行護理。她的丈夫也奮鬥在疫情防控的戰線上。抗擊疫情期間,她與同事們沒有人退縮,夜以繼日地撲在工作崗位,她同時也想為自己的孩子樹立起盡職盡責、為國為民的榜樣。她說,一線的工作仍在繼續,普通人覺得無聊的家卻正是許多醫務工作者想回卻沒時間回到的地方。
武漢大學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的入黨積極分子韓俊瑤也分享了自己作為防疫志願者的故事。放假回家後,他主動報名成為志願者,協助居委會檢查出入人員,為所在社區的疫情防控貢獻了自己的力量。他說,我們可以不僅是被保護的人,而是承擔起青年人應有的責任,在國家抗疫中肩負起自己的一份擔當。
幸得有你,山河無恙。青年人在一線不懼險情、衝鋒在前,在防控疫情中展現了青年作為,貢獻了青春的蓬勃力量。
共思考,不懼風雨勇挑重擔同學們圍繞總書記回信內容和志願服務經歷分享心得,展開討論。
大家表示,全國各地各行各業的人都在努力抗擊疫情,體現出中華民族的巨大韌性,構成了中華民族直面困難,不斷前進的動力。作為普通大學生,可能不能像醫務工作者那樣衝在第一線,但是依然可以幫助周圍人安定自己的生活,找到合適的方式作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貢獻。
大家一致認為,總書記的回信鼓舞青年士氣,鞭策青年成長。為人民服務的事業離我們並不遙遠。身處新時代,生逢其時的青年黨員更要肩負起時代責任,櫛風沐雨,玉汝於成。我們應當加倍努力,夯實知識基礎,提升專業能力,為國家貢獻更多青春力量。
共展望,抱定理想青春綻放習近平總書記在回信中強調,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董曉華結合自己在疫情期間的見聞表達了她對黨支部同學們的殷切期望。她說,黨堅實的基層組織是我國疫情防控阻擊戰順利推進的必要條件。要感謝醫務人員的職業精神、敬業精神,他們是我們的榜樣。疫情給每個人的生活都帶來了很大變化,需要我們適應改變,善於從現實中學習,為承擔屬於我們這代人的時代責任積累經驗、做好準備。董曉華對身處武漢的武大師生表達了美好的祝福。她希望此次活動是一個開始,今後兩校黨支部能夠有更多交流與合作共建。
張宇寧分享了她作為社區防疫志願者參與「應收盡收」等工作的經歷。她說,隨著新增病例清零,武漢逐漸看到勝利的曙光。事實證明,「90後」可堪大任,他們值得每個國人驕傲、自豪。抗擊疫情的過程中,每個人都在作著自己的貢獻,可貴的精神不斷湧現。我們應當把這種精神帶到未來的學習和生活中,繼續砥礪前行。她希望今後兩校黨支部的交流可以從線上到線下,明年春暖花開時,在珞珈山歡迎北京大學同學們的到來。
青春心向黨,南北共戰疫。在此次疫情防控阻擊戰中,青春力量在戰「疫」中凝聚,青年學子們也在這段特殊經歷中收穫成長。既立足當下,為疫情防控作出新時代中國青年應有的貢獻,更放眼未來,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國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運緊密聯繫在一起,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不懈奮鬥。
深深燕園未名誼,灼灼珞珈櫻花情。當前,疫情防控形式依然複雜嚴峻。兩校物院黨支部將繼續守望相助,持續開展思想共建、科研共建、行動共建,帶動和感染廣大青年牢記總書記諄諄囑託,讓青春在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綻放絢麗之花。
來源:北京大學新聞網
文字:北京大學物理學院